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有關東涌線K-Train被批評的新聞報導
開啟左側

有關東涌線K-Train被批評的新聞報導

[複製鏈接]
500 發表於 2006-5-13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月台膠擦部份:

月台膠擦本身的原意係為o左減少月台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係使用上即使被列車車身磨擦*亦只會磨掉舊膠同車身的外漆
即係話佢本身的設計係容許一定程度的碰撞(aka 撞得),唔似得某D學者講到好大問題。

*:由於車身係行走時會有一定程度的rolling,行車時偶有撞到膠擦係不足為奇的。
除非係車身full load時下降時打開車門的話,車門底會磨到膠擦。增加了door engine的負荷、增加膠擦磨損速度及增加了開關時間。
否則地鐵唔會go through呢D trouble搞咁多工程。

車身闊度:

如果話要搞到拆膠邊的話,唔係地鐵出SPEC有問題,咁仲有邊個會錯呢?打死我都唔信supplier會俾錯野law……(除o左韓國野外,個人慘痛經歷)
如果KE係有最少3120mm的話,用3180都唔係太錯ge,唔考慮埋車身長o左帶來的轉向變位相關問題的話……
(轉彎攞位,overhang會否撞野等問題)

重要性:
老土爆的話,乜野叫重要性呢?
對一般人來講、與對技術人黎講,重要性係可以有唔同程度、層次上的不同。
只係攞重要性出黎講,咁同冇講野冇分別。

好似三菱冷氣機的問題咁,佢嘈又點影響安全性?請就此作出有關說明。
要怪就只好怪二樣野:香港的炎熱氣候,兩鐵冇俾錢用低嘈音設計。

係wor,大"土與"山線用車副冷氣開機時一樣係咁嘈架wor,又唔好見人講ge?
你唔講呢樣野的話,又係咪表示你有雙重標準呢?
(唔怪你,因為人本來就對好多野係有大量雙重標準。─ 呢個係由我呢個踏入人生26年目的人講ge )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5-13 07:38 編輯 ]
on11358 發表於 2006-5-13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順路一問:
前日搭東涌線(奧運站),其中一卡(好似係X709)剎車/停車時發出不規則的嘖氣聲,
埋站果陣隔住月台幕門,入到車廂閂左門都聽到,不過開左車就冇,到九龍站亦聽唔到。
請問係咩聲黎?
dennis28a 發表於 2006-5-13 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500 於 2006-5-13 07:28 發表
如果話要搞到拆膠邊的話,唔係地鐵出SPEC有問題,咁仲有邊個會錯呢?打死我都唔信supplier會俾錯野law……(除o左韓國野外,個人慘痛經歷)
如果KE係有最少3120mm的話,用3180都唔係太錯ge,唔考慮埋車身長o左帶來的轉向變位相關問題的話……
(轉彎攞位,overhang會否撞野等問題)


睇完我篇文仲未明白,K-Train 果 10 cm 係地鐵特登加上去...係同將軍澳線既設計「不謀而合」...
本身 M-Train 同 CAF 既通道太窄,搞到水洩不通,加上將軍澳線屬過海線,加闊車廂有一定作用

地鐵好心加闊車身比人行,比人企得舒服,你地話個 SPEC 有問題...
根本上無人會知地鐵會將 K-Train 比觀塘線用...之後出事 la
(本身只係臨時拆膠邊比 K-Train 用,後來變左重新裝過膠邊)

問題係西門子個信號系統出問題,搞到地鐵唔敢將 K-Train 係將軍澳線用(根本上地鐵係唔想用 M-Train),
同維修合約完全無關(地鐵唔會咁蠢,點會唔知 K-Train 係本身係行將軍澳線)。

東涌線既...係地鐵既預測出問題(都係政府香港起迪士尼既果,錯在政府)...而家想買新車都無人整,搞到焗往用 K-Train 張 SPEC 出街。
(你估下要 Rotem 重新設計過要用幾多時間?仲要係 2006 中初交第一架車,兩年出第一架車,你估下有無人整?)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6-5-13 12:25 編輯 ]
JZ3968 發表於 2006-5-13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其實當年K-train到港時應該都曾經經過東涌線,
當時有無咩問題呢?

除左到港時外, 以前K-train仲有無行過東涌線?
500 發表於 2006-5-13 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5-13 12:22 發表


睇完我篇文仲未明白,K-Train 果 10 cm 係地鐵特登�...係同將軍澳線既設計「不謀而合」...
本身 M-Train 同 CAF 既通道太窄,搞到水洩不通,加上將軍澳線屬過海線,加闊車廂有一定作用

地鐵好心加闊車身比 ...


咁就仲大件事……

裝fixture唔按使用車型的運用可能最大限黎就野,嚴重失職。(講緊膠擦)
原因?部口間內部溝通不足所致的成數唔低law。(最少宜家俾人地睇到ge level係咁表示出黎)
或者係個designer冇想到車身會因loading而下降……

一件小事,係失敗學之中就可以引申出一連串的unseen問題出黎。

一個誤會之所以搞到咁大,就係因為內部過度封閉(適度保密正常,但到底都係有條可以安全地公開的線的)之過law。
一般的PR對一般人黎講只係費話。(自己睇睇其他講PR的地方會唔會好似地鐵咁搞法?)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5-13 14:51 編輯 ]
Ken_Dy 發表於 2006-5-13 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JZ3968 於 2006-5-13 13:03 發表
其實當年K-train到港時應該都曾經經過東涌線,
當時有無咩問題呢?

除左到港時外, 以前K-train仲有無行過東涌線?


Yes, 315/316 went to SHD for Media purposes~~~
superay 發表於 2006-5-13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500 於 2006-5-13 07:28 AM 發表

好似三菱冷氣機的問題咁,佢嘈又點影響安全性?請就此作出有關說明。
要怪就只好怪二樣野:香港的炎熱氣候,兩鐵冇俾錢用低嘈音設計。


其實為何韓國列車的冷氣啟動聲音會這麼嚇人?
始終對乘客來說,嚇一嚇,心情緊張不是好事。
rickywk 發表於 2006-5-13 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多口講多句

承認為新車重鋪月台膠邊

地鐵發言人昨表示,指工程人員於今年1月開始在月台進行微調工程,包括拆除原有的黃色月台膠邊,並在較低位置安裝黑色膠邊。發言人稱,有關工作在2月下旬已完成,新列車在2月中運抵本港後,3月初開始在東涌線上試車,故試車期間,車門跟月台膠邊從未發生摩擦。


拆就拆晒,但黑色膠擦就未裝晒,大站就裝晒,奧運、九龍站係未完工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5-13 12:22 發表


睇完我篇文仲未明白,K-Train 果 10 cm 係地鐵特登�...係同將軍澳線既設計「不謀而合」...
本身 M-Train 同 CAF 既通道太窄,搞到水洩不通,加上將軍澳線屬過海線,加闊車廂有一定作用

地鐵好心加闊車身比 ...

Reminder, 10mm = 1 cm, 100mm = 10 cm
dennis28a 發表於 2006-5-14 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500 於 2006-5-13 14:46 發表

咁就仲大件事……

裝fixture唔按使用車型的運用可能最大限黎就野,嚴重失職。(講緊膠擦)
原因?部口間內部溝通不足所致的成數唔低law。(最少宜家俾人地睇到ge level係咁表示出黎)
或者係個designer冇想到車身會因loading而下降……

一件小事,係失敗學之中就可以引申出一連串的unseen問題出黎。


又唔可以完全怪佢地既,係 01 年根本無人會考慮過 K-Train 係 KTL 行,當然係用 M-Train 黎做標準。
(如果唔係,議會又話地鐵裝月台幕門空隙太闊,乘客容易叉錯腳)
點知地鐵突然將 13 架 K-Train 調去 KTL 行,即刻改完又改。

更大既問題係,根本無人會知道 TCL 加車,重要焗往用 Rotem。
500 發表於 2006-5-15 02:2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5-14 13:25 發表

又唔可以完全怪佢地既,係 01 年根本無人會考慮過 K-Train 係 KTL 行,當然係用 M-Train 黎做標準。
(如果唔係,議會又話地鐵裝月台幕門空隙太闊,乘客容易叉錯腳)
點知地鐵突然將 13 架 K-Train 調去 KTL 行,即刻改完又改。


一係就冇做好多手準備去應該呢d5時花6時變的management。
童子軍句老話:be perpared 的道理正正係呢度啦。
(唔洗講,香港的project management短視成點係全球的生意人最少都略知一二,因為一般港人鐘意即食成果嘛)

當然,要睇埋實際因素係唔少得啦。

更大既問題係,根本無人會知道 TCL 加車,重要焗往用 Rotem。


言則連小小預案都唔準備定?
(每樣做多一小步,夾埋就唔止慳到一part時間)

甚至我係懷疑地鐵design野係有點用得太盡,不留任何餘地,所以到改野時就大件事。

即使係咁,其實我對果批rotem的最少其望就只係高速隧道內行車時的壓力變化處理做好d(唔好學果批caf咁漏到咁ge衰樣)而已。
車身窄闊程度係點我就話知佢啦,只要唔過安全界的話……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5-15 02:29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