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666 發表於 2019-2-20 20:06

其實,若是地鐵起,成個計劃就唔同啦,分分鐘去到荔景就完,又未必挖隧道,出左大帽山行架空跟荃灣路去茘景。此外,以前政府起基建,封路就封㗎啦,係依家先咁麻煩,你估起東涌綫同三號幹線,葵涌道咪又照封二綫三綫去做。今時今日再講點解晤這樣,那樣起,不如解決下係美孚同尖咀呢啲行成條街的轉車站改善方法吧!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9-2-20 21:01

cat666 發表於 2019-2-20 20:06
其實,若是地鐵起,成個計劃就唔同啦,分分鐘去到荔景就完,又未必挖隧道,出左大帽山行架空跟荃灣路去茘景 ...

以前人口同車輛數目同宜家相差幾多先?
就係因為要求提高左嚴謹左,所以基建工程考慮交通同環境緩解措施。咁不如所有計劃都唔好行EIA啦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9-2-20 22:32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9-2-20 19:43
即係話,所有貨櫃車用晒5號碼頭以南道路網就叫做有migitation?
你話到用明挖隨填起個站,但行人隧道又點 ...

唔該得閒現場親身視察下先LA。

嗰頭南少少已經有支路駁上葵涌道/青葵公路,真正行經嗰頭嘅貨櫃車根本唔多。

再講,我話輪流封閉其中一條行車線,唔係一封就封哂幾條,

而且可以用埋行人路/停車灣黎挖,上面鋪鋼板畀人行。咁樣最多只須封一條行車線。

路面容量依然足夠畀原有車輛行。



我已經講左N次起地下行人隧道唔一定要挖開路面,可以用臨時支撐結構承重受力。

呢個係唔影響地面交通既方法。

當年擴建大圍站就係用呢個方法,令東鐵行車不受影響。金鐘站擴建亦一同如是。

再講,大把地下隧道工程分開幾個部分,有啲用明挖,另一啲用暗挖乃兵家常事。

尖沙咀地下行人隧道/灣仔站連接利東街隧道都係咁起。

車站要明挖係因為工程範圍大,有地基結構支撐月台/大堂,同起隧道係兩碼子事。

唔好撈埋一齊黎講。

DIH 發表於 2019-2-20 23:16

西鐵已經通車15年,發夢還發夢,無論諗得幾美好都冇可能再改,若果係話探討未來興建新線都話丫,點解要為不可逆轉之事實逐個post搶住覆,好得閒咩?

jpoon 發表於 2019-2-21 04:46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19-2-21 04:54 編輯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9-2-20 19:34
我已經講左,荔景站對出一段“貨櫃碼頭南路”,唔係出入貨櫃碼頭唯一通道。

仲有其餘8個迴旋處接駁其他 ...
你條西綫走綫係點先,唔係沿貨櫃碼頭南路起唔通係有一段入貨櫃碼頭?
既然係沿貨櫃碼頭南路起咁駛唔駛封路呀?封咗一邊行車綫咁三、四、五號碼頭點入去?
仲有你話封一條行車綫就得,係咪你話得就得先?起沙中綫馬頭圍道都要輪流封三條行車綫啦,就算係單軌嘅何文田至黃埔,德民街都要封兩條行車綫啦,真係可以只封一條行車綫嘅點解港鐵唔做?要明挖主要原因係下面泥土太軟,唔可以鑽挖,而唔係你講嘅原因囉

cat666 發表於 2019-2-21 10:50

你們最大錯誤係用今時今日標準去起19年前嘅嘢,個標題係如果當年用地鐵方法去起,用今天個標準去度做乜啫。

cat666 發表於 2019-2-21 10:53

正如,今時今日,你係冇可能起到西九龍走廊和東九龍走廊一樣。彌敦道也冇可能畀你放條鐵入去!

rickywk 發表於 2019-2-21 11:33

tonyng 發表於 2019-2-20 18:56
沒錯,包括港口貨運線及跨境城際客運服務。

咦,有無文件或者設計圖睇下,若果咁設計的話,當年荃灣西站填海範圍應該會比現時大

tonyng 發表於 2019-2-21 14:38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9-2-21 14:44 編輯

cat666 發表於 2019-2-20 20:06
其實,若是地鐵起,成個計劃就唔同啦,分分鐘去到荔景就完,又未必挖隧道,出左大帽山行架空跟荃灣路去茘景 ...
地鐵起的話:

東涌線
===
長途車:東涌 -> 香港
短途車:荃灣西 -> 海濱花園 -> 荔景 -> ... -> 香港 (取代青衣特車)

西部鐵路走廊
======
新界西北 -> 荃灣西 (轉乘東涌線) -> 長沙灣 (南昌) / 西九龍 (九龍)





053h4 發表於 2019-2-21 18:28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西部走廊「荔景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