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區及坊間
不時有人認為AMS經常搶巴士生意,及服務質素不足。
但財務角度,AMS是甚麼環境?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小巴車隊 | 309 | 374 | 369 | 364 | 357 | 居民巴士車隊 | - | - | 3 | 3 | 5 | 小巴路線 | 50 | 59 | 60 | 60 | 61 | 居民巴士路線 | - | - | 2 | 2 | 3 | 里數 | 39100000 | 42500000 | 43800000 | 42700000 | 41700000 | 行車班次 | 3950000 | 4210000 | 4300000 | 4200000 | 4140000 | 客量 | 55700000 | 59500000 | 61100000 | 58700000 | 56500000 | 賺蝕 | 31836000 | 140253000 | -39563000 | -18144000 | -22902000 | | | *出售跨境巴士業務 | | | 股價31/12 | 1.52 | 1.49 | 1.1 | 1.1 | 1.3 |
近年AMS動作頗多
以港島為例,包括
收購
10/31系列
54/55系列
從數據可見為公司帶來客量增長
但10/31系列本身虧蝕嚴重
小巴公司銳意減蝕但署方開頭不接納
結果擾攘一輪署方批准重組
年報顯示10/31系列重組後減蝕超過50%
而重組後亦維持至今
另一方面,西港島線通車後
54/55系列出現客量流失情況
而年報無提及小巴8面對同樣問題
新開的54M路線亦於開辦接近1年後才以更直接路線行走
而本人所見客量亦有提升,但似乎未能補足乘客流失
股價方面,今年初低見1.09,但4月開始穩步上揚
本人估計,股價上升包括以下因素
2蚊乘車計劃擴展,AMS曾表示這政策令客量增加,但遭成本上升抵銷
另外亦包括
小巴增加座位至19座,可以同樣車隊運載更多乘客
及
南港島線通車,小巴公司銳意變陣加強接駁黃竹坑站服務
建議亦得到署方批准以作諮詢,同時新巴建議放棄78路線
將所有乘客拱手相讓AMS
(或者尚有其他未見光因素)
但AMS始終面對的都是成本上漲問題,例如以加薪挽留司機等
如成本控制不當,再多的客源收入都會被成本抵銷,成為AMS的隱憂
以上內容只供參考
並不作任何股票買賣建議
歡迎討論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本帖最後由 ksmbh 於 2016-7-17 02:10 編輯
前幾年貴價收購54/55單野先最奇特
一係原來AMS都唔識睇市
一係就根本同對家有檯底關係.
AMS最大問題都係通行難請司機
同埋港島區路面塞車.
睇返數字近年班次同行車里數都下跌緊.
另外AMS 15年年報好似未出?!
|
|
|
|
|
15/16未有
不過當年賣走跨境巴士業務,賺到既錢仲未燒晒
但依家客量返到2012水平而且蝕得比2012更甘
但股價仲可以維持現水平
除非有其他因素對佢有利,或者今年預計盤數靚返
否則...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多謝樓主分享,之前無研究過,只係目測ams路線客量不俗,而且又收得貴,估唔到佢盤數會差 |
|
|
|
|
咁佢生意難做,都自己cut左車,條數都係差唔多
不過點解我會撈佢盤數
就係睇係咪因為經營環境唔好
所以署方就係南區大量比佢開新小巴線
不過又難怪,巴士公司客量下跌都仲係正數
但AMS已經幾年都負數
AMS蝕錢個幾年,都唔派息,我係投資者都一早沽晒佢
小巴本身成本高,佢將成本轉介乘客,有乘客嫌佢貴轉搭巴士,又一個惡性循環
好似條63A,華富南離開,但成日都坐唔滿走,華富北D人少左搭佢,趕走大量客源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15年咁剎因為對買貴了的54/55減值ˋ
否則係有錢賺
16年情況已改善
本身間野做生意只係四平八穩
成本貴就加價改線
最大風險係管理層唔知幾時會再玩天價收購
賺多多都唔夠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