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葵交通改善方案~歡迎評論
東北葵交通改善方案(包括安蔭、石蔭、石梨、梨木樹、象山及石圍角)﹕往荃灣篇﹕
由於現時整個東北葵往來荃灣路線多達四條巴士線,導致客量極不平均,故提出修訂。
路線第31線﹕荃灣區總站廷長至荃威花園,以取代路線30的服務,原有荃灣西站服務,改由86小巴取代。
31﹕荃威花園至石梨(循環線)
收費﹕$3.7
班次﹕約10-12分鐘一班
(30線車隊將加入本線,全線雙層行車)
車站名稱﹕
1.荃威花園巴士總站
2.荃景圍街市
3.荃灣中心
4.美環街
5.大涌道福來村
6.滿樂大廈
7.戴麟趾夫人診所
8.寶石大廈
9.大窩口工廠大廈
10.荃富街公園
11.大窩口鐵路站
(可轉乘265M、269M線,兩程合計$5,現金不設優惠)
12.國瑞路公園
13.屏麗徑
14.石英徑
15.嘉翠園
16.石梨村石安樓
17.石梨商場
18.大隴街
19.石宜路
20.藍田街
21.昌榮路
22.健全街
23.大窩口鐵路站
(可從265M、269M線轉乘本線,第二程免費及享有成人八達通$4.1回贈,現金不設優惠)
24.眾安街
25.建明街
26.福來村永康樓
27.美環街
28.荃景花園
29.荃灣中心
30.聖母領報堂
31.荃灣港安醫院
32.荃威花園巴士總站
-----------------------------------------------------------------------------------------------------
235﹕安蔭至荃灣(循環線)
維持不變,另加設荃灣西站特別車以補償乘客
荃灣西站特別車開出時間﹕
18:10/18:25(由43M及43A負責)
由荃灣西站開出,行經沙咀道,跟235主線上落客
-----------------------------------------------------------------------------------------------------
36﹕荃灣西站至梨木樹(循環線)
按原有路線行駛至梨木樹後,按32路線行走至石圍角,經蕙荃路及城門道落青山公路荃灣段
班次﹕10-15分鐘一班
收費﹕$3.7
(32B車輛將半數加入本線,其餘加入新線36A)
車站名稱﹕
1.荃灣西站巴士總站
2.戴麟趾夫人診所
3.咸田街
4.大窩口工廠大廈
5.荃富街公園
6.大窩口鐵路站
7.國瑞路河背村
8.國瑞路公園
9.昌榮路
10.和宜合道運動場
11.石圍角新村
12.梨木樹巴士總站
13.可風中學
14.象山村東路
15.三棟屋村
16.海霸村
17.石圍角村
18.蕙荃體育館
19.眾安街
20.大河道
21.荃灣西站
原梨木樹往荃灣西站方向之乘客,可改乘31或48X線
-----------------------------------------------------------------------------------------------------
32B﹕荃灣西站至象山村(循環線)取消
~~~~~~~~~~~~~~~~~~~~~~~~~~~~~~~~~~~~~~~~~~~~~~~~~~~~~~~~~~~~~~~
往葵芳篇
現時東北葵有四條路線往返葵芳地鐵站,路線亦有不少重疊,故提出修訂,善用資源
31M及235M,於繁忙時間抽出特別車行走下列地點﹕
31M﹕葵芳鐵路站至石梨大隴街總站(循環線)
235M﹕葵芳鐵路站至北葵涌街市(循環線)
中途不停站上落,只限上落於兩邊總站,收費不變,行走路線更改如下﹕
按原有路線至葵涌道後,上昌榮路天橋後返回本線至石梨大隴街總站/北葵涌街市。
開出時間(31M及235M)﹕
18:10/18:30/18:45(原有車隊提供服務)
班次及車費不變
36M﹕班次及車費不變
---------------------------------------------------------------------------------------------------------------------------
32M路線更改如下﹕
32M﹕繁忙時間維持約12-1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一律為20分鐘一班,路線更改如下﹕
跟36M到梨木樹後,繞經象山村東路,停三棟屋村、海霸村及石圍角,後經蕙荃路、城門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葵涌道往葵芳鐵路站
32M﹕葵芳鐵路站至石圍角(循環線)
沿線車站﹕
1.葵芳鐵路站巴士總站
2.葵芳商場
3.光輝圍
4.昌榮路
5.和宜合道運動場
6.石圍角新村
7.梨木樹村
8.可風中學
9.象山村東路
10.三棟屋村
11.海霸村
12.石圍角村
13.蕙荃體育館
14.大窩口鐵路站
15.國瑞路公園
16.葵俊苑
17.新葵興花園
18.葵芳村
19.葵涌廣場
20.新都會廣場
21.葵青劇院
22.葵芳鐵路站巴士總站 對梨木樹、象山同石圍角人黎講只會增加佢地既行車時間,得不償失,而且36M好多人搭的 其實東北葵涌已可明確分為兩區,以往葵芳及荃灣的路線
來說,安蔭、石蔭及石籬是一方,梨木樹是另一方,根本
不能混為一談,故在各篇開首的敘述說東北葵涌有四線往
返荃灣、葵芳不可成立呢。
雖然31在荃灣西站的客量不算多,但以專線小巴86現有的
服務計算並未能滿足兩線的總客量,繁忙時間及假日的情
況更甚。
而且30現時是有採用單層巴士的,而你的建議是把同等數
量的雙層巴士調往31提供服務,那麼非原30服務的雙層巴
士會從何處調來呢?
另外,繁忙時間往和宜合道方向不時出現擠塞,只會加重
路面負荷及或會導致脫班情況比現在嚴重。
235的特別班次不予置評,因為在荃灣西站的作用不大,
倒是輔助沙咀道起返回安蔭的服務。
新線36A是甚麼?哪麼現存的36A會如何處理?
另外,梨木樹乘客如何選乘31呢?
31M及235M的特別班次亦作用不大,但從原線抽調車輛
行走會影響原線的班次,沿線車站上落的乘客會感不便,
同時影響從城隧線轉來的乘客,因為在傍晚繁忙時間。
現有轉乘的乘客已不時在昌榮路及梨木道分站出現登車
困難的情況。
32M沿線情況不熟悉,故不予置評。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8-8-7 19: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對梨木樹、象山同石圍角人黎講只會增加佢地既行車時間,得不償失,而且36M好多人搭的
36M不變wo:o :o
原帖由 dcyw 於 2008-8-7 19: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東北葵涌已可明確分為兩區,以往葵芳及荃灣的路線
來說,安蔭、石蔭及石籬是一方,梨木樹是另一方,根本
不能混為一談,故在各篇開首的敘述說東北葵涌有四線往
返荃灣、葵芳不可成立呢。
雖然31在荃灣西站的客量不算多,但 ...
第一﹕東北葵涌只屬對該地之簡稱,從宏觀角度修改巴士路線。
第二﹕31線以荃灣西鐵作總站,只是放車用途,絕少西鐵站乘客上車,甚至繁忙時間亦只有小貓三數隻,故本人認為86小巴足夠應付有餘,而且小巴更靈活調動班次。
第三﹕30路線有單雙層行走,一旦合併後,原30之單層車輛會改為雙層連原本30線的雙層巴士加入31線,再加上原有31車隊
第四﹕和宜合道的擠塞非一兩天可解決之事,但改行新路絕對比行舊路往荃灣更快捷方便,亦有加提升客量
第五﹕您與本人之想法不謀而合,因傍晚荃灣往安蔭方向時有塞車,故作此建議
第六﹕新線36A,本人建議是一條往返東九龍之路線,但因行經街道尚有調整之處,故暫時未能提出。(新36A會容後討論)
第七﹕改道後,梨木樹往荃灣須繞經象、石兩地,但免卻再經國瑞路之苦,更可直達原有路線無法覆蓋之地方。
即(和宜合道運動場的乘客、石圍角新村的乘客)可乘新36線往荃灣或48X往荃灣。昌榮路之乘客可改乘31往荃灣
第八﹕據本人繁忙時間之觀察,兩線分別最多人下車(除總站外),便是這兩站,故集中這批乘客上同一部車,令其他車廂有更有空位,從而令中途站之乘客可上車。
[ 本帖最後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46 編輯 ]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二﹕31線以荃灣西鐵作總站,只是放車用途,絕少西鐵站乘客上車,甚至繁忙時間亦只有小貓三數隻,故本人認為86小巴足夠應付有餘,而且小巴更靈活調動
係真唔係呀, 非繁時 31 係西站都可以有十幾人搭 ......
綠小 86 繁時係運輸大樓已經滿座, 連大會堂既客都顧唔掂, 仲點食 31 原有既客 ?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東北葵涌只屬對該地之簡稱,從宏觀角度修改巴士路線。
只是因為你說四線的客量的極不平均,但在我心目中雖說是東北
葵涌,卻應該分成兩組處理,故才有此意見。
純粹文字理解上的誤會,請勿見怪。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二﹕31線以荃灣西鐵作總站,只是放車用途,絕少西鐵站乘客上車,甚至繁忙時間亦只有小貓三數隻,故本人認為86小巴足夠應付有餘,而且小巴更靈活調動班次。
但因為繁忙時間和假日(以假日情況較嚴重)在圓墩圍是有不少
乘客等候往石籬方向的86,我也曾有多次需等候第二輛才能順利
登車,而且未見同一營辦商能夠從80、83A、86M等路線抽調車
輛到86提供服務,故才對你的建議有疑問。其實未遷往荃灣西站
前,31是有不少乘客在荃灣碼頭候車的,可見是前往荃灣西站稍
為不便而導致現在頗少乘客在荃灣西站候車。
題外話:打從荃新天地開放後,我已改為從荃灣廣場經行人天橋
穿越荃新天地到沙咀道等候31了,因為比以往的步程方便和舒適
點,亦比步往荃灣西站好。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三﹕30路線有單雙層行走,一旦合併後,原30之單層車輛會改為雙層連原本30線的雙層巴士加入31線,再加上原有31車隊
其實我明白你的建議是現在30的單層巴士,轉為雙層巴士並調往
31,而我的疑問正是額外的雙層巴士(即單層巴士轉雙層巴士的
數量)會從哪裡(其他路線?後備?)調動過來。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四﹕和宜合道的擠塞非一兩天可解決之事,但改行新路絕對比行舊路往荃灣更快捷方便,亦有加提升客量
不計荃灣一段改經青山公路(千色CitiStore一段),改經和宜合
道(大隴街至梨木道一段)並不會比現在31採用的行車路線來得
快,以兩邊也是路面情況正常來說,不少於75%機會是相若的,
差別只在於「順燈」與否和上落客多少而已。例如約0640-0645
同時到達石排街(近石籬邨石佳樓)的31與31M,通常是一前一
後的駛至昌榮路交界。當繁忙時間,和宜合道繁忙的時候,在石
排街相遇的31與31M,31可以從梨木道轉往和宜合道,但那輛
31M卻可能連藍田街分站也未到。(其實更壞的情況也有出現)
你的建議固然或會為31帶來新的客源以彌補不經安蔭和石蔭東的
所流失的客源,但實際問題是和宜合道的情況不甚適宜有再多的
交通流量了。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五﹕您與本人之想法不謀而合,因傍晚荃灣往安蔭方向時有塞車,故作此建議
其實235返回安蔭時的脫班整天也在發生,不只在傍晚繁忙時間
才出現。雖然安蔭的乘客不大喜歡選乘31回安蔭(其實時間是相
去不遠的),在沒有特別班次的時間,235的候車時間只會變得
更長,因為沒有31這個後備選擇。
註:專線小巴83A的服務對象與235稍有不同,故未致於會有太
多乘客因沒有31而流失到83A,但往石蔭的或會轉乘86M。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六﹕新線36A,本人建議是一條往返東九龍之路線,但因行經街道尚有調整之處,故暫時未能提出。(新36A會容後討論)
謝謝解釋。
但建議在你的建議中加回是項作備註,這會清楚一點。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七﹕改道後,梨木樹往荃灣須繞經象、石兩地,但免卻再經國瑞路之苦,更可直達原有路線無法覆蓋之地方。
即(和宜合道運動場的乘客、石圍角新村的乘客)可乘新36線往荃灣或48X往荃灣。昌榮路之乘客可改乘31往荃灣
謝謝解釋。
因為在原文中只是寫著梨木樹往荃灣西站方向,誤會了你的
意思。
那麼73X與278X也可選擇,因為車費與48X相同。
原帖由 Andrew999 於 2008-8-7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八﹕據本人繁忙時間之觀察,兩線分別最多人下車(除總站外),便是這兩站,故集中這批乘客上同一部車,令其他車廂有更有空位,從而令中途站之乘客可上車。
以31M作例:
就是因為特別班次只往及停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往其
他分站的乘客便不會選乘特別班次而繼續等候平常班次,而
因為特別班次是從平常班次抽調出來,變相在該段時間內的
平常班次是少了的,往其餘各站的乘客若遇上特別班次,便
需等候下一班平常班次,其實只是把原有的乘客分佈重組了
而已,對中途站上落的乘客來說,作用並不大。相反,特別
班次的乘客同樣可繼續選擇平常班次,倒覺得特別班次所服
務的客量會相對地少一點。
石籬(大隴街)巴士總站固然是很多乘客下車,因為那裡同
時是石籬商場,好些乘客其實是居於石排街(石籬邨石佳樓
分站)和梨貝街總站附近的,需要往石籬商場便在該處下車
,沒有需要的話,便會到最近居所的車站才下車,這時候特
別班次便變得對他們用處不大了。
另外,藍田街分站也是另一個較多乘客使用的分站,繁忙時
間在該站下車的乘客也不容少覷。
至於235M,因為很久沒有在繁忙時間乘搭,故不作太多評
論,但情況相對應較31M簡單一點。 32M 咁樣行只會更加趕客,不如你改佢去荃灣地鐵站好過啦~
一係用我之前建議的重組方案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235650 回andy92﹕我曾經在繁忙時間及非繁忙時間觀察由荃灣西站開出之31線班次客量,發現非繁時及繁時客量分別不大,而31線最多人上車是戴麟趾夫人診所一站,甚至有時部份等235不耐煩的乘客會改乘31線,單單此站,繁時幾可坐滿整部巴士。故把荃灣西站往返石梨之重任交給86小巴實在可接受之內,而86小巴往石梨方向會較長時間停運輸大樓一站及大會堂站等客,至於班次方面,小巴調動班次較方便及靈活,故等待時間應不算太長。
回dcyw﹕30線單層會返廠做後備車,而換出雙層的後備車。
31改行新路方便,由於修改後一小時約有4至5班車,相信和宜合道一帶能負荷得到,只要重鋪巴士站位及改善交通燈號,問題亦會有舒緩。
235候車時間方面﹕現時當出現脫班情況,會有235的空車直駛到荃灣起載,彌補班次缺失,長遠而言,應該增加班次及增加這類中途車。至於31線改總站後,可以更快地彌補235之不足(因為車隊增加及班次改善下),故相信改動的影響不大
謝提醒,會進行修改
當然,而且班次有時更比36線頻密
31M及235M問題﹕31M特別班次,固然令班次拉疏,但能更快回車到葵芳鐵路站載客,避免浪費停中途站的時間。而中途站的乘客,由於總站設有特別班次疏導,故令上車機會增加。特別班次約15及20分鐘一班,令該段時間往同一目的地的乘客能聚集於一起,無須上正常班次,能以快捷的方式到達。始終31M線以大隴街總站為較多人下車之分站,故建議特別線安排,而藍田街分站的乘客,若真想改乘特別班次,可選乘235M的特別班次到北葵涌街市步行回家亦可。 原帖由 32 於 2008-8-7 23: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32M 咁樣行只會更加趕客,不如你改佢去荃灣地鐵站好過啦~
一係用我之前建議的重組方案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235650
我建議修改後的32M葵芳往石圍角方向會更加直接,但您的方案亦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