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7808
發表於 2017-11-16 20:58
唯兩條線的班次疏落
Alex7808
發表於 2017-11-16 21:43
51>54(荃西去元朗),都係55分鐘左右。(不過本人是星期六乘11:50由荃西開的51去上村再轉54去元朗)
757
發表於 2017-11-16 21:58
既然51線有佢嘅獨市位,假期亦不愁冇客,九巴要減蝕可否大幅加價?
kitarolo
發表於 2017-11-16 22:16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7-11-16 22:23 編輯
757 發表於 2017-11-16 21:58
既然51線有佢嘅獨市位,假期亦不愁冇客,九巴要減蝕可否大幅加價?
本來可參考94/96R模式
問題係荃錦公路整R線可以
去邊?條路需用「特種部隊」
北潭路就多次行過12米巴士啫……
而家要大幅加價
一般只能開新線或
故意湊夠里數按表收盡
但而家51明顯做緊最低消費
差在未瘋狂到上村都唔停而在
回旋處即時折返。
#14 短棍方式較理想
收現票價但行少一半路程
KC3555
發表於 2017-11-17 14:41
Alex7808 發表於 2017-11-16 21:43
51>54(荃西去元朗),都係55分鐘左右。(不過本人是星期六乘11:50由荃西開的51去上村再轉54去元朗) ...
未有大欖隧道,51一直都係比較快嘅選擇。以前51M可以入到元朗時,68/68M都仲喺洪水橋。
就算後來縮入錦田,屯門公路有乜事故,根本二話不說排長龍坐51最著數。嗰時仲要7-8分鐘有一班車。
KC3555
發表於 2017-11-17 14:53
dennislokawai 發表於 2017-11-16 17:38
駛咩搞咁多,
改番雙向總站/強制上村清客咪唔會有人坐倒頭車囉!
(自費除外)
咪玩啦,宜家安排其實係非常理想。(尤其是平日)
平日一小時一班車,上到郊野公園站,坐慣就知道有得坐倒頭,俾我都唔會身水身汗企喺度再等半個鐘架車返轉頭。
其實咁樣做到30分鐘一班嘅效果。睇定ETA,知道架車上山定落山,咪知道喺邊度排隊囉。反正部車落咗山再上返山都係見同一班客等車。
坐倒頭車好處就係行山行到腳軟,上車未必包你有位坐,去到上村落一堆客就有返位坐,就算假日15分鐘一班,我怕人多都寧願坐倒頭車,確保攰賴賴都在得坐。
kei_hk
發表於 2017-11-17 15:31
KC3555 發表於 2017-11-17 14:41
未有大欖隧道,51一直都係比較快嘅選擇。以前51M可以入到元朗時,68/68M都仲喺洪水橋。
就算後來縮入錦田 ...
在251M 循環線年代﹐上村去荃灣﹐51都係快過251M的。(唔計等車時間)
只要你目的地真係荃灣市區﹐真係見到邊部來先便上邊部﹐就會最快去到荃灣。
當然﹐在錦田計算就251M無得輸了。
superfung500
發表於 2017-11-17 15:36
港島人一定要行港島山:victory: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1-17 16:14
KC3555 發表於 2017-11-17 14:53
咪玩啦,宜家安排其實係非常理想。(尤其是平日)
平日一小時一班車,上到郊野公園站,坐慣就知道有得坐 ...
循環線呢個point....真係唔要得。
既然成條線都唔係a-->b-->c-->a,而係A-->B-->C-->B-->A
搞循環都無point,無需要,學城新加限制囉。要坐倒頭車就要俾兩程錢!
宜家506都有呢個倒頭車問題,班坐倒頭既明明去屯碼,卻霸哂地下位,算點?
KC3555
發表於 2017-11-17 18:39
lsc04d11 發表於 2017-11-17 16:14
循環線呢個point....真係唔要得。
既然成條線都唔係a-->b-->c-->a,而係A-->B-->C-->B-->A
搞循環都無poin ...
你用506做例子,都唔睇下人哋特殊情況:
51平日喺大帽山,成座山基本上無時無刻只係一班車行哂。
每20分由荃灣西站開出,
每30分到川龍往上村,
每35分到大帽山往上村,
每50分到上村,
每05分到大帽山往荃灣,
每10分到川龍往荃灣。
行山走人真係無時間可定,
如果行山到07分送咗大帽山落荃灣車尾,
攰到死等一小時落山真係無癮。呢個位叫的士,的士可能要加錢先肯做。
人哋難得用一個方法,一班車做兩班客,60分鐘一班車變30分鐘一班咁清行山等車客,如果佢咁樣都滿就無得好講,
就係咁樣唔滿,巴士公司慳返幾多成本。相反你喺呢條線用回程重收費的方法,喺呢條路線只會倒哂D客落的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