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B3) 城巴E400底盤
開啟左側

城巴E400底盤

[複製鏈接]
edhong 發表於 2011-5-20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inata 於 2011-5-20 05:58 發表
你繁時加多一架車行咪可以拉番勻少左既載客量囉...大家又上到車,又坐得舒服左...
只不過今時今日唔好話加車,出得齊個字軌都唔係容易既事...所以買d咩車都唔係大問題,睇下有無政策配合啦... ...


以記憶所及, 38/42C 係由 3N 轉 S3BL/3AV 既時間係有加車行
而且運輸處亦有規定每小時最少載客量
其他人為原因導致直梯唔夠載並唔係反對直梯既理由

然而,我覺得一間負責任嘅巴士公司,應該要最需顧慮到繁忙時間嘅問題,始終呢個係最大嘅問題,基本上你解決到呢個問題,非繁好易處理,


我只係覺得呢個係兩間巴士公司經營方向既問題
雖然說巴士公司有責任顧慮繁忙時間既人潮
但既然其他營運商亦提供接近服務
而減少載客量亦對自己收入沒有影響
點解唔進一步改進巴士硬件提供更滿意服務 ?
簽名被屏蔽
dbat98D 發表於 2011-5-20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又一篇無聊到爆嘅爭拗
幾間巴士公司營運方針又唔同, 家陣你鍾意唔知邊間公司
覺得佢好, 就覺得人地一定係錯嘅...歪理..
用直梯呢個例子, 駛唔駛連歐美用直梯嘅地方都跟埋新創建呀?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套政策, 你唔鍾意就講到人地存心害你及其家人甘款
有病...
Anpretext 發表於 2011-5-20 18:4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bat98D 於 2011-5-20 13:54 發表
又一篇無聊到爆嘅爭拗
幾間巴士公司營運方針又唔同, 家陣你鍾意唔知邊間公司
覺得佢好, 就覺得人地一定係錯嘅...歪理..
用直梯呢個例子, 駛唔駛連歐美用直梯嘅地方都跟埋新創建呀?
每間公司都有自己套政策, 你唔鍾意 ...
有幾無聊?
當你係因為轉直梯而變左要企,
你又會唔會咁置身事外發表以上偉論?
MM4148 發表於 2011-5-20 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講真呀
3+2巴士表面上載客量比2+2巴士一定為高
但係又有幾多人肯去迫果個中間位?
我見好多時下面頂哂閘
上層都有唔少中間位無人坐
咁樣3+2加大的載客量唔係已經形同虛設嗎?
dbat98D 發表於 2011-5-20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多時人多無位坐就係無,
就算唔係直梯多返嗰幾丁位都係一樣
直唔直梯各有好處,唔明你地覺得新創建
好就九記一無事處

再講,有啲人條命矜貴唔企得
我條就賤命,長短途都企慣,ok?
FD5410 發表於 2011-5-20 19: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bat98D 於 2011-5-20 19:06 發表
好多時人多無位坐就係無,
就算唔係直梯多返嗰幾丁位都係一樣
直唔直梯各有好處,唔明你地覺得新創建
好就九記一無事處

再講,有啲人條命矜貴唔企得
我條就賤命,長短途都企慣,ok? ...


幾時有人話過直梯=九記,曲梯=新城先 ?

行動不便既人的確係唔企得喎,
坐長途車既人亦 prefer 坐多於企
何況直唔直梯唔止關乎坐定企既問題,而係整部車既載客量多少既問題...
(Show blocked user - 張生無限輪迴)
Alvin2002 發表於 2011-5-20 21: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這篇E400底盤照片引伸至直梯與曲梯的討論, 小弟看法如下 (只是我個人意見, 不喜勿插):
有板友說直梯巴士比曲梯巴士舒適, 在乘客角度, 舒適度不外乎巴士避震遠硬度; 座位大小; 車廂氣溫; 及說及的上落樓梯.
先說避震軟硬度, 我想曲梯巴士與直梯巴士是用同一套避震器, 此角度看, 直梯巴士不會比曲梯巴士舒適.
座位大小: 請教各位板友, 直梯巴士的座位闊度及與前排座位的距離, 會否比曲梯巴士闊和長? 若果沒有分別, 那坐在直梯巴士座位的乘客, 怎樣會比坐在曲梯巴士座位的乘客舒適? 至於企位乘客, 在曲梯巴士和直梯巴士的舒適度是沒有甚麼分別, 因為他們站立位置所佔面積是一樣的.
車廂氣溫(與空氣質素): 這只視乎空調系統怎樣設定和有否清洗隔塵網. 這與直梯或曲梯是沒有關係. 至於直梯載客124人與曲梯載客129人, 相差5人會否對車廂空氣質素有好大差異? 我個人覺得會沒甚麼分別. (當然其他板友可能覺得會有很大差別, 若其他板友和我不同意見, 我會尊重)
上落樓梯: 乘客只是在一程巴士旅程上上/落樓梯各一次, 而無論在直梯巴士或曲梯巴士, 上落樓梯都應該要堅握扶手, 若乘客有緊握扶手上落樓梯, 我相信直梯巴士或曲梯巴士的安全度是差不多. (有板友也說過, 無論直梯或曲梯巴士, 都曾發生過乘客滾落樓梯意外).

不知板友有否試過等巴士要等不止一班車. 不要少看直梯巴士少載5位乘客, 隨時就是這5位差距而上不到車. 有板友說過非繁忙時間比繁忙時間長, 我是同意這點. 但若果之前我說的是成立(即直梯巴士舒適度和曲梯巴士是差不多), 那在非繁忙時間曲/直梯巴士是一樣, 但在繁忙時間曲梯巴士能夠比直梯巴士載多5位乘客已經是比較優勝. 若果巴士公司為了用直梯巴士接載相同數量客人而比用曲梯巴士派多一些班次, 只會令到成本增加, 亦不利空氣質素.

站在乘客角度, 我寧願上一部曲梯巴士, 也好過因為巴士公司派了一部載客量比較少的直梯巴士而上不到車, 要站在巴士站吸路邊廢氣.

從以上各點綜合, 我個人覺得曲梯巴士比直梯巴士優勝. 但這只代表我個人意見, 各位若有不同意勿插.
LNChickenRice 發表於 2011-5-20 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單門操作0既方式可行的話
E400就根本唔需要落車門...
(唔通: 城巴0既單門巴士
先落後上0既操作...晌700萬人口0既香港
已經失效?!
定係已經要準備放棄呢個仲可以Work0既方式,
去迎接750萬人口0既挑戰?)
而放棄落車門之後,座位數目有望增加多4個(全部晌下層低地台區)
或者更多0既企位...[不過...又要再做傾斜測試...]

PS 個人意見: 根本香港人口一早過0左
香港地方能力承受得0黎0既平衡點(500-650萬)
好多社會問題就因為人多、需求多而飄出來「嚇人」
巴士服務只係其中之一...
首長0既思維比晉惠帝「何不吃牛肉粥?」更差勁...
永遠看不穿呢一點,所以可以喪嗌
「絕望啦~我對香港絕望啦~」
嶺南雞飯老矣 尚能飯否??
Alvin2002 發表於 2011-5-20 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5# 的帖子

沒錯, 多人時無論直梯車還是曲梯車都有機會要企, 但直梯車有位坐的機會率是80/124, 即64.52%, 相反曲梯車有位坐的機會率是86/129, 即66.67%, 換句話說曲梯車有位坐的機會是比直梯車高.
若果閣下喜歡企, 那曲梯車只是比直梯車少一個企位, 而且曲梯車截客量比直梯車高, 你是會有更大機會上曲梯車企的(但若是直梯車, 隨時因為載客量比較少而飛站, 你想企也不能).
DC5 發表於 2011-5-20 22:4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對營運商來說, 曲梯比較實用及可以善用車內空間,載多D人。唔會下下出現頂閘,條線唔會下下話加車,控制成本。
而乘客可以有多幾個位坐,唔需要走到車廂中部打後位置。

作為市區巴士車款,設計一定要實用,盡用車內空間,提高載客量。才是正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6-9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