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10-29 00:47
TYChow 發表於 2022-10-28 20:10
其實「中鐵綫」如果喺九龍塘以東,繼續去到啟德、東九龍、將軍澳,以及科技大學嘅話,如果在荃景圍能作 ...
深層地底穿過水塘底風險並不高,況且呢條走線係以前研究區域快線個陣已經做過
20160424
發表於 2022-10-29 10:12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10-28 15:50
HKBCF係詳細設計個陣係預到有railway reserve,但實際有無放落去就真係只有政府知
而且大家真係好乖地緊 ...
似乎有預留,因為呀茂放過口風。
陳茂波稱,2014年方案前海鐵路由深圳寶安機場連接至前海,再經西部通道連接洪水橋至香港赤鱲角機場,
當時港府分析認為不划算,而最新構思會簡化到前海至洪水橋,而有關走線已可連接深圳、
香港現有鐵路網規劃,並且配合香港北面邊境區域發展
他更指出,前海鐵路方案長遠是否連至機場,會與明日大嶼布局關連,
(明日大嶼和新鐵路)計劃除了提供土地建屋外,還打通香港整個西面交通,形成一個環形的鐵路基建網絡
TYChow
發表於 2022-10-29 12:20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2-10-29 00:47
深層地底穿過水塘底風險並不高,況且呢條走線係以前研究區域快線個陣已經做過
...
我夠知道西鐵大欖隧道其實係下穿「河背水塘」,但係「九龍水塘」嘅食水存量係多過「河背水塘」好幾倍,我真係擔心水塘下面掘隧道會造成水土流失,影響食水供應安全。
而且2000年進行「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嘅時候,條「尖山隧道」根本就連個「山窿」都未挖!而「尖山隧道」同「九龍水塘」係平行嘅,咁如果我唔喺青沙公路收費廣場附近去起「中鐵綫」通風大樓(甚至係「緊急停車月台」)咁上葵涌至九龍塘之間,又有邊度適合起通風大樓呢?
此外,末來嘅「中鐵綫」又要同「九龍水塘輸水管道」、「新沙田繞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荃灣雨水排放隧道」出現交叉重疊,仲未計「第三次整理運輸研究」入面嘅「大帽山隧道」( Tai Mo Shan Tunnel )(石崗-和宜合-蝴蝶谷),不同基建之間嘅緩衝,其實都係大難題呀!
Ricky403
發表於 2022-10-29 12:52
garyz 發表於 2022-10-24 17:00
謝謝分享數據!未有機會仔細核對,不過這個方向對討論有很大幫助。
如果數據準確,即係一抽列車到達南昌 ...
荃灣西同美孚去南昌以南應該唔會上南昌車
所以要考慮嘅會係南昌站屯馬綫下行月台可唔可以承受兩班東涌綫南行+一班大西北車嘅客量
Ricky403
發表於 2022-10-29 12:55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10-24 19:09
根據tony的說法,現時南昌到AUSTIN每小時最多30班車。可見如果想增加到36班,需要提升通風系統。
...
嗰30班車係淨係計載客列車定計哂全部車先
照道理不載客嘅列車可以放寬通風方面嘅要求
同埋講得tph應該係成個鐘除開嘅平均數
正如港島綫銅鑼灣往灣仔最多開31tph
就咁除開係116秒,但班金側standby車係咪同前後都隔116+秒先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10-30 12:45
Ricky403 發表於 2022-10-29 12:55
嗰30班車係淨係計載客列車定計哂全部車先
照道理不載客嘅列車可以放寬通風方面嘅要求
同埋講得tph應該係 ...
30班載客,不過因為屯馬有不少路段最多每小時28班車,所以我考慮可否安排28班行全線,2班在AUSTIN掉頭,藉此提升屯馬綫西北段的載客能力。
tonyng
發表於 2022-10-30 14:54
garyz 發表於 2022-10-24 15:45
感謝幫忙Edit圖!這幅圖中的構思是2021年末的產物,事後亦經過不少進一步的優化和重新思考,慢慢演變至今 ...
個人認為美孚交匯(過海又慢,又將班客倒返落西鐵美孚至南昌段)極不理想,而九龍塘止步也並不優越(打爆未來東鐵紅磡至會展樽頸)。
其實若果工程技術及環境許可,直落旺角的前水務署地皮興建另一個「四線超級轉車站」更佳,一來直接帶乘客直達旺區,二來有東鐵、荃灣線、觀塘線三條線作分流。
TYChow
發表於 2022-10-30 16:33
tonyng 發表於 2022-10-30 14:54
個人認為美孚交匯(過海又慢,又將班客倒返落西鐵美孚至南昌段)極不理想,而九龍塘止步也並不優越(打爆 ...
但係我又覺得用九龍塘做「中鐵綫」同觀塘線轉駁會比較理想,因為大部份乘客搭「中鐵綫」出到九龍之後都要再轉車,如果用旺角水務署起新嘅「地鐵站」嘅話,將來向東、向南延伸反而會有困難,而向北就要穿過深水埗已建區,隧道建設上會比較困難,而旺角要接駁荃灣線、觀塘線嘅步行距離亦都比較遠。
反而如果用九龍塘歌和老街公園地底嚟起新嘅「地鐵站」,接駁過海火車以及地鐵觀塘線亦都比較容易,即使要穿過附近低矮樓房,但未來要再向東九龍及將軍澳延伸的話,亦都比起旺角及深水埗容易。
至於北環線要轉駁荃灣線,我會建議用曹公潭苗圃去起新嘅地鐵站,並且延長荃灣線囉!如果北環線能夠繼續向東延長,例如前往宋皇臺、兒童醫院、牛頭角、秀茂坪、將軍澳以至科技大學嘅話,就唔能夠排除會有乘客會由南豐中心出發,經曹公潭(荃景圍)逆向轉乘中鐵綫向東行,搭車去東九龍、秀茂坪同將軍澳,亦接收了啟德輕軌以及「過山」東九龍線的部份功能。
此外,其實我覺得「北環線」、「中鐵綫」,除咗連接東九龍、將軍澳之外,亦都應該去埋小瀝源、大埔同粉嶺北再返古洞,形成65公里長嘅環迴鐵路,新田到沙田同將軍澳都能夠一程車坐到底,這樣便可促進香港經濟內循環。
Toz
發表於 2022-10-30 22:36
tonyng 發表於 2022-10-30 14:54
個人認為美孚交匯(過海又慢,又將班客倒返落西鐵美孚至南昌段)極不理想,而九龍塘止步也並不優越(打爆 ...
水務署去旺角站有一段距離,要轉觀塘線同荃灣線應該係九龍塘就轉左
東鐵路軌以西既西九龍,鐵路網絡已經好完善
中鐵線預留返延伸就算了
目的地可能係九龍東或港島東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2-10-31 11:38
TYChow 發表於 2022-10-29 12:20
我夠知道西鐵大欖隧道其實係下穿「河背水塘」,但係「九龍水塘」嘅食水存量係多過「河背水塘」好幾倍, ...
又唔係一定要打個大斜線深挖穿過水塘,何苦捨易取難呢?過咗石籬可以繼續沿高鐵東側挖,過咗九龍接收水塘先轉向東,咁沿路設通風樓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