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9097 發表於 2023-6-29 22:21

Ricky403 發表於 2023-6-29 19:41
咁樣叉開法係車廠選址問題
起咗咁長段路又無理由唔做埋嗰邊



其實唔係兩邊唔兩邊嘅問題
而係day 1就唔應該plan觀塘線喺調景嶺止步
同時將軍澳站上蓋樁柱封死去路

Let's say觀塘線直入康城or寶林
另一邊就將軍澳線過海
(黨鐵想賣康城,當然會prefer將線去康城,but唔係重點)
咁就可以避免依家叉開帶嚟嘅問題
(寶林單月台係惡化咗個問題)

依家黨鐵咩環境我答你唔到,因為我唔需要再坐
但COVID前上繁部份位置的確出現等多班車嘅情況
下繁坑口排上扶手梯嘅人流直頭係下班車到先啱啱清空人流
(A出口嗰邊仲要兩條扶手梯轉哂做上行)

再討論埋坑口多人揀鐵嘅原因...
都係嗰句,絕大部份嘅路線都係總站區
行車時間本身就相對長,再加上以前將隧塞車嘅情況
都將絕大部份嘅客都推哂去鐵

睇番將藍通車後,將隧塞車情況基本上消失嘅情況下
巴士公司喺坑口「部署」咗啲乜?
98B:定點隔60分鐘開兩班,彈性比鐵定102都輸到尾燈都見唔到
297:改直出,坑口客數係有升到
          (前提係以作嘅班次基本上冇將轉轉乘客咁滯,再加上紅土需求根本唔係高)
          當然寶林倒走哂咁滯,導致整體客量係冇升過/ 有微跌
91S:好聽叫做多咗3班車上將轉
          實際上就隔靴搔癢,對外出嘅居民冇乜用

不如又諗下寶林/ 康城作為頭站,基本上要有位唔難
但巴士市佔率會高過鐵/ 升得咁快?
難道坑口住嘅真係天生就特別鍾意坐鐵?


都係嗰句,坑口坐鐵嘅比例咁高
究竟係因為居民集體都盲目地鍾意坐
定係巴士配合唔到而推走哂畀competitors?
(798/ 290/ A29...都證明到只要行車時間吸引,居民都會揀巴士)

JX9097 發表於 2023-6-29 22:22

Ricky403 發表於 2023-6-29 19:45
龜鐵車站溫度通風目標set太低
只要25度就得,亦好似無明文寫出黎任何換氣量要求
喺嗰度坐呢個溫度就合適 ...

作為市民我唔會理會你點set
總之體驗就係焗+熱
依家喺黨鐵站入面隨時仲辛苦過企喺條街度等車

Ohm 發表於 2023-6-30 00:06

mckhgc 發表於 2023-6-29 22:03
- 大西北人不滿紅磡站無位坐,結果反而有人回流返260X

呢點唔係第一次聽,我又唔明,香港經過咁多次鐵 ...

"九龍兩個新站",我意思係去到2021年先至開嘅兩個站,即宋皇臺同土瓜灣。由於屯馬線走線問題,去九龍其他地區好多時都要轉車,而就算係直接競爭嘅5、11、28等等都仲有好多捧場客,唔似西港島線、南港島線等等客量大插水。

Ohm 發表於 2023-6-30 00:08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3-6-29 22:15
都未用盡班次,用盡28tph都算同地鐵差唔多。
何文田-紅磡-尖東呢段似乎係成條線嘅樽頸位,有時如果兩架車追得貼,往往要喺何文田站停好耐,等前面架車走咗,先至可以關門出發去紅磡站。我估呢個路段已經大大限制咗成條線嘅班次,唔能夠好似地鐵線車接車入站

1181174166 發表於 2023-6-30 00:37

leo_ku 發表於 2023-6-29 18:54
巴士班次減唔夠都係重要原因。

除咗74X取消之外唔見得減班有幫助

66702686 發表於 2023-6-30 06:54

Ohm 發表於 2023-6-30 00:06
"九龍兩個新站",我意思係去到2021年先至開嘅兩個站,即宋皇臺同土瓜灣。由於屯馬線走線問題,去九龍其他 ...

唔知係唔係自從發生左19社會事件之改變左市民乘搭交通既習慣?(冇再當港鐵係寶)

kay 發表於 2023-6-30 07:04

mckhgc 發表於 2023-6-29 22:03
- 大西北人不滿紅磡站無位坐,結果反而有人回流返260X

呢點唔係第一次聽,我又唔明,香港經過咁多次鐵 ...

咁同以前拉落南九龍比
依家講既係個站由紅磡搬左去烏溪沙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3-6-30 09:53

JX9097 發表於 2023-6-29 22:21
其實唔係兩邊唔兩邊嘅問題
而係day 1就唔應該plan觀塘線喺調景嶺止步
同時將軍澳站上蓋樁柱封死去路


坑口站上面有11、101M、109M、113同298系駁腳附近無鐵嘅區,而呢批客搭得去坑口都好少轉巴士。以清水灣道為例,要轉巴士一早去咗彩虹。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3-6-30 10:08

Ohm 發表於 2023-6-30 00:08
何文田-紅磡-尖東呢段似乎係成條線嘅樽頸位,有時如果兩架車追得貼,往往要喺何文田站停好耐,等前面架車 ...

照計就係獅子山同尖東都係28tph,所以成條線終極班次都係每個鐘比市區線少2-4班。觀乎龜龜買4-13抽車俾南延線,似乎佢想拖到新站開先算。

而且屯馬線好長,即使真係行天水圍-第一城短途車,佢行完一轉都過咗繁時,對舒緩樽頸壓力未必有幫助,仲令屯門同馬鞍山反對。

DIH 發表於 2023-6-30 10:11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3-6-30 10:13 編輯

Ohm 發表於 2023-6-30 00:08
何文田-紅磡-尖東呢段似乎係成條線嘅樽頸位,有時如果兩架車追得貼,往往要喺何文田站停好耐,等前面架車 ...
呢段太多波口、彎路、斜路,列車不斷加減速,整體上係低速通過;車站大上大落,距離又近,好容易塞車,再加上兩邊隧道中間露天,易受天氣影響,可以話集齊所有不利因素。

控制分界點好似係紅磡與何文田之間,西行係何文田等,東行就紅磡等。

而家紅磡舊月台通去屯馬條軌好似做緊工程,改良波口後希望有好轉,但出入停放處兩個波口就冇得搞。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兩鐵合拼後開通的新路線邊條做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