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MFHK
發表於 2025-6-12 14:42
本帖最後由 Man@MFHK 於 2025-6-12 14:44 編輯
HV7025 發表於 2025-6-10 18:21
馬灣嗰幾架我都搭過一次,力水就唔差,但坐感有種說不出的怪,唔係太舒服
然後喺英國搭啲舊咗嘅Streetdec ...
我覺得馬灣批W記避震似VDL,都算舒服嘅。
力水就更加無問題,當然唔好同E400新車落地嗰陣比。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2 16:25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25-6-12 16:27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25-6-12 14:39
行電摩打都可以走去整尾驅三擔車,真係唔荒唔復古喇!
電摩打點都細台過燃油engine,主要係差舊電要整幾大——趨勢係越整越細+密度越來越高。
所以電巴嘅後懸係會越來越短,去平衡負重兼擴展車廂載客空間。
話說最早入倫敦嘅BYD K8SR雙層電巴,就係呢種“短後懸”設計;
而香港嘅BED係“電量先決”(尤其要放大部冷氣機),於是用返三軸中驅,犧牲尾軸空間劃曬做電池艙。
事實又證明BED策略正確:睇返AED個籠確實夠曬靚,但衰快無電,九巴唔滿意。
但又未至於完全無運行——港鐵Z頭行K線都幾合何車:lol
輪到呢部Wright相信係想用返K8SR嘅“短後懸”form factor;
但係就變咗中間太長負重頂唔順,結果加返中軸,變返“復古三軸尾驅”;P
Illo
發表於 2025-6-12 18:53
HV7025 發表於 2025-6-10 14:28
當年訂50架時 W6S1好似連牌都未出,試都未試就買大貨,主因應該係ADL無研發港版歐六E400MMC(新城MTR嶼巴 ...
依家堆綠蛋( 換咗啡櫈嗰堆) 後排位唔知點解震到好似mmc咁,仲要好大陣機油味
Illo
發表於 2025-6-12 18:59
B養的肯出巨無霸長度版本,紅巴咪唔使嘥時間人力去調整個堆AED
kei_hk
發表於 2025-6-12 19:21
Illo 發表於 2025-6-12 18:59
B養的肯出巨無霸長度版本,紅巴咪唔使嘥時間人力去調整個堆AED
除非政府肯開綠燈,放寬車重限制。
否則,短期內有12.8米雙層空調巴士,可以講機會近乎0。
051039
發表於 2025-6-12 20:10
kei_hk 發表於 2025-6-12 19:21
除非政府肯開綠燈,放寬車重限制。
否則,短期內有12.8米雙層空調巴士,可以講機會近乎0。
...
賣北美嘅電雙層用到315/80R22.5軚,如果香港都用到咁大條軚唔知運吉會批幾多噸呢;P
kei_hk
發表於 2025-6-12 21:33
051039 發表於 2025-6-12 20:10
賣北美嘅電雙層用到315/80R22.5軚,如果香港都用到咁大條軚唔知運吉會批幾多噸呢
...
根本重點唔係用什麼車軚﹐而係車軸數量。:L
如果車軚係處理到一部車最高的負重(以發牌條例)﹐就唔會多年來都沒有2軸冷氣雙層車。
唔係政府開綠燈﹐都唔會有E400這一類2軸雙層冷氣車出現。
除非12.8米車要用到4軸﹐但到時唔知政府及巴士公司的取態如何了...
TR1614
發表於 2025-6-12 21:49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2 16:25
電摩打點都細台過燃油engine,主要係差舊電要整幾大——趨勢係越整越細+密度越來越高。
所以電巴嘅後懸係 ...
據網上啲圖,二軸electroliner摩打駁去尾軸右側,所以三軸版如果唔想大執底盤佈局唯有照用尾軸做驅動軸。道理可能同新加坡三門ADL/中通/宇通一樣,如果要做到中驅+用zf驅動軸,尾牙要放左側先ok
西記West
發表於 2025-6-12 22:23
本帖最後由 西記West 於 2025-6-14 17:30 編輯
TR1614 發表於 2025-6-12 21:49
據網上啲圖,二軸electroliner摩打駁去尾軸右側,所以三軸版如果唔想大執底盤佈局唯有照用尾軸做驅動軸。 ...
無咁好彎其實問題唔大
只係中軸固定擔
電池又重一截
中軸條呔損耗好大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3 09:20
西記West 發表於 2025-6-12 22:23
無咁好彎其實問題唔大
低係中軸固定擔
玩車又重一截
有無機會做返老Olympian(冷蘭/豪)嘅中軸隨動轉向?
不過之後豬扒為咗低地台中軸變固定擔,並延續到B9,至今差唔多30年都好似無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