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島線快通,但運吉的建議有D過分
1. 4食30X,延長至數碼港,提早頭班車至5點
原因:華富邨人口老化,4服務範圍太小,30X客量太差兼9點收車太早
2. 90B不經大道西,中環經雪廠街上天橋
原因:同91分工合作
3. 43X全日不經金鐘東,46X變43P,單向去灣仔
4. M47同71合併,黃竹坑-香港站經域多利道
原因:71係咁多條出中環的路線中,客量最差。行域多利道可輔助小巴
5. 7往中環不經東勝道及華富邨,全日經置富。
37改為置富-灣仔(循環)經香隧
原因:7客量太差近乎玩完
6. 91食94及94X,全日經利東
[ 本帖最後由 Anthony99 於 2014-1-1 16:34 編輯 ] |
|
|
|
|
37無左好多年啦wor
如果你話37a,b,x o者系來回行隧道?
一定好多人反對
971縮短到華富會更加少人搭
至少本來可以幫下970,970x
不如試下有無得執靓條線好過
4同30x合拼之後行邊條路落中上環?
其實7號照兜香港仔都問題不大 |
|
POP IN 2
|
|
|
總結
4,7,91:水街
4X,90B:山道天橋
置富去中上環:7,灣仔金鐘:新37
香港仔內街人車爭路,7入東勝道至少浪費7-10車程
971收回建議 |
|
|
|
|
這是我設計的薄扶林道線重組方案,相比#1,又如何?
整併以下路線,()為新線號:
4、4X(4):華富南—中環碼頭(循環線),路線與4X常規班次相同
90B、91(91):鴨脷洲(經海怡半島)—金鐘站東,本線擬採澳門F線模式行駛,鴨脷洲徑—金鐘間只停以下分站(不上利東):
往金鐘:香港仔(橋底)、瑪麗醫院、蒲飛路、任白樓、中山紀念公園、港澳碼頭、怡和大廈、大會堂、金鐘站東
往鴨脷洲:金鐘站東、皇后像廣場、永隆總行、高樂花園、港大西閘、蒲飛路、瑪麗醫院、香港仔總站
43X、47P、71(71):深灣—石塘咀(嘉安街),路線即官方重組計劃之初版43M、71整合,經瑪麗醫院、士美菲路,本線並作南港島線西段先導巴士,與港鐵有轉乘優惠
40、40M(40):即官方重組計劃修訂版之40,但來回不入中環
43X、M47(47):即官方重組計劃修訂版之43M,但以石塘咀(嘉安街)為總站
調整路線:
94:恢復全日服務,繞經華富以填補4、91改快空白
7:往中環不入東勝道,取消置富特班
37A、37B、37X:改為無限循環線
23:增設聖士提反女中往北角4.3分段以配合40改線
在蒲飛路設轉車站,各薄扶林道線(包括23、103)可在此站互轉並只須付差價 |
|
|
|
|
1. 至少一條4系列去到數碼港,現在華富人口比80年代少一半,加上重建一定流失大量客源。(華貴只係遠水不能救近火)
2. 37改無限循環,記住呢條唔係K75,一塞車就大家樂
7行置富係保客源唔使取消。
3. 23分段太低好大機會Ban |
|
|
|
|
少少意見
其實數碼港往返西營盤需求真係麻麻
非繁連出中環同入數碼港客量都唔係多
個邊只係要求有車特快出中環
71唔可以行域多利道,深灣個帶得佢上薄扶林
91/90B基本上兩條線日後唔可能完全共存
43X/46X/M47各自客量都唔夠,至於點樣妥善處理,好難評論
基本上華富一帶重組,以4/7/4X/43X/46X/M47呢組為例
重組前大約有
3+7+4+5+4+6 = 29部
重組後只會剩
4X/43M/7
4+7+8 = 19部(假日4X唔開,得返15部),最少要cut 10部車
大家不妨可以研究下點樣用19(15)部車解決幾個重要問題
域多利道往返中西區/南區交通
華貴往返薄扶林巴士服務
維持華富特快巴士往返中環
基本上個人會建議將43M分屍,4X/7維持原有方案,其他都唔改..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回復 6# 的帖子
你識唔識乜野叫轉乘,深灣D人去QM,係華富邨口轉咪得lo,成大個巴士站,你失明㗎
數碼港你都講緊非繁,又點會多人 |
|
|
|
|
我知轉乘係咩啊,但轉乘係萬能咩?
南區咁多屋苑,最驚就係無巴士去瑪麗醫院,其他野唔要無問題,瑪麗就一定無得傾
你夠膽咪問下黃竹坑個位區議員睇佢贊唔贊成囉
另一方面,當日數碼港自己選擇左唔要M49,寧願要架快車出中環
都唔要一架兜華富同兜西營盤既M49/P
4/4X都唔會再有機會同30X併返,一併就無晒數碼港人搭
4號因為人口老化,就算對條線有感情,但唔夠客就要去優化,合併囉
而4號點睇都係同7號合併最合理,7號某d時間都唔夠客,加埋華富就岩岩好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去東區醫院咪仲快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