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un 發表於 2008-7-30 15:07

原帖由 dcyw 於 2008-7-25 22: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更正:那是文咸東街。

文咸東街(安榮大廈外的一段)其實頗繁忙,路面亦不是很闊,不大適宜作
為總站。

另外,禧利街(往干諾道中方向)只能直駛往干諾道中(往西隧及中環方向
均可)。


原帖由 nwfb1601 於 2008-7-27 08: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0個段文咸東街根本由日到夜
都係咁塞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d.gif

而家要擺多部巴士0係度做總
站盞整死成個上環。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d.gif


Hello dcyw 和 nwfb1601:

多謝你們的提醒 :),其實小弟於未建議路線之前也很想於實地視察環境,很可惜我現時居住於多倫多,無法實地視察。不過於 Internet 的年代,即使於地球的另一邊的我已經善用以下的網站來了解更多關於香港的道路:

運輸署(交通情況快拍):http://traffic.td.gov.hk/SwitchCenter.do
Google Map(上環內區的衛星地圖):http://maps.google.com/maps?hl=en&ie=UTF8&ll=22.285865,114.152289&spn=0.002239,0.003433&t=h&z=18

運輸署網站當然可以看到上環的交通情況,但指的只不過是干諾道中近信德中心,並無文咸東街的交通情況快相。至於 Google Map,它的確清楚地指出每條道路的行駛方向,當然有助策劃/重組路線,但轉左轉右限制又如何呢?本人有個很特別的經歷。

小弟以前於鰂魚涌長大,住在 116 巴士總站和太古站 B 出口之間的地方,發現英皇道東行雖然不准右轉入基利路,但專利巴士就例外,給我的印象就是巴士可以豁免轉左轉右限制。雖然Google Map 無標明某個路口可唔可以轉左/右,不過可以用一些極短程的車程來作試驗,例如由禧利街(近文咸東街,但 Google Map 錯誤地叫文咸西街 :()往德輔道中東行近永安中心,就發現建議路線是於德輔道中轉右,但這個結果有別於禧利街北行只能直駛往干諾道中,不知是不是Google Map 的錯呢?不過,由英皇道東行(近惠安苑)往基利路,Google Map 就識得叫司機兜圈,因英皇道入基利路的限制。

在香港居住的時候,當然我也去過上環,但限於德輔道中以北那一帶,小弟極少深入上環內區,再加上 Google Map 的上環內區衛星圖片也看不清楚文咸東街的交通情況,本人對該帶的環境/交通情況自然缺乏認識,對此感到抱歉。不過有你們的回應,就能改良我的建議,籍此增加成功執行的機會 :victory:。

關於 101 的縮短計劃,相信最可行的方案是把港島的總站移至港澳碼頭,尤其自從將軍澳線通車後,所有將軍澳區的過海巴士已撤出港澳碼頭,應有空間容納 101。雖然 101 將不再駛經大道中,但就算由港澳碼頭總站步行至荷李活道(近樂古道)也只不過是十分鐘左右,應該可以接受。

當時機成熟時,本人的建議便會反映給運輸署、區議會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等 :call:。

希望建議最終能獲得通過,cheers :lol!

Ka-Lun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7-30 11:02 編輯 ]

Ka-Lun 發表於 2008-8-10 00:03

原帖由 dcyw 於 2008-7-27 06: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醫院內的通道我想不大適合有太多車輛行經吧,終究噪音和空氣污染
兩者都會影響通道旁的病房,而且醫院內通道是限制以低速行車的,就算路
面容許巴士行走也會延長行車時間。


當初設計 903(即 103 分拆出來的港大繁時特別班次,但最終建議用紅小代替)和 913 路線時經伊利沙伯醫院內通道的目的是想避開加士居道的塞車,特別是紅隧的車龍。但因醫院內通道之嚴格的交通和車速限制,令到一般情況下 913 應用加士居道會較省時,除非加士居道交通癱瘓的非常時期才改用伊利沙伯醫院內通道。

dcyw 發表於 2008-8-10 20:12

原帖由 Ka-Lun 於 2008-8-10 00: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初設計 903(即 103 分拆出來的港大繁時特別班次,但最終建議用紅小代替)和 913 路線時經伊利沙伯醫院內通道的目的是想避開加士居道的塞車,特別是紅隧的車龍。但因醫院內通道之嚴格的交通和車速限制,令到一般情況下 913 ...

就算是非常時期,伊利沙伯醫院內的通道也不宜有
巴士行走。

Ka-Lun 發表於 2008-8-15 06:11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8-7-24 00: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901同101都睇得出有客support到
但係913同113就不敢認同

無錯,行西隧的確係可以減低行車時間
但係113喺西區係唔夠客support
若果閣下去港澳碼頭睇睇,就會見得到
而且行西隧會大幅增加開支(隧道費)
所以睇唔出113有分拆需要


我也同意 913同113 於西區的需求比 901同101 遜色,所以分拆 113 的模式與分拆 101 的不同,例如 113 只限繁忙時間分拆,和/或 913 車隊只用單層巴士等。

儘管我身在多倫多,無法於港澳碼頭看 113 的客量。不過根據運輸署對西環為總站的紅隧車之回應,他們通常都話有八成乘客是於灣仔至上環一帶上落,即仍有兩成是西區客。現時 113 於繁時的班次是 6 - 8 分鐘一班,而且是於紅隧頂閘的十二米大巴士,以最保守的情況(即 913 的客源只來自現有 113 的西區客,但無吸引其它公交客改乘 913)來估計,913 於繁時的班次只要是 30 - 40 分鐘一班就能應付需求,但這還未考慮到 113 同 913 用車的分別,若果 913 用單層巴士,它於繁時的班次就可加密至大約 20 分鐘一班而出現頂閘情況,不過這是最保守估計,實際的情況是:

原帖由 cong 於 2008-7-8 07: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13 最少都慢 111 三個字入隧道,而且仲要收貴D,等於送客俾港鐵;...


首先,101 同 111 都是經灣仔道入紅隧,所以 113 最少都慢 101 三個字入隧道,令到西區客願意坐 101 多過113。另外,113 只是於西區上車的過海費會貴過 111,所以 cong 所暗示的是送 113 的西區客俾港鐵,例如「西環←→黃大仙/鑽石山」本來可以乘 113 直達,但因 113 比其它中西區開的紅隧線更慢,變了他們寧願轉車用其它公交路線以節省時間,例如:

西環←→巴士、電車或小巴←→中上環←→港鐵←→黃大仙/鑽石山;或
西環←→小巴、904 或 905 ←→旺角←→港鐵←→黃大仙/鑽石山。

若 913 開辦,除了現有的 113 西區客外,以上兩種的港鐵客也會是 913 的新客源,即 913 就能搶回初時 113 送給港鐵的客,令 913 於繁時的班次可增至約 10 分鐘一班單層車來保持頂閘狀態。所以如果對 113 的分拆有保留,可以先只於繁時開辦 913 和 113P,非繁時打回原形至 113。若分拆效果理想,才把 113 全日分拆。

(二之一)

Ka-Lun 發表於 2008-8-15 06:14

接上

如果純粹以地理因素考慮,107P 和 973 也應該要分拆,因「紅磡←→數碼港」是經西隧的路程最短,而「九龍鐵路站←→赤柱」是經紅隧的路程最短。不過 107P 的班次已經相當少,一旦分拆就會令上下班時間更缺乏彈性。現時坐 973 往返尖沙咀←→淺水灣/赤柱的乘客大多是遊客,就算分拆出一條叫 173 隧巴「九龍鐵路站←→赤柱」,雖然會以較直接的路線來吸引淺水灣和赤柱的居民搭該線往返尖沙咀,但淺水灣和赤柱的人口不多,額外客源有限,所以一旦 973 分拆只會令 973 同 173 班次疏上加疏,到時額外的等車時間仲會耐過現時因赤柱兜大圈去尖沙咀的額外行車時間。所以 107P 和 973 最好維持原狀。

當然隧道費是會影響巴士公司開支,但並不是唯一因素。以現今油價高企的情況下,選一條省油的路線變得更重要。有兩種情況是最耗油,一是交通擠塞的情況下,因經常要停→加油→停→加油→…,二是行車太快(>100 km/hr),因要應付巨大的風阻,不過巴士唔會行得咁快,所以唯一增加巴士耗油的開支就是行走擠塞的道路。另外,交通擠塞也會拉長行車時間,令到要派更多巴士才能保持某一個班次水平。雖然我都同意西隧的收費貴得好離譜,但紅隧的擠塞也要令巴士公司要動用較多的巴士來維持同一班次,而每架巴士行走每公里也因塞車而消耗更多油,所以巴士經過塞車黑點一樣會增加運作成本。但因西隧的巴士隧道費實在同紅隧的差得太遠,就算計埋因紅隧擠塞的額外開支,相信改經西隧仍然會增加成本,但行西隧也會因減低行車時間而吸納來自其他公交(如港鐵)的客源,收入藉此增加,所以(繁時)分拆 113 成 913 和 113(P) 其實是取笨有精。

其實新巴絕大部分的南區線都是蝕得很淒涼,唯一能一枝獨秀賺大錢的新巴南區線竟然是行經西隧的 970!所以路線有無盈利除了看隧道費外,也要看交通情況,和最重要的是載客率。970 的載客率因遠超其它新巴南區線,所以 970 的收益能 much more than compensate 昂貴的西隧。雖然我對 913 非繁時的客量仍然有保留,但之前我已證明 913 於繁時以合理的班次出單層車亦一樣會頂閘的,情況可能仲好過現時的 971,所以繁時應值得分拆 113。話時話,有無人知道 971 是賺錢還是蝕本路線?

受西隧昂貴隧道費影響最嚴竣的當然是西隧通宵路線。所以講了巴士線分拆後,我也開了另一個主題講通宵路線合併,甚至改道,詳情請看: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318864&extra=page%3D1&frombbs=1

(二之二)

Ka-Lun 發表於 2008-8-15 12:33

原帖由 dcyw 於 2008-8-10 07: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就算是非常時期,伊利沙伯醫院內的通道也不宜有
巴士行走。

請參閱帖子 21#(即以下連結的第一個帖子),請特別留意灰色和橙色字: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307173&extra=&page=3

謝謝!

leeallen 發表於 2008-8-16 04:29

原帖由 請勿下車 於 2008-7-25 19: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知算唔算離題
我非繁時搭紅頂出西環
試過等客等足九個字都唔開車
901衹行繁時行不行?

我都試過, 星期六 十點幾係觀塘等左半個鐘至有車, 一路等下行下, 過西隧得六個客
有時夜晚荷蘭街返觀塘都要等好耐

HG6729 發表於 2008-8-16 20:09

原帖由 leeallen 於 2008-8-16 04: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都試過, 星期六 十點幾係觀塘等左半個鐘至有車, 一路等下行下, 過西隧得六個客
有時夜晚荷蘭街返觀塘都要等好耐

日間非繁時都係搭番舊隧紅小吧啦
試想下,,佢地部部車都有裝機的,,舊隧係唔係塞,,一定知道。
日間非繁時,行舊隧=正常通道暢通
                   行西隧=正常通道有時/香港島有問題

晚上10點幾,如果仲係行西隧的,,lee兄應該搭番101,因為九龍沿途唔會太多人上,,而且,搭101 又唔會耐好多,又平d
晚上觀西線,行舊隧係會多客d,唔洗等咁耐的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08-8-18 19:32

麻煩推 101 上路比較好 :loveliness:

用 111(及 104 等紅隧線) , 601(P), 619(P) , 641 全日化 , 901 全日線
將 101 完整分解 :D

leeallen 發表於 2008-8-19 03:37

回復 38# 的帖子

講漏左, 星期六 十點幾係指早上

紅隧紅小都搭過, 不過同101差唔多, d人大多去灣仔中環

所以開901真係有可能唔夠客

[ 本帖最後由 leeallen 於 2008-8-19 03:42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101 重組計劃 (修改原有 901 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