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3:57
kay 發表於 2017-10-20 22:39
城巴之前過檔做新巴條數應該會填返?
以下伙記圍內吹水.
班伙記話最好批車比返城記, 好比吾比過哂保養期先比, 有咩既要我地成 Team 人無經驗跟要從頭摸起, 到第 4 年 MMC 開始多野換多野跟, 好野益左我地新記.
Quanta
發表於 2017-10-21 00:10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18:52
如嶼記 E400 中標, 下年 ADL 要交 ~440 架車黎香港, 又如果吾計星期日及假期, 又要趕尾水歐五出牌, 差吾多 ...
四五百架話少唔少, 但話多亦唔算得係乜
唔講遠, 就講2016年出牌:
ATENU877~1197 + 3ATENU24~151 已經四百幾架,
仲未計新城龍運
城 6302~6396+6501~6549+6800+6801+6804
新 5670~5719+6100~6103
龍 5501~5540, 1501~1542
你數吓呢度幾多架 MMC:D
HR1377
發表於 2017-10-21 12:58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3:57
以下伙記圍內吹水.
班伙記話最好批車比返城記, 好比吾比過哂保養期先比, 有咩既要我地成 Team 人無經 ...
不如諗下新巴有幾多條路線可以使用12.8米?
城巴又有幾多條路線可以使用12.8米?
最好所有12.8米俾哂城巴,12米俾哂新巴。
Cheungtf2000
發表於 2017-10-21 14:15
請問龍運訂單幾多架?是否12米/12.8米?
低地台AD
發表於 2017-10-21 15:46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2:37
吾講吾知個期有咁多.
98 年富豪加 Dennis 出咁多, 當時 Dennis 產量低, 九記 AV + 3AV + 城記富豪, 真 ...
98年係因為留QUOTA等Trident出,如果唔係點止咁少AD,隨時有歐二版AD:lol
TankKingEH9697
發表於 2017-10-21 15:47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2:37
吾講吾知個期有咁多.
98 年富豪加 Dennis 出咁多, 當時 Dennis 產量低, 九記 AV + 3AV + 城記富豪, 真 ...
多得躉出唔切貨帶挈重製M11 龍鷹 8|
低地台AD
發表於 2017-10-21 16:24
本帖最後由 低地台AD 於 2017-10-21 16:26 編輯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3:31
印象中 95-98 年未有低地台前 Dennis 產量好吾掂, 而富豪產量除左夠比香港, 亦夠比新加坡及英國本土.
...
同你計下95年至98年九巴出牌,富豪同丹尼士比數,唔計低地台 ,不管單層或雙層,計埋低地台,97同98年富豪只會比落去
富豪:3AV51~3AV119
AV80~180 Total: 168
丹尼士:AD131~255
AA41~47
Total: 138
96年
富豪:AV112~180
3AV120~ 169 Total: 117
丹尼士:ADS31~149
AD256~280
Total: 142
97年
富豪 :3AV171~348
AV181~357
Total:353
丹尼士 :AD281~360
ADS150~185
3AD1~83
Total: 198
98年
富豪:AV358~531
Total:173
丹尼士:3AD84~170
Total:86
整體黎講富豪同丹尼士係九巴車隊出牌量都係不分上下,但個分別就係係97年同98年同富豪相差得咁遠原因好簡單,富豪個陣仲未推出低地台,而丹尼士已經一直同緊九巴合作,推出緊新地台雙層巴士,好明顯九巴係呢段時間係會留一筆錢同Quota買新低地台車,好可惜Dennis仍然供不應求,不過,如果唔係九巴知道97年將會推出低地台巴士,我相信3AD,AD數量唔止會咁少。
P.S 有可能計錯,請見諒
3ASV174
發表於 2017-10-22 01:34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0 23:20
ADL 呢下幾攪笑, 面向世界, 即係以往一向 Local (曲).
佢地做雙層公共巴士, 要賣去全世界, 又真係幾難 ...
事實上除左英國撐國貨,同埋香港因為殖民地背景而成為長期大客,佢其他市場真係無乜市場份額。
tridents
發表於 2017-10-22 01:40
吹下 MMC 缺點, 都係聽朋友講.
論維修好吾好做, 伙記意見係歐盟加一級惡做多一級, 與 E500 及 MMC 同屬歐五為例, 朋友個人認為 E500 位好做過 MMC, 而低地台車越舊越好做, 因為越新越複雜內裡密質質空間越黎越少.
副 Cummins 有某些消耗零件平均 3 個月要換, B9 聽聞 d 件襟行 d.
如果全公司只有單一 MMC 會覺得維修惡做, 當做過 B9 YM A95 之後, 有比較就會覺得 MMC 相對易拆易抬易整鑊氣少.
除維修角度, 可能營運數據亦影響 B9 vs MMC, 例如 MMC 每日行 300 公里可慳 10 升 8 升油?每 60 分鐘車程可慳 2 分鐘?平均水溫油溫比率?小弟諗呢 Part 營運機密更有參考價值.
NV58
發表於 2017-10-22 06:14
Quanta 發表於 2017-10-20 16:10
四五百架話少唔少, 但話多亦唔算得係乜
唔講遠, 就講2016年出牌:
ATENU877~1197 + 3ATENU24~151 已經四百 ...
2016 is inde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delivery ADL or any of its predecessors has ever achieved in HK, for a total of 741 buses registered (735 E500MMCs and 6 E400MMCs), closely followed by 2015 with 718 buses (all E500M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