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7 11:37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20-1-17 00:09
各個認為第二東鐵重要啲嘅人,我認為如果淨係睇返而家每條線嘅客流量,的確香港東面嘅鐵路網絡比較迫,將軍 ...

其實西鐵咪又係話預留9 卡變8 卡
就算有官方認證
都可以話取消9卡
咁點解東鐵可以冇官方文件就咬定一定有10 卡?

再者發展人口其實大把文件睇
洪水橋同元朗南係有三十萬人新增人口

但不要忘記新界東本來就有新界東北18萬新增人口
新界北發展區還有至少20萬多至30 萬嘅人口
計新增人口新界東比新界西為多

另外新界西道路規畫完善過新界東
巴士路綫亦比新界東完善
吐公埔公塞車情況嚴重過屯公
欖隧、屯公、十一號幹線全部都係三綫出九龍
仲有屯赤兩綫出大嶼山
唔計新田公路都大有11條綫出市區

大埔、北區近期先有4 綫吐公擴闊ja
獅隧、大隧、城隧都係得2 綫
青沙有3 綫但都係得9綫
而且T4 一日未起好一日都塞埔公
十幾年前話發展新界東北會起多條隧道出啟德都已經冇咗回事
明顯係新界東嘅基建遠差過新界西

加上政府連屯門去東大嶼出港島都可以突然爆出嚟
新界東北及新界北都陸逐規劃及發展但乜鐵路方案都冇
固然基建落後嘅新界東嘅第二南北鐵路更加有迫切性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20-1-17 11:53

本帖最後由 Lyt_Kondisc 於 2020-4-4 23:47 編輯

del

tonyng 發表於 2020-1-17 12:00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0-1-17 12:01 編輯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7 11:37
其實西鐵咪又係話預留9 卡變8 卡
就算有官方認證
都可以話取消9卡

當然,預留位並不代表最終一定會被使用。
南北線最初是以2031年的客量來規劃9卡規格,後來因應客量增長及載客率計算方式不同等因素才修改圖則加第10卡預留位。而如我前文所述,這個預留位在Day 1是不設月台幕門和裝修,即正常營運下乘客不能進入的範圍。
不過西鐵和東鐵的分別在於,目前西鐵不再使用第9卡的原因是東西走廊為8卡規格(只有尖東站及南昌站至屯門站設有9卡月台),而東鐵則每個站均至少有10卡月台長度,紅磡站至金鐘站的預留位在必要時仍然有可能被使用。
如果屆時東鐵真的迫爆的話,可以考慮使用第10卡預留位,或者索性興建第二南北線。不過若按未來土地及人口規劃,西鐵會更早迫爆,因此我在另文也提及政府及港鐵正研究北環線另一方案,包括預留一些條件去解決西鐵迫爆的問題。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7 12:22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20-1-17 11:53
·新界西北新發展區唔係剩係得洪水橋,新界東北嘅發展規模遠遠唔及新界西北新發展區嘅規模總和,你自己計 ...

我咪數咗俾你新界西北有洪水橋同元朗南
咁仲有咩呢?
你不如計俾我睇?

屯赤至少有助舒緩屯公、汀九塞車情況
將欖隧行汀九嘅車流轉移去屯赤
少咗欖隧車流cut 去汀九慢綫
屯公入汀九慢綫會暢通咗
屯公都塞少咗
正如新界東去城隧以前都係分流獅隧、呈祥道出新界西嘅車流
我計得城隧當然計埋屯赤

田二少已經要求緊十一號幹線要提早一次過起埋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
加上青嶼幹線將會免收費
十一號幹線就可以疏導汀九橋同解決屯公深井塞車嘅情況
屯赤又令到汀九少咗元朗、屯門、北區嘅大嶼山車流而暢通返
青馬大橋除非有交通意外都仲有空間容納青龍大橋嘅車流
新界西咁完整嘅道路網絡規畫先冇你講得咁差
新界東連條草山隧道繞過沙田出市區都冇就明顯睇得出分別了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20-1-17 12:31

本帖最後由 Lyt_Kondisc 於 2020-4-4 23:47 編輯

del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7 13:01

tonyng 發表於 2020-1-17 12:00
當然,預留位並不代表最終一定會被使用。
南北線最初是以2031年的客量來規劃9卡規格,後來因應客量增長及 ...

有10 卡預留嘅話當然好
但未來冇人知
如果東鐵綫再伸延向中環或者更遠時又話只可以9卡嘅話都唔係冇可能
由10 卡變返9 卡亦得
無人可以確定10 卡係咪就可以解決新界東交通問題
咁自然直接討論第二南北綫會更實際
總好過依家西鐵未加密2分鐘一班仲有差唔多成50%嘅加班空間就已經嘈定西鐵迫爆
東鐵將來可能九卡變10 卡得12.5%嘅載客量增加就無視新界東嘅情況

顧問數字我其實唔多信
因為佢冇計新界北發展區
第二係若果北環綫最終唔去古洞嘅話
古洞新市鎮嘅乘客由顧問數字中分流去西鐵嘅就變咗去哂東鐵

你可以話洪水橋同元朗南早落成就會迫啲
但都要睇佢依家嗰個EFTS 同西鐵連接及收費模式
呢啲都好影響顧問對西鐵客量評估嘅準確性有偏差
如果個EFTS 唔理想又貴嘅話(本身西鐵都貴過巴士)
洪水橋同元朗南嘅乘客可能偏向搭巴士而高估鐵路客量

而粉嶺北新市鎮因為遠離鐵路而已經話個EFTS 係得巴士去鐵路站
而新界東吐公、埔公一日塞車未解決
尤其係巴士公司長期偏重粉嶺南
北區巴士嘅車費同時間同鐵路比較係冇乜競爭力
顧問或會低估粉嶺北新市鎮居民傾向搭鐵的特殊情況

當然我唔係顧問
好難100%駁倒顧問嘅預測
但我唔會信哂顧問數據
尤其係顧問數字都唔係次次同現實相符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7 13:09

Lyt_Kondisc 發表於 2020-1-17 12:31
依家條青嶼幹線樽頸位係喺青衣嗰度,條11號幹線淨係起青龍大橋接駁到青嶼幹線欣澳嗰邊,有用咩?
look at ...

青嶼幹線依家到樽頸啦?
咁未來東涌多十幾萬人同三跑點算?
講嘢睇返實際啲啦
青嶼幹線唔撞車嘅話都唔會塞車
何來咁快到樽頸?
條條路都有樽頸
問題係幾時先有嗰個樽頸
到有樽頸之前起埋十一號幹線南段就得啦
政府不知幾肯起哂成條

政府幾時咁關顧新界東呢?
連T4 咁小嘅工程都冇決心做
明顯新界東更有急切性起多條第二南北綫
去補償返昔日新界東基建嘅走數

dogdog002 發表於 2020-1-19 22:39

ArnoldC 發表於 2020-1-17 03:42
肯定後件,邏輯錯誤。

:L
似乎肯定減卡果個係你唔係我囉

12卡+港島地形 -》 9 卡

P+Q=R

東鐵會唔會因為其他原因而變9卡

Who knows?

至少唔過海減卡機會低好多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20 00:22

dogdog002 發表於 2020-1-19 22:39
似乎肯定減卡果個係你唔係我囉

12卡+港島地形 -》 9 卡


馬鐵過海之後得2 個可能
1東鐵減卡同西鐵直通
2東鐵同西鐵交匯保留12卡

但交匯方案好大機會增加工程費或增加轉乘時間
現有紅磡月台分2邊的佈局本來就不理想
再加埋馬沙中綫3 條綫就變咗現有月台承受唔到新增轉乘人流

所以喺效益嚟講
東鐵綫去直通西鐵或金鐘會比紅磡止步有更大效益
所以東鐵延長就一定減卡
東鐵唔延長唔減卡亦只可以大約三分鐘左右一班
而增加班次可以抵銷減卡嘅負面影響
咁當然揀東鐵減卡增班次去換取直通屯門或金鐘啦
只不過政府同大部分人都會揀東鐵去金鐘

matthew1009 發表於 2020-1-20 00:43

「唔用錦上路預留位,河水不犯井水」
係唔係咁?

Form《錦田南分區計劃大綱圖》P.32
https://www.info.gov.hk/tpb/en/papers/TPB/1056-tpb_9590.pdf?fbclid=IwAR02ffuIPs9aLXjlRKkbOCLxD46NCMqJQ8PjhKnrmM_TuaPYg6PF7s9Bk10

頁: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當年冇兩鐵合併,屯馬綫(東西線)有冇可能行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