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ndriver
發表於 2024-8-13 14:45
ATENU135 發表於 2024-8-12 23:41
可能係將隧轉車站😂
寶康<>田園閣 以前新巴張豬紙係寫15分鐘直達
加埋以前新巴堆癲佬車手又冇將隧轉車站 行車暢順真係可以做到15分鐘
係就係取巧d 但真係做得到
JX9097
發表於 2024-8-13 15:45
cnquate 發表於 2024-8-13 13:58
如果用坑口出沙中比會唔會實際啲?
798 去新城市大約 35 分鐘
98A 去創紀之城大約 30 分鐘
將轉喺將軍澳嗎?退一步,你用茵怡(甚至乎寶康公園)都唔太合理
起碼要用新都城(欣景路)先叫正路
cnquate
發表於 2024-8-13 15:52
JX9097 發表於 2024-8-13 15:45
將轉喺將軍澳嗎?退一步,你用茵怡(甚至乎寶康公園)都唔太合理
起碼要用新都城(欣景路)先叫正路
...
798 坑口 去 新城市 大約 35 分鐘
98A 坑口 去 創紀之城 大約 30 分鐘
798 寶康公園 去 大老山隧道轉乘站 大約 15 分鐘
798 將隧轉乘站 去 大老山隧道轉乘站 大約 10 分鐘
清楚?
s3n370
發表於 2024-8-13 18:13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8-12 22:21
我寫到最後傻左,應該要去將南做九巴駁腳
90覆蓋嘅地方太少,97大D,而96最大。
90上到將隧轉到嘅車,將南嘅直車幾乎去哂,不如諗下點樣做多幾個直車獨市客。
同埋你諗住抽走坑口直出直去馬鞍山線,呢度嘅板友批准佐未呀?;P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8-13 18:44
s3n370 發表於 2024-8-13 18:13
90覆蓋嘅地方太少,97大D,而96最大。
90上到將隧轉到嘅車,將南嘅直車幾乎去哂,不如諗下點樣做多幾個 ...
其實老九一直缺將轉去調景嶺隻腳
同時缺去馬鞍山既腳,沙田有 798 唔使做石門咁窄
夾埋咪砌返一條線做大
坑口直出其實得 2 班車都唔會吼
violet
發表於 2024-8-13 21:09
JX9097 發表於 2024-8-12 01:19
15分鐘?
茵怡起計都好忟水
就算開線嗰時茵怡去沙市都要20分鐘,而家大部分車長都開得比以前慢,要25-30分鐘
同樣,290系都係愈嚟愈慢,疫情前已經做唔返當初半個鐘怡心園到葵芳廣場
violet
發表於 2024-8-13 21:15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10 17:50
跨公司係拆細咗個餅,兩條路又再拆細,無論目的地嘅多樣化同走線都受限制
唔係價錢/轉乘問題
不過同時間起橋亦令到296D多咗 Popcorn/將中客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14 18:38
s3n370 發表於 2024-8-13 00:45
轉車站可以擴大路線嘅客源,但係轉車客量上升,效率會下降。
直出可以提升效率但亦可能儲唔夠客。
開宗明義已講將軍澳地鐵覆蓋太高太闊係最致命傷
旨在在有限空間去想像
轉車站效率問題,就算大規模到以屯轉為例,非繁忙時間甚少要塞出入埋站,所花額外時間極短,好處遠高於壞處
至於繁忙時間效率低相當明顯,理應提升飛轉車站路線比例,例如58X及一眾東九特別線
九公屯公路線繁忙時間飛轉車站比例實在太低
一來要keep住新界段(特別係碼頭同下路)同過海市區車海(過海線960/1系)密轉密去浸死對家
二來長途線停轉車站線繁忙時間乘客「肯企率」明顯比一程過直車高得多,零或低成本打爆架車呢啲九公落此不彼
至於將轉要距離因停轉車站明顯減低效率亦有相當大距離,至少喺現時兩公司兩隧下見唔到會存在
轉車站有機會影響效率但亦可以有其他措施將影響減到好低
問題只係有冇其他因素影響設唔設計同執唔執行相關措施
s3n370
發表於 2024-8-15 07:35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14 10:38
開宗明義已講將軍澳地鐵覆蓋太高太闊係最致命傷
旨在在有限空間去想像
將轉大部分路線都係未有轉車站前已有,一程過唔駛轉嘅客居多。
唔計既有路線執位而成嘅新線,新線咪得工業邨開上去果兩條,另加清水灣早繁線。
對應屯轉咪就係252,用最低成本嘅方法幫補下將軍澳出市區嘅巴士線。
當年S1 R8算係兩巴合作嘅產物,唔見得兩巴各有地盤,有利的話唔可以合作。
不過既然一程過係最合適嘅做法,咁合作嘅意義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