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樓主有沒有想過,如果香港沒有建鐵路,經濟發展會否像今天那樣好?
又有沒有想過,如果用巴士、小巴、的士來代替鐵路,需要多少輛?會造成多少交通擠塞和污染?
有時工作會隨著發展而改變,難道因為汽車代替了人力車導致失業而不用汽車?
社會是要進步的,沒可能為保住某些人的現有利益而放棄發展,我們要做的是要幫助受影響的人找工作,而不是強行保住他們的飯碗。
再說,香港鐵路的發展已經不算快,你看看內地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它們的鐵路發展比香港快上數倍。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6-1-9 22:13 發表
有些情況剛好相反,例如港島東區本身有鐵路系統可應付所需,但自從東區走廊通車後,巴士公司開了點到點巴士路線,令原本搭開鐵路市民改變轉搭巴士,難道鐵路公司利益者又會反對?
東區走廊係港島線落成前通車的
原帖由 Eddie 於 2006-1-9 22:19 發表
東區走廊係港島線落成前通車的
應該說東區走廊89年全線通車後巴士公司開辦點到點巴士線引致地鐵港島線東段乘客量下跌。
原帖由 xeror 於 2006-1-9 22:18 發表
再說,香港鐵路的發展已經不算快,你看看內地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它們的鐵路發展比香港快上數倍。
內地城市的地鐵落成後
路面交通通常都快速配合整頓
市民很快就要習慣轉乘鐵路
只有在香港
才要讓巴士鐵路並存競爭
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費及擠塞
亦間接造成交通費高昴
以前我都討厭鐵路, 但當我出來工作後, 就覺得鐵路真係十分重要,
好似我現在旺角來往金鐘咁, 15-20 分鐘到達, 104 或 905 做到嗎 ?
再講馬鐵, 如果我趕時間要30-40分鐘左右由馬鞍山出尖沙咀, 只有馬鐵做到,
81C, 87D 一定唔得, 或者可以講話鐵路給人多一個快捷穩陣的選擇,
當然過份依賴巴士或鐵路都係不健康!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6-1-9 22:37 發表
應該說東區走廊89年全線通車後巴士公司開辦點到點巴士線引致地鐵港島線東段乘客量下跌。
跌得最多應該係新巴、城巴係96-00年相繼開辦、加強東廊快線服務既時候
例如開辦8X、8P、720A、720P、789,720、M722、788轉全日的時候
其實邊一種交通工具"當道",
只要配合當時的環境與需要就行,
乘客自然會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
例如如果要穩陣, 就算擇鐵路, 因為其故障及誤點的情況較少出現,
亦沒有塞車, 等紅燈的問題
一些乘客(例如老人家)很多都選搭巴士, 除了車費便宜外,
座位亦是老人家需要的, 又不用他們上上落落
總之就多點選擇啦
只要政府就不宜過份干預乘客的搭車模式,
乘客應會自行選擇
有時也要學董伯伯話"與時並進"的,
起左三條過海隧道, 地鐵又可過海,
對渡輪業打擊多大,
但如果為了保障渡輪業而不建造過海隧道及地鐵,
那現在的香港又會變成點呢?
又有冇人諗過, 搭鐵路很時無位坐?
西鐵都好D, 行車快, 但係東鐵, 試諗下一個到港島返工的人, 日日企足兩鐘...
朋友住元朗, 每日金鐘返學, 日日968, 很舒服.
北區人!? 企不特只, 更要迫沙甸!
所以, 唔係話乜野巴士鐵路,
只不過, 共2小時; 八十公里的鐵路旅程,
是否應設計其他鐵路線, 並座位設計較佳的車卡?(例如日本的特急列車)
做好這一方面, 才說巴士的 "存在值" 好吧~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6-1-10 00:18 發表
又有冇人諗過, 搭鐵路很時無位坐?
西鐵都好D, 行車快, 但係東鐵, 試諗下一個到港島返工的人, 日日企足兩鐘...
朋友住元朗, 每日金鐘返學, 日日968, 很舒服.
北區人!? 企不特只, 更要迫沙甸!
所以, 唔係話乜 ...
但係968好多時都無位座,班次不足
鐵路好處是準時可靠,企下又有乜所謂
東鐵12卡車,繁忙時間都班班爆,話明係通勤車,點可以用特急車來比,日本通勤車都係以企位為主
原帖由 proschebus 於 2006-1-10 00:33 發表
但係968好多時都無位座,班次不足
鐵路好處是準時可靠,企下又有乜所謂
東鐵12卡車,繁忙時間都班班爆,話明係通勤車,點可以用特急車來比,日本通勤車都係以企位為主
巴士就算在繁忙時間, 過左頭幾個站都多數無位坐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