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鐵服務重組之建議
前言:自九龍南線通車和輕鐵增購22部新輕鐵車廂陸續投入服務,輕鐵服務有一定需要作出調整,而現時輕鐵長途線過多及班次不穩定,各區市民都對輕鐵服務有一定的訴求,現時是一個一併解決前九廣鐵路的重組問題的時機,本方案同時加入接駁巴士重組方案。雖然本方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但具一定的前瞻性,對港鐵重組輕鐵路線有一定幫助,希望港鐵和各區區議會接納或參考並作出修改。
非繁忙時段行車圖
http://www.badongo.com/t/800/8292569
繁忙時間行車圖
http://www.badongo.com/t/800/8292573
一、重組第一階段:
第四期列車逐步投入,同時第一、二和三期列車進行翻新,其間維持127輛列車行走,港鐵巴士路線重組開始,路線全面改革,改善輕鐵和港鐵巴士服務。
-
505縮短路線,改為田景至三聖。
-
507延長路線及轉為聯合班次,改為兆康至屯門碼頭,到達總站後轉為508(雙卡班次維持獨立行走507線)。
-
開設508聯合班次(經兆康,鳳地,景峰,新墟,何福堂,杯渡,屯門,建安,青雲,青山村,龍門,輕鐵車廠,蝴蝶,美樂,屯門碼頭總站),到達總站後轉為507。
-
614和615取消,610班次加密及增加雙卡列車。
-
614P和615P各自增加一班來加強服務。
-
原有的705特別車路線變為701天榮單向循環線(經天榮,翠湖,天瑞,樂湖,天耀,天水圍,天慈,天湖,銀座)。
-
751路線延伸至屯門碼頭,改為天逸至屯門碼頭,取消經過友愛站,班次會增加,而班次密度就維持不變但雙卡班次減少。
-
761P雙卡班次減少及班次略減。
-
階段完成後留下4卡列車可作臨時調動。
輕鐵重組方案實施後第一階段巴士路線重組都開始實施:
-
臨時巴士線506削減班次至全日9至13分鐘一班,共使用約4輛巴士。
-
接駁巴士線K58削減班次至15至21分鐘一班,共使用約4輛巴士。
-
開設新路線K69臨時路線:洪水橋至屯門西鐵站,沿青山公路至及屯門公路到屯門西鐵站。
開設原因:減輕612在重組後的載客量和壓力及疏導因重組而可能不能登車的洪水橋一帶乘客,派出4輛巴士,維持20分鐘兩站各開出一班,試行1個月,若610能承受重組後客量則取消,否則留至第二階段才重新檢討路線去留。
-
接駁巴士線K74改道:
路線:天瑞巴士總站->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朗屏路->朗屏巴士總站->鳳池路->屏會街->媽橫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博愛醫院->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段) ->擊壤路->安寧路->大橋路->安樂路->宏樂街->福喜街->朗屏路->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天瑞巴士總站
車站:(1) 天瑞巴士總站、(2)天水圍公園、(3)輕鐵天耀邨站(轉車站)、(4)天祐苑祐康閣、(5)鳳池村、(6)朗屏巴士總站、(7)朗庭園、(8)輕鐵水邊圍站(轉車站)、(9)元朗廣場(轉車站)、(10)開心廣場(轉車站)、(11)新元朗中心(北)、(12)大圍村、(13)博愛醫院、(14)YOHO MIDTOWN(旁邊天橋巴士站)、(15)又新街、(16)裕景坊(轉車站)、(17)元朗馬會投注站(轉車站)、(18)安寧路(轉車站)、(19)西鐵朗屏站(東)(轉車站)、(20)惠州學校、(21)朗屏邨珠屏樓、(22)朗屏巴士總站、(23)鳳池村、(24)輕鐵天水圍站(轉車站)、(25)輕鐵天耀邨站(轉車站)、(26)嘉湖山莊悅賞居(1,2座對出)、(27)天水圍公園、(28)天瑞巴士總站
服務時間:每日06:00-22:30
行車時間:55-65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10至15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6輛巴士,班次維持10至15分鐘一班)
目的:開辦天耀邨、朗庭圍、水邊圍邨和將來建成YOHO MIDTOWN的服務,同時將服務延伸至博愛醫院,吸引更多乘客採用本線。
-
接駁巴士線K76繁忙時間改道及班次調動:
07:00-09:00期間經過天逸邨逸潭樓站之後轉入天秀路,然後進入天影路及屏廈路回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行車時間縮短至8至11分鐘,繁忙時間共使用約9輛巴士,班次維持4至7分鐘一班,服務時間延長到06:00-22:30,而在非繁忙時段路線不變,維持4至9分鐘一班,維持使用約9輛巴士。
目的:繁忙時間改道,可縮短行車時間,用車量相對減少
-
開設接駁巴士線K76X 天水圍站->頌富(循環線):
路線: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屏夏路->天影路->天華路->天慈路->天福路->屏夏路->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車站:(1)天水圍站、(2)天盛范、(3)天恩商場、(4)天富總站、(5)天悅邨、(6)天晴村晴海樓、(7)聚星樓、(8)天水圍站
服務時間:每日06:00-22:30
行車時間:10-14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6至13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3輛巴士,班次維持6至9分鐘一班)
-
開設接駁巴士線K76P 天水圍站->天富(循環線):
路線: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屏夏路->天影路->天秀路->天瑞路->天華路->天影路->屏夏路->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車站:(1)天水圍站、(2)天盛苑、(3)天富鐵路站、(4)天盛苑、(5)天水圍站
服務時間:每日07:00-09:00
行車時間:8-12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8至12分鐘一班,共使用約4輛巴士
目的:於繁忙時段集中服務天富苑的乘客,幫助K76分流客群。
-
臨時巴士線T1和T2取消。
-
屆時巴士繁忙時段分配如下:
506:4輛
K51:14輛
K52:8輛
K53:5輛
K58:4輛
K65:6輛
K66:6輛
K68:4輛
K69:4輛
K73:11輛
K73P:3輛
K74:7輛
K75:2輛
K75P:5輛
K76:9輛
K76X:3輛
K76P:4輛
總用量:99輛(輕鐵接駁巴士共有107 輛)
輕鐵路線行車時間:
505行車時間:南行19-21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7行車時間:南行28-30分鐘,北行30-32分鐘。
508行車時間:南行22-25分鐘,北行22-25分鐘。
507南行+508北行:全程50-55分鐘。
508南行+507北行:全程52-57分鐘。
610行車時間:南行42-44分鐘,北行40-43分鐘。
614P行車時間:南行19-20分鐘,北行20-21分鐘。
615P行車時間:南行22-23分鐘,北行23分鐘。
614P南行+615P北行:全程42-43分鐘。
615P南行+614P北行:全程42-44分鐘。
701行車時間:單程17-19分鐘。
705&706行車時間:全程23-25分鐘。
751行車時間:南行48-51分鐘,北行50-53分鐘。
751P行車時間:南行12-13分鐘,北行14-15分鐘。
761P行車時間:南行24-28分鐘,北行21-25分鐘。
輕鐵路線詳細行車表:
單卡用車(繁忙時段)
拖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車次(繁忙時段)
平均班次(繁忙時段)
505
田景 - 三聖
6(6)
0(2)
6(7)
7-9(6-8)分鐘
507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508)
8(8)
2(4)
9(10)
7-10(6-10)分鐘*
508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507)
8(8)
0(0)
8(8)
7-10(7-10)分鐘*
610
元朗 - 屯門碼頭
12(14)
8(8)
16(18)
6-9(5-8)分鐘
614P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615P)
5(6)
0(0)
5(6)
9-11(8-10)分鐘*
615P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614P)
5(6)
0(0)
5(6)
9-11(8-10)分鐘*
701
天榮單向循環線(繁忙時間行走)
0(1)
0(0)
0(1)
0(20-22)分鐘
705
天水圍循環線(逆時針)
4(3)
2(6)
5(6)
6-8(5-7)分鐘
706
天水圍循環線(順時針)
4(3)
2(6)
5(6)
6-8(5-7)分鐘
751
天逸 –屯門碼頭
13(15)
2(6)
14(18)
8-11(6-9)分鐘
751P
天逸 - 天水圍(繁忙時間行走)
0(4)
0(0)
0(4)
0(8-10)分鐘
761P
天逸 - 元朗
4(5)
10(12)
9(11)
6-9(5-8)分鐘
*聯合班次備註:
507南行+508北行的平均班次:平時7-9分鐘一班,繁忙時段7-9分鐘一班。
508南行+507北行的平均班次:平時8-10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614P南行+615P北行的平均班次:平時9-11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615P南行+614P北行的平均班次:平時9-11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總單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拖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車數(繁忙時段)
71(79)
32(44)
103(123)
候車時間計算方法:總行車時間上限及下限(兩者取至最大整數)/總車次+ 1至3分鐘(視乎路線而定)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10-1-6 12:55 編輯 ] 二、第二階段:
第四期列車全數投入,一、二和三期列車翻新完成,主要是加強列車服務。
-
507獨立行走雙卡班次都同時增加1班。
-
610班次和雙卡數量會增加,加強對兩地居民的往來服務。
-
701、705、706、751P的班次和部分雙卡增加,而整體班次略為調整分配。
-
761P班次減少1班,從而平均分配輕鐵服務。
-
階段完成後留下9卡列車可作臨時調動或長遠按照需求增加路線班次。
-
輕鐵重組方案實施後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都開始實施:
-
臨時巴士線506轉為接駁巴士線K56,而路線會有部分改動:
經過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轉車站)之後,轉入屯興路仁愛診所站,然後再轉入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華都花園站,最後沿杯渡路回程。
路線改動後,路線改為06:00至23:30行走,班次維持8至14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4輛巴士,班次維持8至12分鐘一班)。
-
接駁巴士線K58改道:
路線:屯貴路、青山公路(嶺南段)、青麟路、港鐵兆康站(北)公共交通交匯處、青麟路、震寰路、青田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杯渡路、河傍街、港鐵屯門站公共交通交匯處、仁政街、屯門鄉事會路、杯渡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青田路、震寰路、青麟路港鐵兆康站(北)公共交通交匯處、青麟路、青山公路(嶺南段)、屯貴路。
車站:(1)富泰總站、(2)聚康山莊、(3)港鐵兆康站(北)(轉車站)、(4)兆康苑兆基閣、(5)兆康苑兆賢閣(轉車站)、(6)屯門醫院、(7)青松觀、(8)釋慧文中學、(9)何壽基小學、(10)寶田巴士總站、(11)田景邨田樂樓(轉車站)、(12)輕鐵新圍站(轉車站)、(13)輕鐵石排站(轉車站)、(14)山景邨(轉車站)、(15)建安街(轉車站)、(16)港鐵屯門站(轉車站)、(17)仁政街、(18)屯門消防局(轉車站)、(19)輕鐵鳴琴站(轉車站)、(20)輕鐵石排站(轉車站)、(21)新圍苑(轉車站)、(22)輕鐵田景站(轉車站)、(23)青田遊樂場、(24)建生邨樂生樓、(25)屯門天主教中學、(26)輕鐵麒麟站(轉車站)、(27)兆康苑兆基閣、(28)港鐵兆康站(北)(轉車站)、(29)倚嶺南庭、(30)富泰總站。
從富泰總站出發後,到達港鐵屯門站車站之後開始回程,而回程沿途各站則維持不變。而服務時間改為星期一至六06:30至09:00及15:30 -20:00及星期日10:00至20:00。
路線改動後,班次維持13至20分鐘一班,共使用約4輛巴士。
-
臨時巴士線K69取消。
-
接駁巴士線K74增加班次,班次維持9-15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7輛巴士,班次維持9至13分鐘一班)。
-
屆時巴士分配如下:
K51:15輛
K52:8輛
K53:5輛
K58:4輛
K56:4輛
K65:6輛
K66:7輛
K68:4輛
K73:11輛
K73P:3輛
K74:7輛
K75:2輛
K75P:5輛
K76:9輛
K76X:3輛
K76P:4輛
總用量:97輛(輕鐵接駁巴士共有107 輛)
輕鐵路線行車時間:
505行車時間:南行19-21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7行車時間:南行28-30分鐘,北行30-32分鐘。
508行車時間:南行22-25分鐘,北行22-25分鐘。
507南行+508北行:全程50-55分鐘。
508南行+507北行:全程52-57分鐘。
610行車時間:南行42-44分鐘,北行40-43分鐘。
614P行車時間:南行19-20分鐘,北行20-21分鐘。
615P行車時間:南行22-23分鐘,北行23分鐘。
614P南行+615P北行:全程42-43分鐘。
615P南行+614P北行:全程42-44分鐘。
701行車時間:單程17-19分鐘。
705&706行車時間:全程23-25分鐘。
751行車時間:南行48-51分鐘,北行50-53分鐘。
751P行車時間:全程26-28分鐘。
761P行車時間:南行24-28分鐘,北行21-25分鐘。
輕鐵路線詳細行車表:
單卡用車(繁忙時段)
拖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車次(繁忙時段)
平均班次(繁忙時段)
505
田景 - 三聖
6(6)
0(2)
6(7)
7-9(6-8)分鐘
507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508)
8(8)
2(6)
9(11)
7-10(6-10)分鐘*
508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507)
8(8)
0(0)
8(8)
7-10(7-10)分鐘*
610
元朗 - 屯門碼頭
15(14)
8(12)
18(20)
5-8(5-7)分鐘
614P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615P)
5(6)
0(0)
5(6)
9-11(8-10)分鐘*
615P
兆康 - 屯門碼頭(入總站後轉614P)
5(6)
0(0)
5(6)
9-11(8-10)分鐘*
701
天榮單向循環線(繁忙時間行走)
0(1)
0(2)
0(2)
0(10-12)分鐘
705
天水圍循環線(逆時針)
4(5)
4(4)
6(7)
4-6(4-5)分鐘
706
天水圍循環線(順時針)
4(4)
4(6)
6(7)
4-6(4-5)分鐘
751
天逸–屯門碼頭
12(15)
4(6)
14(18)
8-11(6-9)分鐘
751P
天逸 - 天水圍(繁忙時間行走)
0(3)
0(2)
0(4)
0(4-7)分鐘
761P
天逸 - 元朗
4(4)
10(12)
9(10)
6-9(5-8)分鐘
*聯合班次備註:
507南行+508北行的平均班次: 平時7-9分鐘一班,繁忙時段7-9分鐘一班。
508南行+507北行的平均班次: 平時8-10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614P南行+615P北行的平均班次: 平時9-11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615P南行+614P北行的平均班次: 平時9-11分鐘一班,繁忙時段8-10分鐘一班。
總單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拖卡用車(繁忙時段)
總車數(繁忙時段)
68(80)
38(52)
106(132)
候車時間計算方法:總行車時間上限及下限(兩者取至最大整數)/總車次+ 1至3分鐘(視乎路線而定)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10-1-10 00:43 編輯 ] 結語:
-
本方案優點:
-
地區改善:
-
屯門區:
-
新507和508路線的八字循環線服務屯門全區居民來回及接駁西鐵站,強化對西鐵接駁功能,同時不影響舊507路線乘客,而且恢復龍門一帶由接駁至屯門站的服務,從而減低市民對506臨時巴士路線轉回輕鐵路線的壓力及轉為K56來增設對華都花園的服務,同時減少614P和615P的客流。
-
新505路線雖然縮短至田景作總站,但對原505路線的乘客影響不大,而且班次相對加密。
-
而保留614P和615P的循環線是因有需求保留及有其實用性,從而減少因取消614和615線而帶來的影響。
-
屯門區在2條大型循環線(614P+615P和507+508)加上505線下,班次及列車數量都可滿足來回屯門各地的居民,而751的延伸和610的路線範圍使屯門區路線照顧得更加全面,相比前九鐵的重組方案更加成功。
-
元朗區:
-
610作為唯一長途車連接元朗至屯門碼頭,主要為元朗一帶居民提供穩定而充足的班次,不再出現現時610、614和615三線班次不穩定的情況,而且重組後有更多的雙卡班次於平日和繁忙時段行走,加上有K69臨時巴士線對洪水橋一帶居民的分流,對元朗區整體有百利而無一害。
-
天水圍:
-
751在重組後總站延伸至屯門碼頭總站,對於由兆康前往屯門碼頭的乘客多一個選擇,同時回應天水圍居民對路線延伸的訴求。
-
而原本只在繁忙時段服務的705特別車(天瑞-天水圍),將改為繁忙時段服務的701天榮單向循環線,加強在繁忙時段在沿線各站的班次,方便疏導人潮。
-
701和751P繁忙時間服務列車的加強,使列車更有效在繁忙時間和705線疏導天水圍站的乘客及加強班次密度。
-
而在K73加強服務、K74路線重組和加密、K76、K76X、K76P聯合服務和改善下,市民可有更多選擇前往所想目的地。
-
天水圍區內列車班次密度調高,使繁忙時段各站擠迫情況得到舒緩,加上接駁巴士聯合分流下,區內壓力可短暫得到舒緩,但長遠因多個屋苑入伙,壓力會再度增加,問題未能長遠解決。
-
本方案缺點:
-
兆康站因成4線總站,4條以兆康為總站的路線只會在兆康作短暫停留,以免互相延誤4線的班次。
-
761P和751在方案中是需要削減雙卡班次來增加其他路線雙卡數量和班次,可能引起沿線居民反對,唯有相對增加接駁西鐵站的循環路線班次K76X和K76P路線,以及K74路線改道來補償。
-
路線大型調整,市民短時間未能習慣,相信在第一階段實行的時間內要加強宣傳(在各站派職員提醒乘客及加強公眾宣傳)。
-
月台分佈:
元朗總站:
5號月台:761P(原761P月台)
4號月台:610(原615月台)
3號月台:備用月台(原610月台)
2號月台:備用月台(原614月台)
1號月台:備用月台
由於610班次在第二階段較密,可考慮將3至4號月台給610使用,避免列車入站期間後車需等候前車開出才可入站,更有效運用月台。
屯門碼頭總站:
1號月台:507(原備用月台)
2號月台:508(原507月台)
3號月台:610(原615和615P月台)
4號月台:614P(原610月台)
5號月台:615P(原614和614P月台)
6號月台:751(原備用月台)
7號月台:落客月台
由於全部月台使用,原停泊備用月台的後備車卡,將直接進入車廠等候派出。
-
長遠規劃/意見/跟進方案:
-
友愛站考慮改名為友愛緊急月台,改作後備月台。
-
由於換車計劃需時,當天水圍公立醫院的建築地點確定後,輕鐵應準備研究開設天水圍醫院站方便接駁(如果決定在32區興建,只是改動天瑞迴旋處建新站,如果121區興建,可考慮在天輝路興建或者右移天富站改名),減輕現時751線往屯門醫院的需求。
-
在第二階段實施後需重新統計各站客量數據,方便進行列車調動,減少資源浪費和集中資源於適當路線。
-
有鑑於市民投訴輕鐵部份車站與車站之間距離過近以及月台擠迫,導致行車時間拖長及未能發揮輕鐵優勢,以及打擊部份乘客「搭霸王車」問題,應考慮進行以下措施:
-
解決車站過近問題,應該進行部分車站合併及擴建,以下為部分可考慮合併車站:
1.
大棠道及康樂路,於開心廣告對出重建,命名同樂站(取名於鄰近之同樂街);
2.
大興南站及大興北站,於興泰樓對開重建,命名大興站。
-
而解決月台擠迫問題,應考慮全線車站擴建月台車長至3至5卡列車長度(除兆康站擴建會出現問題)或增加月台闊度,增加候車空間。
-
而解決「搭霸王車」問題,分別有多個意見(包括民間的訴求):
1.
可考慮增聘查票職員,於各列車設3位職員巡查,取消現有的隨機查票團隊,相信有關情況會大大改善,但人員開支會隨之倍增,收支平衡及繁忙時段執法能力會成問題。
2.
可考慮增聘查票團隊職員(1組5人),一組一定點車站,然後上車作定點巡查,至下一個定點車站下車及等待下一班列車再上車巡查,此舉可大大減少「搭霸王車」問題,個人建議之定點車站:大棠道、豐年路、天水圍、銀座、天耀、頌富、洪水橋、兆康、田景、大興、石排、蔡意橋、景峰、杯渡、屯門、市中心、龍門和兆禧。
提議人手對比上一個提議相對較少,而且建議的定點車站都是主要上落客車站及大部分路線所經過,足以打擊「搭霸王車」的乘客,再加上2隊隨機查票團隊作他站上車巡查,相信問題可以解決,唯繁忙時段執法能力會成問題,財政壓力較少。
3.
把輕鐵全面架空化或地底化,建設半封閉式月台,使用入閘機出入,但部份車站本身接近樓宇或地形限制,不適合建架空月台或地下月台,可先行在適合的車站進行建設,而有問題車站和地區可在該地條件合適時建設,但計劃成本龐大,即使建成收入上升和人員開支相對下降,但回報期極長以及會令輕鐵失去其月台特色,屬高風險改革。
-
而有見西鐵南線通車後,對輕鐵之需求日升,輕鐵有一定要求增加列車數量及有開發新路線之需要,以下是個人建議。
-
-
未來5年應分階段購買多47卡輕鐵列車以解決部份路線需求失衡問題,實現更多路線雙卡行駛和應付區內新增需求,同時可優先考慮開設兩條新支線:
1.
屯荃路線:由三聖總站,沿青山公路接駁荃灣港鐵站或荃灣西港鐵站(可預留掃管笏支線)。
2.
米埔專用旅遊線:由元朗總站,先經博愛醫院,再沿新田公路至米埔新村一帶作總站。
當中米埔專用旅遊線以環境交通工具作招徠,及向政府申請只限輕鐵和的士作交通工具上落米埔(唯一途經的交通工具九龍巴士76K不在此列),更接受團體購票或專車接載,利用將來空閒的列車作取代旅遊巴士用途,增加收入。
-
因列車數量增加,應興建多一個車廠方便回收列車進行維修及候車,選址分別4個:
1.
濕地公園站對出之空地(可能破壞濕地公園寧靜環境);
2.
慧景軒旁之空地(同樣接近濕地公園);
3.
坑尾村站對出之空地(最合適選址,較遠離樓宇);
4.
洪水橋緊急月台之港鐵用地及附近土地(最經濟選址,只需收購少量土地即可興建)。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10-1-6 12:57 編輯 ] 屯荃路線可以唔使重提
因為已經被西鐵取代
而且預留位亦已用作擴闊青公 屯門:
坦白講,508開黎無乜意思,南段同K56重疊,北段同614P重疊,K56亦唔建議咁兜,先兜市中心,再兜華都好D...其它唔熟...
天水圍:
705、706:Cut繁時黎開701同751P都比你諗到,好野。你究竟熟唔熟天水圍既搭車模式?唔熟就唔好累街坊啦,仲有,現時頌富站除左做部份天悅、天富、天頌客外外,仲有天恩同天華,你Cut繁時服務,K76減班仲要唔到頌富,到時逼晒搭751系,變相銀座打後上唔到車,701又要逆走,你係咪玩野先?
761:係無左705由天逸->天耀、K73減班及K74唔到天盛既情況下,反對761減載客量:@
巴士
K73:現時一轉K73約為一小時一轉,你派九部車,即係疏左車(現時最密為四分鐘一班車),反對。
K77:現時最密既K76為三分鐘一班車都,一轉大約半小時,你派13部車,即係又疏埋,再加上來回程經咁既定線,天恆總站排隊條龍實亂,同埋五分鐘一班車,仲要有兩班係特別車,想問你點疏導你嗰兩條701同751P?反對。
元朗:
K69又係開黎無謂,搭去兆康再行一段路轉車,仲要未必上到輕鐵,我搭小巴、63X唔好?
結論就係:成個元朗區搭客比你玩殘:L
[ 本帖最後由 EH2674 於 2009-12-25 16:23 編輯 ] 751 延長到屯碼 , 多此一舉 :L
浪費資源比人搭既長途線
不過久唔久出一篇 , 真係可以考慮一下扣分
悶都悶死 , 又唔同一篇改文貼
[ 本帖最後由 天空之神 於 2009-12-25 17:36 編輯 ] 原帖由 PoohPoohJoe 於 2009-12-25 00: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屯荃路線可以唔使重提
因為已經被西鐵取代
而且預留位亦已用作擴闊青公
e個提議發叔keep住唔放棄的計劃,只是做多一手準備 原帖由 天空之神 於 2009-12-25 17:34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51 延長到屯碼 , 多此一舉 :L
浪費資源比人搭既長途線
不過久唔久出一篇 , 真係可以考慮一下扣分
悶都悶死 , 又唔同一篇改文貼
要修改但鎖左文吧!
不過我覺得751 係小學至醫院間路軌加月台掉頭好過:L 原帖由 EH2674 於 2009-12-25 15: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屯門:
坦白講,508開黎無乜意思,南段同K56重疊,北段同614P重疊,K56亦唔建議咁兜,先兜市中心,再兜華都好D...其它唔熟...
天水圍:
705、706:Cut繁時黎開701同751P都比你諗到,好野。你究竟熟唔熟天水圍既搭車模式?唔熟就唔好累 ...
屯門:
雖然508看似冇意思,但是K56削班,614P只維持單卡&取消K58,足以確保508的載客,而且508都方便左何褔堂去屯門站&屯門站去龍門
原意我是想取消506,但之前的方案有人提議改良506做K56就足夠,我考慮過可以一改,至於你的建議都好好,我會改一改
天水圍:
繁時取消705而分拆做751P&701是可以加快速度去車由銀座,天榮,翠湖去天耀的學生客,而且唔影響天水圍站客搭706去天耀,天瑞,天北一帶,而由銀座去天逸的客,可能要搭701到轉天瑞轉706(因為新751班次疏)
761就一定減車,但問題是抽起多少,盡量推去天盛,天耀客用701/705轉西鐵再轉輕鐵/鐵巴
或者我改k77走線(由天葵路轉天龍路,入天城路返天水圍站,相對地會加巴士)
巴士:
由於官方只公佈k51,k52,k53,k73的行車時間,只有取材
http://www.hkitalk.net/rtinfo/KCRindex.php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8%AF%E9%90%B5%E5%B7%B4%E5%A3%AB
http://www.i-busnet.com/busroute/mtr/index.php
以上3個網站時間各有不同,得出結果所以有參差
如果有好心人可以提供其他路線用車/行車時間(最好官方),就方便分配
我除左k51,k56,k77,k74,其他冇提過要改的路線一律維持現有用車數&班次
元朗:
總好過上唔到車的= =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09-12-28 21:58 編輯 ] 原帖由 天空之神 於 2009-12-25 17: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51 延長到屯碼 , 多此一舉 :L
浪費資源比人搭既長途線
不過久唔久出一篇 , 真係可以考慮一下扣分
悶都悶死 , 又唔同一篇改文貼
751延長是反映天水圍區議員意見,而可以疏一疏614p&507往來兆禧,屯門,兆康的客
雖然隔一排就發貼,但都叫做有目的地修改(日後的修改版更加死版,所以盡量維持一post改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