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8C
發表於 2018-6-14 23:45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6-14 23:38
通通變哂循環線仲好。
3C分別變203H做聯合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循環
及203X做龍翔道大埔道落深水埗旺角油 ...
116同302都變循環好唔好?
DIH
發表於 2018-6-15 09:05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14:27
慈雲山交通都算半個孤島,尤其欠缺較快既直達車。
有時比貴$1快到好一些,相信好些人會受落。
5P/5X都係早下繁開得極短時間極少班次,偏偏尖沙咀晚飯後最多人走,就算做唔到全日,做每日晚市單向都好(上路有5/28/E23,我傾向做大5X)。
早前要落尖沙咀先發覺3B/5C轉5有優惠,我鑽石山出發見3B差唔多有車就衝出去搭,到黃大仙警署轉車,行少大磡村一段路,但等兩次車夾埋都差唔多20分鐘。
arfung
發表於 2018-6-15 09:42
DIH 發表於 2018-6-15 09:05
5P/5X都係早下繁開得極短時間極少班次,偏偏尖沙咀晚飯後最多人走,就算做唔到全日,做每日晚市單向都好 ...
其實我也覺得5x回程延時有得做。
如師兄所說,傍晚收工到晚飯後,也持續有人流和需求。
除了慈雲山外,估計新蒲崗/鳳凰新村/鳳德 一大堆住宅區也有需求,因為比多$1但真係快好多。
公司將少部分5/5c班次改行5x,好過全部車係下路一齊慢慢碌,隨時吸到新客,增加收入。
DY4190
發表於 2018-6-15 20:55
今日見無落雨試下係咪快D
原來受客量影響多D 結果仲慢左兩分鐘
08:00中心
08:16新浦崗寧遠街
08:24太子站
08:28旺角站
08:31鼓油街
(P.S.終於搭到紅巴士 另外果個師父手車真係好勁)
今次已經坐滿 睇黎D人開始識搭 睇黎好快會企番樓梯
同一時間紅VAN 終於有車係站等人上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6-15 21:02
10598C 發表於 2018-6-14 23:45
116同302都變循環好唔好?
過海線難諗D。
不過肯定3C、2F果堆霉線咁樣肯定除到霉。
就算實際上未必快好多至少感覺上已經做到。
10598C
發表於 2018-6-15 22:02
本帖最後由 10598C 於 2018-6-15 22:06 編輯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19:22
經常見到繁忙時間人龍去到黃大仙地鐵站出口,起碼排番幾個字才上到車。通常經過既2F/3C都頂閘。 ...
唔想慈雲山小巴獨大嘅話,巴士服務就應該做好啲,
透過重組路線,起碼3X、5X應該即刻全日(或者平日大部分時間服務,週末假期全日),
其次應該要有一條慈雲山-沙田線,
亦都應該整頓下2F,令慈雲山有一條龍翔道深水埗(半)全日線
咁大個山頭冇理由冇客量支持,只差在九巴有冇心做,同埋有冇車
Anyway而家慈雲山紅綠van獨大絕對唔係好事嚟
arfung
發表於 2018-6-15 22:27
10598C 發表於 2018-6-15 22:02
唔想慈雲山小巴獨大嘅話,巴士服務就應該做好啲,
透過重組路線,起碼3X、5X應該即刻全日(或者平日大部分 ...
其實慈雲山的對外路線,以流水線連接市區為主, 但很多走線都比較緩慢,繞路和不合時宜 (如2F,3C,5C,15A...),得3D,116比較直接 。隨著時代的變遷,用現有資源將部分線提速(3x,5x)固然是一個好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探索一下新線前往某些外區的安排。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6-16 01:30
arfung 發表於 2018-6-15 22:27
其實慈雲山的對外路線,以流水線連接市區為主, 但很多走線都比較緩慢,繞路和不合時宜 (如2F,3C,5C,1 ...
例如我所講既203H,203X,203F之類既大循環玩意玩夠全日仲正啊: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078459-3-1.html
咁就一次過補哂例如慈雲山亞皆老街東段果幾間醫院直達(203E都做唔到),來往長沙灣深水埗有快車等等。
始終現時既3X5X其中一邊方向有較大爭議既半直通運行設計唔太好,
仲有例如窩打老道九龍塘段北行,彌敦道經旺角道轉入亞皆老街/界限街等等容易塞死既陷阱係大忌。
DY4190
發表於 2018-6-16 10:54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8-6-15 21:02
過海線難諗D。
不過肯定3C、2F果堆霉線咁樣肯定除到霉。
就算實際上未必快好多至少感覺上已經做到。
其實302好應該全日 班次有幾密係另一個問題
雖然行番電腦中心果堆主要建築都係遠,但總好過而家無車去灣仔果邊
DY4190
發表於 2018-6-16 10:57
arfung 發表於 2018-6-15 22:27
其實慈雲山的對外路線,以流水線連接市區為主, 但很多走線都比較緩慢,繞路和不合時宜 (如2F,3C,5C,1 ...
我自己覺得(唔一定係事實全部)主要都係山上繞路問題
咁當然問題根源都係道路設計落後,但中心開出,唔圍住個山繞路可以加速好多.
始終唔覺得我地班居民有咁"腳短",而且叫做有晒天橋接駁,落雨都仲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