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39 發表於 2025-6-13 09:50

kei_hk 發表於 2025-6-12 21:33
根本重點唔係用什麼車軚﹐而係車軸數量。

如果車軚係處理到一部車最高的負重(以發牌條例)﹐就唔會多年 ...

咁又唔人地13米用4擔?11米用3擔?加多條擔咪仲少啲位載人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3 11:06

Illo 發表於 2025-6-12 18:59
B養的肯出巨無霸長度版本,紅巴咪唔使嘥時間人力去調整個堆AED

12.8米相比12米嘅最大優勢,主要係更多凳坐,更適合跑公路長途(例如U廠各條X線和西隧過海線)
而家BED嘅襟跑已經得到充分驗證(一度攞去跑62X,也有上掛170、900等里程較長的過海線)
以此基礎開發BEX(12.8米雙層電巴,可能叫B13D)其實不在話下。
有需要的話,反正ADL同BYD都係老拍檔,咪用返以前砌E200EV/E400EV嘅模式,BYD出陣+ADL出殼咯:lol

kei_hk 發表於 2025-6-13 12:03

051039 發表於 2025-6-13 09:50
咁又唔人地13米用4擔?11米用3擔?加多條擔咪仲少啲位載人

你唔係覺得現時情況﹐真係會有長過12米的雙層冷氣電動巴出現呀?:L

除非12.8米車要用到4軸﹐但到時唔知政府及巴士公司的取態如何了... 這句已經講了﹐答案了。



051039 發表於 2025-6-13 14:36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3 11:06
12.8米相比12米嘅最大優勢,主要係更多凳坐,更適合跑公路長途(例如U廠各條X線和西隧過海線)
而家BED嘅 ...

明顯係兩家都想自己獨食先冇再合作

西記West 發表於 2025-6-13 20:15

kei_hk 發表於 2025-6-12 19:21
除非政府肯開綠燈,放寬車重限制。
否則,短期內有12.8米雙層空調巴士,可以講機會近乎0。
...

26噸都唔夠用
每擔總重都唔加得幾多

西記West 發表於 2025-6-13 20:17

051039 發表於 2025-6-13 09:50
咁又唔人地13米用4擔?11米用3擔?加多條擔咪仲少啲位載人

13米內用4膽好哂位得不償失

Illo 發表於 2025-6-13 22:12

hellomato 發表於 2025-6-13 11:06
12.8米相比12米嘅最大優勢,主要係更多凳坐,更適合跑公路長途(例如U廠各條X線和西隧過海線)
而家BED嘅 ...

依家公路長途要嘅係幫紅巴慳油同性能比較好嘅車(b8l),已經唔係載客量問題, 所以電巴無論出咩長度都好都係會放落市區先,B同A品牌最多都係電池技術合作,分工就無乜可能

AVCBWU469 發表於 2025-6-14 00:09

kei_hk 發表於 2025-6-13 12:03
你唔係覺得現時情況﹐真係會有長過12米的雙層冷氣電動巴出現呀?

這句已經講了﹐答案了。


New Zealand 個堆中車電巴:

kei_hk 發表於 2025-6-14 10:14

AVCBWU469 發表於 2025-6-14 00:09
New Zealand 個堆中車電巴:

講香港的情況﹐你用外地情況來講﹐有什麼作用?

szeto993 發表於 2025-6-14 15:42

AVCBWU469 發表於 2025-6-14 00:09
New Zealand 個堆中車電巴:

https://atmetro.fandom.com/wiki/CRRC_eD12_MAX
中車雙層唔係12米咩?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網上流傳新Wright車身九巴規格3軸雙層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