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403
發表於 2022-10-11 10:55
HB00610 發表於 2022-10-11 08:29
其實只係鐵路方面改善咗
但問題係我住嘅環境,鐵路點改善其實都接近唔關我事,只能倚賴巴士嘅我,反而就 ...
睇你個case
似乎係啲區內巴士/小巴大部分去到市中心就總站或掉頭
市中心去唔同小區啲巴士/小巴站位又唔同,轉車都搞坐底10分鐘,甚至因為脫班而等得耐
新市鎮入面荃葵青因為散,特別多呢類問題,沙田屯門有規劃嘅就少好多
雖然輕鐵成日畀人嘈阻碇,但對返學或者返區內工班客計其實係無敵,荃葵青搞30分鐘嘅距離屯元天隨時20分鐘都唔使
HB00610
發表於 2022-10-11 17:48
Ricky403 發表於 2022-10-11 10:55
睇你個case
似乎係啲區內巴士/小巴大部分去到市中心就總站或掉頭
市中心去唔同小區啲巴士/小巴站位又唔同 ...
你都大約講到點解我遇到嘅問題🤣
其實如果只係青衣落葵芳,問題都不致於咁大🤣
只係一旦要去葵芳再轉車,其實好多位都會塞到GG
s3n370
發表於 2022-10-12 17:2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10-12 09:34 編輯
Waiyin12 發表於 2022-10-10 18:59
香港嘅城市發展模型其實好獨特,唔係一個市中心開始,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 (我自己見英國絕大部分城市都係 ...
嚴格黎講倫敦以至各大城市,雖然係由中心慢慢擴展出去,
但佢週邊都有墟市/小鎮都各自為中心,一路向外擴展,
直至連埋一齊難以分界為止。
所以你會見到zone 5/6嘅Harrow, Croydon, Kingston等
係旺過好多zone 2/3嘅地方。
Croydon嘅高樓直頭同Canary Wharf有得揮。
港島同九龍嘅發展都類同。
新界各區,就算係規劃嘅衛星城市/新市鎮,都係由中心向外擴展。
由於山脈同海形成天然屏障,令到大部分新市鎮界線分明,無法痴埋一齊。
造成今日香港嘅格局,似係多個“城市”組成嘅大都會。
所以論公共交通,要直接比較係有難度。
而真係要比較,比較接近嘅係荃灣葵青。
區內路線雖然似看似流水,但主力係去旺區駁鐵路同俾居民買餸,
或者做荃灣去青衣呢類搭到鐵,但無咁直接嘅市場。
兩繁有31A, 43D呢類返學專線。
去屯、元、天、新界東嘅巴士,
已經係兩個“城市”之間嘅服務。
另一個角度睇荃灣葵青主打嘅區內路線,
呢點係比較貼近人口較低嘅城市,
幾乎所有路線都係指向市中心。
但就無乜30, 34, 43, 43A一類駁通多個中心/住宅區嘅路線,
又或者瓹窿瓹罅嘅綠van。
往返週邊地區,除非咁啱同巴士嘅走線相同,
否則大多都要出到市中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