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x
發表於 2018-2-23 23:13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8-2-23 23:24 編輯
GK9141 發表於 2018-2-23 02:36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 ... 80121165927097.html
日企獲紐約地鐵訂單 中車此前出局
但波士頓地鐵、洛杉機地鐵、芝加哥捷運係訂中國車
澳洲墨爾本METRO都係訂中國車,
直程連架車都係由中車設計(建基於中車的A型車),
仲負責起埋個超級車廠
而悉尼的中國車已經行左好幾年
中國車搶佔市場搞到西門子同Alstom要合併
cyc_yin
發表於 2018-2-23 23:39
本帖最後由 cyc_yin 於 2018-2-24 00:25 編輯
KMBAVC19 發表於 2018-2-23 18:59
如果日本真係咁,咁嗰幾間應該等摺
外國我唔知,但以我所知日本多數都唔係咁
睇番傳真社嗰陣既報道,其實就算普通人都會諗到同樣既野未必會發生喺香港,因為無腦既人都知香港既車未必同新加坡百分百一樣。
但係篇報道既性質就好似報緊「中國製電視機爆炸」「中國製食物、奶粉安全出問題」咁樣,報出黎咪睇下香港人會唔會繼續買中國製既電視機、食物同奶粉lor。;P
如果淨係以「香港既車唔會同新加坡一樣」呢點黎講,咁當然你一定會立在不敗之地既。
但係如果你係嗰種信唔過「中國製」,所以衣食住行好少會幫襯「中國製」產品既人,但你又覺得傳真社嗰次做錯左,咁我就覺得你既立場有啲怪喇。
呢類人係因為佢地不斷出問題而否定「中國製」產品:今次發現中國製列車出事,就繼續否定中國製既產品,成個思路就係咁,立場一直係因為成日出事就否定中國製。
又例如一班「熱愛祖國」既人咁,佢地一直用 SP1900 以前著火、兩架 D201 事件、車頂變形、神戸製鋼醜聞呢啲事件黎否定日本製列車,當然你又可以講「唔通嗰次出事就代表次次都會出事,部車又會係百分百一樣咩」呢類觀點駁佢。
呢啲人又真係貫徹到佢地既立場喎,佢地對其他國家都會講「某地有民主搞到發生校園槍擊案,所以我地唔應該有民主」;P 呢類無乜邏輯既野,又係同樣借一次既失敗而否定某樣野,keyword 都係「信唔過」。
咁去翻傳真社既報道,講到尾個 hidden message 咪就係信唔過中國車lor,篇報道明顯就係借新加坡既事問番香港人:「中國製列車信唔信得過呀?」。
咁所以就算 service update 話「香港既車唔會同新加坡一樣」,但大眾都唔會理咁多,因為佢澄清既野唔中 point。一般人既思路就係「因為新加坡出事,所以就對中國製列車有疑慮」咁簡單,離唔開「信唔過中國製」、「因為成日出事就否定中國製」。
利申:對香港各種向中國獻媚既行為反感,包括買中國製列車呢種行為。(雖然要證實係咪真係「買車獻媚」係好難,但心理上點都係會覺得反感架喇。)
cruisesnet
發表於 2018-2-23 23:50
本帖最後由 cruisesnet 於 2018-2-24 11:58 編輯
Kaix 發表於 2018-2-23 23:13
但波士頓地鐵、洛杉機地鐵、芝加哥捷運係訂中國車
澳洲墨爾本METRO都係訂中國車,
中國製列車算吾算高品質我吾敢講,
但係內地絕大部分既列車都係中國做.
日行黑行你有無聽過有重大問題?
D人根本覺得中國製就等如次貨.
CSE
發表於 2018-2-24 00:20
KMBAVC19 發表於 2018-2-23 18:59
如果日本真係咁,咁嗰幾間應該等摺
外國我唔知,但以我所知日本多數都唔係咁
外國個三間大廠通有自己一套完整嘅列車solution(即係movia, inspiro, metropolis呢啲)而呢類solution通常都會用翻原廠嘅控制同牽引系統(例如movia跟mitrac系統,metropolis跟onix/optonix系統) 好少話會用其它廠嘅產品。本身呢三間啲報價唔會平得去邊,如果仲要自訂零件個價應該會嚇死人。
而龜鐵可能因為維修上考量指定要用三菱全包宴,換句話說可以比符合龜鐵要求咁玩嘅廠其實真係唔多:日本廠,CAF,Rotem同埋中車。日本廠師兄已經解釋咗我唔再講,而CAF同Rotem近年開始好似三大廠咁推介用家用自己出嘅牽引控制系統。但係唔同三大廠嘅就係佢地自家產品未算成熟所以依舊可以比客戶揀其他廠嘅產品,而報價就會比用自家貨貴少少。
最後中車呢類公廁廠由於剩係識砌車,所以地球上所有有出牽引控制系統嘅廠都可以隊上去用。彈性比上面個堆廠大好多。懷疑龜鐵就係中意中車彈性大呢個優點先會不斷同去買車。
GK9141
發表於 2018-2-24 00:35
CSE 發表於 2018-2-24 00:20
外國個三間大廠通有自己一套完整嘅列車solution(即係movia, inspiro, metropolis呢啲)而呢類solution通常 ...
衰在中車係轉向架同車內手工同上面5間大廠有好大段距離(車內手工最嚴重)
而依兩樣野都係中車自行設計同研發
ky26042008
發表於 2018-2-24 01:05
本帖最後由 ky26042008 於 2018-2-24 01:10 編輯
cruisesnet 發表於 2018-2-23 23:50
中國製列車算吾算高品質我敢講,
但係內地絕大部分既列車都係中國做.
日行黑行你有無聽過有重大問題?
中國製產品而家的確係呃得下人 (鬼叫佢外觀真係抄足人)
不過問題係中國製係以下兩種情況下就會露出真面目,
第一, 細心睇, 拎埋放大鏡去聞, 或者唔睇外觀, 走去睇個餡, 就會發現細節做得奇差, 當年C-Train都係細心驗就發現中伏
第二, 中國製係經唔起風浪既, 所謂頭幾年冇得頂, 遲幾年冇得整, 而家C-Train就開始現形啦, 扶手又甩油, 開始甩皮甩骨啦
街邊D中國車都係幾年就噴哂黑煙, 要拎去湯, 同期既日本同歐洲車重好似新既一樣 (唔覺唔覺E500已經差唔多16年架啦, MMC都成6年車架啦)
如果好似澳門咁玩7年換一次車既, 中國車當然有市場 (不過聽講其實7年都擺唔到;P )
因為根本D暗病未發出黎已經夠鐘換車, 梗係唔覺有問題架,
但係地鐵列車一般設計係玩50年既, 中國製列車有試過玩足50年先退役咩?
日本車玩完30~40年推入乘車重可以賣比第三世界/ 日本地方鐵路繼續玩,
香港堆MLR超齡超負荷咁耐都冇乜大問題出過, (設計壽命據說係30年)
你估下堆中國製有冇咁長命? ;P
slsso
發表於 2018-2-24 09:07
ky26042008 發表於 2018-2-24 01:05
中國製產品而家的確係呃得下人 (鬼叫佢外觀真係抄足人)
不過問題係中國製係以下兩種情況下就會露出真面目, ...
感覺上M記個心態係依家買便啲,用唔到咁耐咪早啲換車用新技術囉
君不見早幾年好多香港人貪平買大陸山寨smartphone,話壞左就換過部超爽。
結果依家就非大牌子不買,好似有心理陰影咁。
再近啲仲有各大巴士公司既Young Man 潮,到依家咪又係買番曬Dennis/Man
bam1a
發表於 2018-2-24 10:49
本帖最後由 bam1a 於 2018-2-24 11:04 編輯
ky26042008 發表於 2018-2-24 01:05
中國製產品而家的確係呃得下人 (鬼叫佢外觀真係抄足人)
不過問題係中國製係以下兩種情況下就會露出真面目, ...
宜家科技日日新,規格都一日新,買個用料靚到七彩其實好唔化算,因爲無啦啦過咗一兩年就爲咗換新規格就要送去堆填區
假如以耐用作爲標準嘅話,除非非常耐用同規格可以長期有效,否則都唔係一個cost effective做法
所以中國係電視機先打得起個市場,而汽車呢個市場就點都係平買平劏,雖然大陸汽車工業目前點都係開始傾向hybrid/電車方向發展,因爲汽油車同外國根本比唔到,尤其係呢個中產爆發性增長嘅時代:lol
而MLR車架出裂紋其實好大件事,佢本身唔係俾高運量鐵路嘅車身但已經係高運量級數嘅鐵路當超高運量嘅地鐵認識使用,撐到落去其實係好勉強嘅事,可惜當時九鐵無錢先焗住要繼續用而且嗰陣未到30大壽(2000年代出),唔好輕視呀好冇...
KMBAVC19
發表於 2018-2-24 12:02
ky26042008 發表於 2018-2-24 01:05
中國製產品而家的確係呃得下人 (鬼叫佢外觀真係抄足人)
不過問題係中國製係以下兩種情況下就會露出真面目, ...
設計壽命就睇佢本身用料上唔上乘同裝得好唔好
用料嘅話MTR肯畀錢就冇問題
至於裝工呢…有派人監工都要睇吓監工佢態度
有心做好佢嘅咪嚴謹啲囉,冇心嘅淨係搵餐飯嘅就一定唔會好得去邊
即係咁,例如依家係咁出嘅E500MMC,部部車都有啲問題,
有冇心整嘅,睇上層車頭兩邊嗰舊嘢點樣裝就知,嗰舊料本身出廠都唔埋size大過頭要自己切,點切,切成點,就知人地有冇心裝好部車
甚至車頭換咗玻璃,啲玻璃膠唧到點樣都知人地有冇心整車
cruisesnet
發表於 2018-2-24 12:06
ky26042008 發表於 2018-2-24 01:05
中國製產品而家的確係呃得下人 (鬼叫佢外觀真係抄足人)
不過問題係中國製係以下兩種情況下就會露出真面目, ...
就算大陸野壽命只得外國貨既一半,
但係計埋replacement cost,
如果買兩次都仲係平過買一架外國貨既話都無不妥.
澳門巴士更加因為營運條件所限 (平均車齡只可以七年),
同埋合約幾年renew一次, 歐洲車用十幾廿年都係圍吾到數.
另外, 而家科技日新月異, 而家d野 (包括鐵路)
根本吾會好似以前預你用10 30 50年
十年廿年換一次用當時最新技術反而仲有so.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