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 的帖子
想南區有條東隧線往返沙田區?唔係唔得,不過對像應是第一城、馬鞍山、或科學園等地,而唔係美林、大圍、及沙角等地。不過小弟好懷疑「馬鞍山/第一城←→南區」的需求足唔足以開一條新線?想大圍、沙田市中心、及沙田圍有條東隧線?都可以!不過港島區的對像應是太古坊至小西灣一帶,而唔係銅記及南區。小弟都曾諗過早繁可試開「沙田鐵路站→經太古坊→柴灣工業區」的路線(叫 683 或 P2)。詳情請看: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418980&page=1#pid1607353
要服務現有 170 之最主要客源(沙中、沙田圍、大圍←→銅記),路線根本冇需要改行東隧。之前當小弟建議早繁 316(慈雲山→經觀繞東隧→銅鑼灣)特快線時,你都識得話:
原帖由 cong 於 2009-8-6 07: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成個建議睇左咁耐, 316 根本冇需要開, 去銅鑼灣依家 116 做到, 時間唔會俾行東隧慢, 北角至銅鑼灣一後上班族唔多, 點解要特登開條線俾佢地.........
…
究竟依家銅鑼灣客多定北角客多? 唔駛講都知........
以 longitude 來計,慈雲山大約同第一城相若,即係話沙中、沙田圍、大圍全部都是慈雲山以西的地方。即使計埋塞車因素,既然慈雲山往返銅記經紅隧唔會耐過經東隧,「沙中、沙田圍、大圍←→銅記」行紅隧更加會省時過行東隧(除非公主道入紅隧塞過土瓜灣入紅隧就另計啦)。
若 170變 670的話,恐怕原本搭 170 往返沙田和銅記之間的乘客會放棄 670 而改用東鐵駁 108、112及 116等隧巴,不但起唔到分流作用,反而會令紅隧口的轉車人龍長上加長!無錯,170 變 670是可以開托一些新客源,就係「美林、大圍、沙中、沙田圍←→北角」個批,但係你都識話北角的上班族唔多,所以 170改 670的話,好大機會變成「賺粒糖(北角客),蝕間廠(銅記客)」的結局。
最後,你亦識得話:
原帖由 cong 於 2009-9-30 21: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依家沙田區往返南區多數都係 107、171轉港鐵為主…
如果想 170運作得更有效率的話,只要銅記(摩頓臺)或跑馬地下巴士總站有位的話,不如把 170的港島總站縮至摩頓臺或跑馬地下仲好,受影響的 170南區客會有以下 BBI方案取代:
[*]170於銅鑼灣駁新記的 38、42、或城記的 72;或
[*]170於紅隧口駁 107(P) 或 171。
這樣 170就唔再受香隧北行的塞車影響,亦可把 170 的資源集中做最多客的地方,只要得到區議會、市民及運輸暑通過就可以實行。
若 170 縮短,咁 N170又如何呢?其實我腦海已構思o左個 N170、N182及 N680的重組建議,不過小弟暫時未有時間詳細講解,當我有空時就會開這個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