as tittle
把53分拆成以下路線
53A: 兆康鐵路站<>屯門轉車站(循環線)
K54: 兆康西鐵站<>元朗東)
53B: 深井<>屯門轉車站(循環線)
其分拆目的為方便他們透過轉車站轉車,其道理有如251A模式
用車方面
53A,53B用車4部
K54由港鐵巴士營運,用車6部
收費方面
53A:全程$6.1
53B:全程 4.4
K54:全程$4.0
其他配套:
因應53分拆,234B會因應情況加2部車。
轉車優惠:
乘客可以乘搭53A/53B,然後於轉屯門轉車站轉乘經屯門轉車站巴士線,即可減收第一程車資 |
|
|
|
|
分拆左之後,我想問路線如何,53A只來往富泰至大欖段之青山公路,停兆康(北)???
如是此,叫K51加停轉車站都得,(但相信一定做唔到轉乘,無所謂啦,沿途乘客搭67M,61M已可轉乘所需之九巴線)所以53A都係唔需要....
而K54是否接53由藍地至元朗東之路段??咁其實K75(廈村)及K65(屏山)都負責了接駁港鐵的「任務」,又搭唔到九巴出市區,咁其實K54可不需要吧!
但出市區只能乘港鐵,寧願開條欖隧線吧!!但我相信一小時一班都未必夠客。
53B因本人亦建議過相同路線,呢個都OK既…… |
|
|
|
|
咁天水圍去深井咪要轉兩次車 ?  |
|
|
|
|
兆康至天水圍已經有一條西鐵加三條輕鐵行經,仲要加多條 K54...
開 K54 冇所謂,不過一定要 610 614 615 殺是但一條交換,等輕鐵抽番夠車做天水圍屯門區內
53A 其實對成個屯門都冇咩意義
因為各自都已經有線上轉乘站 |
|
|
|
|
我自己認為 53 作為一條流水線根本無需分拆,
過量分拆只會係擾民 ~
e.g.
廈村出市區/屯門市, 本來就一程車,
經你建議後 K54 轉西鐵 (轉一次) ~
另外 53B 更加係冇意思, 因為根本上現有 52X, 53 都已經做到其角色,
甚至直情將 234A 或 234B 拉長也可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其實我覺得與其開辦53A,不如53A放在天水圍鐵路站
經埋廈村一帶,方便他們經轉車站轉乘其他路線
如果不開53A的話,只會怕屏廈路一帶無車出市區。
天水圍以北,不如送客比輕鐵/西鐵還好,並不開K54。
講到拉長234B的話,恐怕延長時會加價。到時比浪翠園話少左選擇和深井一帶因234B價格過高而反對。
加車只有無可奈何的選擇。
53B總站會設於碧堤半島 |
|
|
|
|
53B 呢條接駁線始終都係冇咩意思,
至於 234B 要加價就要可以諗下 234A (既然 234A 而家摺唔到, 未諗下將 234A 拉長, 甚至將佢做循環線由荃灣西站 <循環線> 屯門公路轉車站, 經深井就好)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