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4156 發表於 2025-2-13 19:28

客量少12%,但班次減咗多過12%

kay 發表於 2025-2-13 19:32

WN4156 發表於 2025-2-13 19:28
客量少12%,但班次減咗多過12%

因為成本唔係constant
而且係可以計到年年升
但由2020到2024年
客量變成橫行都係事實

以前個套邏輯已經行唔通

又好似香港島唔過海客
唔好話迫人搭鐵
數據反映巴士電車鐵路客量都係集體下跌

cx838 發表於 2025-2-13 20:10

AngusTsung 發表於 2025-2-13 17:27
你叫巴士公司承擔咪即係佢地又再申請加價叫返啲乘客比埋

呢個就係要政府把關囉。根本巴士一年加4-5%已經是最高可接受範圍。至於2元,只因為政府弱勢,搞佢唔掂者。用法例限一年加幅不可以超過4.5-5%,同時適用於港鐵和巴士。長車短坐個班2元客,有疏車的平車架,慢慢等。有長車短坐者,下車拍卡自動扣全費,唔拍都唔緊要,2小時後自動扣咪得囉。咁2元個波係巴士公司度,又可以解決2元濫用的問題。


仲有一個賺錢方式,政府放權比巴士司機,站長,地鐵職員,對使用手機外放聲音者,巴士和非指定地鐵線,定額5000,要即場掃碼/銀行咭支付。沒錢者,送去警署,附加費5000。屯馬線就10000,東鐵線20000。巴士公司可以在罰款中抽佣10%,其中一半給捉人的員工。政府又有收入,巴士/地鐵都有收音,也還全港市民耳根清靜,多好啊

miklcct 發表於 2025-2-13 21:35

kay 發表於 2025-2-13 19:27
呢個世界唔係樣樣野都可以應變

反而係大家要接受現實


咁點解會少人搭交通工具?

tommy14D 發表於 2025-2-13 21:43

其實港鐵載客量有冇升返18年水平?

tunghang 發表於 2025-2-13 21:49

miklcct 發表於 2025-2-13 21:35
咁點解會少人搭交通工具?

唔止係少人搭交通工具,直頭係少人出街

James116 發表於 2025-2-13 22:41

本帖最後由 James116 於 2025-2-13 22:44 編輯

del

kay 發表於 2025-2-13 22:52

tommy14D 發表於 2025-2-13 21:43
其實港鐵載客量有冇升返18年水平?

用2023年比沒有
一年計少左1.18億客
(唔計機場快線同輕鐵)

2024年計或者可以追平2019

JX9097 發表於 2025-2-13 22:54

miklcct 發表於 2025-2-13 21:35
咁點解會少人搭交通工具?

以前有夜生活
一日可能搭三程車
返工、放工去玩、玩完返屋企
依家得番返工、返屋企

以前有好多朋友約,出街次數多
依家移哂居,交通工具由巴士變空中巴士
同埋以前$2比例冇咁高(人口結構改變)

TYChow 發表於 2025-2-13 23:14

本帖最後由 TYChow 於 2025-2-13 23:24 編輯

最簡單嘅做法係長者搭車過海收$4,去減少政府補貼金額。(最明顯唔合理嘅例子係慈雲山去土瓜灣居然走去搭116,政府要補多咗幾多水?)

而政府亦都應該要求九巴開返多啲新界區中短途「流水線」,避免正價乘客因為短途線太疏車而被迫搭長途線。(好多年之前嘅早上繁忙時間出九龍方向,182嘅九巴時段,81C嘅班次會比較少)

(以前新界北區要求開過海線就難過登天,仲要逐班373A同九巴計數?九巴唔肯就惟有教人搭270A轉103,去代替373A / 978?但係城巴插手373B / 678之後,九巴就狂開過海隧道線673、934、936、978?)

如果九巴仲係開太多長途特快線,但未能有效服務中短途流水客,仲要不時「欠人收車」,運輸署就應該喺2027年九巴續牌嘅時候縮減九巴嘅登記巴士數目,平衡兩大巴士集團嘅車隊規模比例仲好啦!

人哋城巴值得加價,除咗係追通脹之外,亦都擺咗好多錢落IT,「載空國際」有無呀?日日俾人鬧「科技最劣」!

觀塘個新商場仲係好多吉舖,點解呀?大股東又無視沙田區積怨,如果唔係點解會有「714事件」呀?

只係以往念在巴士公司工友交情先至無咁大力批評巴士公司㗎喳!但係點解巴士公司而家就怕咗班「沙田區巴士迷」呀?

如果成日攪到「轉乘就係咁淒慘,嘥錢嘥力嘥時間」,「咁我倒不如罷搭」之外,係咁咪要反對九巴、龍運續牌先安樂?仲要交返源順圍巴士廠出嚟,好唔好呀?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九巴:$2福利應由政府承擔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