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hgc 發表於 2022-10-9 12:43

he_01 發表於 2022-10-7 11:12
北創科 南金融 返金融工始終都要向南走

一個白石角地產項目、一個鋼線灣地產項目,你仲信香港有創科?

he_01 發表於 2022-10-9 13:04

mckhgc 發表於 2022-10-9 12:43
一個白石角地產項目、一個鋼線灣地產項目,你仲信香港有創科?

我意思係就算創科成功 都有南下需求

he_01 發表於 2022-10-9 13:09

mckhgc 發表於 2022-10-9 12:40
西邊起先?九龍南線比沙中線早13年落成既嚴重重西輕東,想再來一次?

唔好唔記得,東邊既羅湖落馬洲重擔 ...

咁數字上又真係西邊會爆煲先 而且東鐵提升容量嘅潛力比屯馬大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10-9 20:34

話說2年前都貼過類似嘅探討文章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188924-1-1.html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2-10-9 21:12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10-7 23:51
之前本版都有好多次討論經亞皆老街入旺角嘅鐵路,最大困難係新線難以橫越彌敦道/亞皆老街交界並設站。以 ...

亞皆老街明挖回填加埋洗衣街水務署用地又唔係完全冇可能,不過真係要挖深啲去避免同荃灣綫交叉
起到可以做旺角-旺角東-太子-新站大型轉綫站
(利申:唔識)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10-9 23:09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10-9 23:12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2-10-9 21:12
亞皆老街明挖回填加埋洗衣街水務署用地又唔係完全冇可能,不過真係要挖深啲去避免同荃灣綫交叉
起到可以 ...
隧道不是名挖隨填,就是隧道機,前者不知要封條路多久,而且還需要改旺角站的結構;後者要挖很深,至少L6。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10-9 23:12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2-10-9 21:12
亞皆老街明挖回填加埋洗衣街水務署用地又唔係完全冇可能,不過真係要挖深啲去避免同荃灣綫交叉
起到可以 ...

的確,將尖沙咀與尖東站模式搬到旺角和旺角東站未嘗不可,畢竟旺角人流不少,但如何接駁也是一大難題。

hellomato 發表於 2022-10-11 11:17

睇返九龍塘站嘅結構,東鐵線和觀塘線之間的轉乘通道相對狹窄(因為建成時間較早)
而在兩鐵合併後,出口非付費區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因為兩線轉乘通道幾乎全劃進付費區)
所以把北環線南延的其中一個計劃站定在九龍塘=車站擴建擴容,
同時解決歷史車站容量問題,重新連接非付費區,也算一石二鳥之計。

預計未來九龍塘站結構如下:
地上
G:東鐵線月台
地下
L2:觀塘線/東鐵線轉線大堂
L3:觀塘線月台
L4:北環線轉線大堂
L5:北環線月台
北環線大堂及月台與東鐵線月台平行。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10-11 12:37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10-9 23:09
隧道不是名挖隨填,就是隧道機,前者不知要封條路多久,而且還需要改旺角站的結構;後者要挖很深,至少L6 ...

如果唔挖過亞皆老街,就唔需要挖得深。假設用東九龍綫延入旺角,鑽石山後經東頭邨/新蒲崗、宋皇台、九龍醫院,採用膠輪//APM模式,月台層可以直接放喺同上層月台同深度嘅位置,大堂層東面連現時D出口位置向東挖,經現時東鐵月台南端起轉乘通道,甚至可以重新規劃埋旺角貨場。

hellomato 發表於 2022-10-12 09:43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22-10-12 09:48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10-9 20:34
話說2年前都貼過類似嘅探討文章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188924-1-1.html ...
用當時的討論對照現在的proposal,對北環線南延有以下想法:

1. 荃灣至石圍角段
主要實現跟荃灣線交匯。
因為荃灣站附近地理環境密集,難以擴建,只考慮以下兩個方案,二選一。
A)全新建造“荃景圍站”。
選址荃景圍西南方地下,屯門公路入口交匯處附近。車站西南為麗城花園一帶,所以此站能同時服務兩個地區。(山底車站結構,類似何文田、西營盤、香港大學和利東站)
荃灣線建成之初有一段預留路軌到達荃景圍。該段路軌可以翻新重新啟用並延長,到達荃景圍站成為新的終點站,而且與北環線交匯;甚至可以預留結構給未來屯荃鐵路規劃。
B)石圍角站南移,跟大窩口站合併為轉車站。

2. 上葵涌段:
建議取消梨木樹站,主要是梨木樹地勢較高,且人口應該不足以獨立成站。替代方案:石蔭站西移,增建自動扶梯系統(類似慈雲山落鑽石山站那套)。
石籬站改為南北/東南-西北的走向(因為要遷就之後的走線),或需要整體東移,其他問題不大。

3. 上葵涌之後要點行:這篇討論給出了答案,去九龍塘。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新方向倡北環線南延分散東鐵, 屯馬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