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174
發表於 2018-10-7 23:43
KU1143 發表於 2018-10-6 20:44
係英國 倫敦 , 中國 廣州 ,中國 深圳我都試過用信用卡搭地鐵/巴士
倫敦係集合晒巴士 地鐵 一條大數bil ...
倫敦用卡之所以一條大數而且做到轉乘同每日收費上限,然後再一條大數 bill 落用家,
我諗一大原因係條數其實都係歸 TfL,但香港係各服務營辦商自己既數,而且八達通用途亦唔限於搭車,相信應該都係會逐筆扣,對用家而言查數亦比較方便。
講真要搞 smart payment 八達通外支援埋信用卡 paywave,變相收埋 Apple Pay Google Pay 同 Samsung Pay 而經好夠同全宇宙接軌,
反而 支乜寶 同 We柒Pay 真係強國限定,自閉技術純粹係強國人多先有市場規模咁解。
KU1143
發表於 2018-10-8 00:22
3ASV174 發表於 2018-10-7 23:43
倫敦用卡之所以一條大數而且做到轉乘同每日收費上限,然後再一條大數 bill 落用家,
我諗一大原因係條數 ...
又咁睇 當地鐵 九巴 同 新創建都可以嘟信用卡嘅時候
跨公司轉乘係咪都可以做到呢?
香港要搞 好大機會係VISA搞 佢地有經驗 又係先進城市 佢地又係唔同media 寫自己成功經驗
HV7025
發表於 2018-10-8 08:53
KU1143 發表於 2018-10-8 00:22
又咁睇 當地鐵 九巴 同 新創建都可以嘟信用卡嘅時候
跨公司轉乘係咪都可以做到呢?
倫敦幾種公共交通收費架構係一體,計轉乘、cap都係喺同一系統統一處理
世上唔少大城市嘅市內交通都係咁,即使有n間公司營運,都係由一個阿公出bill
甚至好似澳門咁,車資並非公司嘅直接收入
但香港嘅車資係各公司嘅直接收入
如果係純單程車資,就同舖頭收錢一樣,每程都出一句statement就得
但去到計算乘車優惠,並唔係淨收錢咁簡單,由於香港車資無中央機構統一收錢,就需要各公司同支付機構研究點做
現時大部分乘車優惠係用使用者八達通晶片識別
改用信用卡、QR code認身份、認你上程搭咩車去俾優惠,我相信唔係做唔到,但一定不太簡單
kei_hk
發表於 2018-10-8 12:28
lokwah2a 發表於 2018-10-7 23:24
電子付款都有紀錄啦
現在要發展智慧城市
機裝好了 75折優惠不會只限於八達通啦 ...
所有電子交易都有紀錄。
但係問題係政府只係批左錢叫八達通寫program做對數及派錢﹐日後仲要支付派錢手續費。
此部份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真正派給市民的款項)。
日後想其他電子貨幣都可用到政府的交通津貼?
得﹐說服到政府及一眾議員咪得囉。
例如新的電子貨幣服務供應商肯免費提供對數及派錢的program﹐比八達通低的派錢交易手續費.......。
kei_hk
發表於 2018-10-8 12:30
KU1143 發表於 2018-10-8 00:22
又咁睇 當地鐵 九巴 同 新創建都可以嘟信用卡嘅時候
跨公司轉乘係咪都可以做到呢?
理論上係做到的。
大家用埋同一結算服務公司﹐就可以做到。
如果唔係﹐就要不同的結算服務公司互相交換交易數據做對比﹐以及相關的對數。
這樣就會複雜好多。
lokwah2a
發表於 2018-10-8 13:06
053h4
發表於 2018-10-8 13:10
kei_hk
發表於 2018-10-8 14:01
lokwah2a 發表於 2018-10-8 13:06
現在的議員沒有上街的事情做, 好得閒啦
你驚佢地唔同你爭取嗎
未來1-2年都唔可能成事
就算而家開始製造這些新機接受其他收費方式﹐去到普及都要1-2年﹐仲要未係所有交通工具都接受新交易方式﹐根本唔要實力去吸引乘客用新支付方式。
議員爭取都無用﹐根本用的乘客唔多﹐隨時連這些新公司都知道未普及﹐唔夠牙力去令政府放心去加入便新計算資助的工具。
若干年後﹐MTR + 所有專利巴士 + 絕大部份小巴﹐都接受新支付方式﹐這些新支付方式才有基本實力﹐爭取政府鈉入做其中一個 "派錢" 的計算方法及派錢途徑。
kei_hk
發表於 2018-10-8 14:31
053h4 發表於 2018-10-8 13:10
講真, 香港咁細, 議員政府交通營運商同氣連枝, 政府補貼八仔以外的支付模式, 肯定無可能
其實好多人都唔係 ...
我又真心講﹐八達通被其他對手搶生意﹐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但係有無機會在非交通層面的市場﹐八達通會流失一半份額﹐我就唔係太相信。
而家多人用 2大手機支付﹐說穿就係2大公司不停派錢(效果仲好過賣不同的廣告)﹐用家貪優惠就會選用。
當2大公司覺得使用人數達到某一水平﹐就會慢慢減少派錢額度﹐最終就會停止這些派錢宣傳﹐介時就真係睇不同收費系統本身的實力。
李佳芯今個月開始﹐$5印花優惠﹐已經由每月合計$25 減至 $20﹐已經反映到使用人數已經達到他們心目中的第1個目標數字。
可以開始減少派錢金額﹐以節省這一方面的開支。
而不同的收費系統公司(包括八達通)﹐要在市場競爭﹐不外乎靠低交易手續費﹐租機費低或免費﹐令到商戶樂意安裝使用。
要肯商戶安裝﹐才有機會賺取交易手續費。
進一步就係點去發展更多的配套﹐可以提升商戶的營運效率﹐以吸引更多的顧客使用。
例子就係大陸食店﹐真係可以做到送餐之外﹐唔需要見到店員。:L
大家放長雙眼﹐睇多幾年﹐睇下不同公司點去持續發展﹐八達通仲係唔係步伐緩慢。
053h4
發表於 2018-10-8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