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鐵服務重組之建議(7/11更新)
相隔7個月之後再提出的新方案,請大家再研究一下行車路線圖:
http://www.badongo.com/t/800/10967433
重組大綱:
-
505縮短路線,改為田景至三聖。
-
506輕鐵路線重新開辦。
-
507延長路線,改為兆康至屯門碼頭。
-
610、614和615路線取消。
-
開辦612輕鐵路線,由元朗至屯門碼頭(經元朗,大棠路,康樂路,豐年路,水邊圍,屏山,塘坊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屯門醫院,澤豐,蔡意橋,河田,屯門,市中心,安定,兆麟,豐景園,屯門泳池,兆禧,屯門碼頭)。
-
開辦616輕鐵路線,由元朗至兆康(經元朗,大棠路,康樂路,豐年路,水邊圍,屏山,塘坊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
-
614P和615P路線不再進行半循環路線,兩線正式分拆。
-
614P路線日後改由洪水橋至屯門碼頭(經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鳳地,景峰,新墟,何福堂,杯渡,市中心,安定,兆麟,豐景園,屯門泳池,兆禧,屯門碼頭)。
-
615P路線維持兆康至屯門碼頭的服務。
-
705特別車路線取消。
-
751路線延伸至屯門碼頭,路線改為天逸至屯門碼頭(經天逸,天富,頌富,翠湖,天榮,銀座,天湖,天慈,天水圍,坑尾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屯門醫院,澤豐,銀圍,大興南,大興北,石排,鳴琴,青雲,青山村,龍門,輕鐵車廠,蝴蝶,美樂,屯門碼頭)。
-
751P路線將會延伸至兆康,路線改為天逸至兆康(經天逸,天富,頌富,翠湖,天榮,銀座,天湖,天慈,天水圍,坑尾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
-
臨時巴士線506和接駁巴士線K53合併,開辦接駁巴士線K54 屯門碼頭->掃管笏(循環線)。
-
接駁巴士線K58改道 富泰->輕鐵市中心站(循環線)。
-
接駁巴士線K65改道 流浮山->博愛醫院(循環線)。
-
接駁巴士線K74改道 天瑞->元朗東。
-
取消接駁巴士線K75P路線。
-
接駁巴士線K76繁忙時間改道。
-
開辦接駁巴士線K76X 天水圍站->頌富(循環線)。
-
開辦接駁巴士線K76P 天水圍站->天富(循環線)。
第一階段重組:
本階段實施最少2個月,最長至全部1至3期輕鐵列車翻新之後。
-
505縮短路線,改為田景至三聖。
-
506輕鐵路線重新開辦。
-
507延長路線,改為兆康至屯門碼頭。
-
610路線取消。
-
開辦612輕鐵路線,由元朗至屯門碼頭(經元朗,大棠路,康樂路,豐年路,水邊圍,屏山,塘坊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屯門醫院,澤豐,蔡意橋,河田,屯門,市中心,安定,兆麟,豐景園,屯門泳池,兆禧,屯門碼頭)。
-
開辦616輕鐵路線,由元朗至兆康(經元朗,大棠路,康樂路,豐年路,水邊圍,屏山,塘坊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
-
614和615路線採用半循環方式,往屯門方向行614路線,往元朗方向行615路線,2線班次進行調整。
-
614P和615P 2線班次進行調整以配合614和615路線調整。
-
705特別車路線取消。
-
751路線延伸至屯門碼頭,路線改為天逸至屯門碼頭(經天逸,天富,頌富,翠湖,天榮,銀座,天湖,天慈,天水圍,坑尾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屯門醫院,澤豐,銀圍,大興南,大興北,石排,鳴琴,青雲,青山村,龍門,輕鐵車廠,蝴蝶,美樂,屯門碼頭)。
-
751P路線將會延伸至兆康,路線改為天逸至兆康(經天逸,天富,頌富,翠湖,天榮,銀座,天湖,天慈,天水圍,坑尾村,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
-
臨時巴士線506和接駁巴士線K53合併,設立接駁巴士線K54屯門碼頭->掃管笏(循環線),而路線會有部分改動:
路線:湖翠路->龍門路->青雲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青山公路(掃管笏段)->掃管笏路->青山公路(掃管笏段)->青山公路(青山灣段)->三聖街->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屯興路->屯門鄉事會路->杯渡路->青雲路->龍門路->湖翠路
車站:(1)屯門碼頭總站(轉車站)、(2)美樂花園(轉車站)、(3)輕鐵蝴蝶站(轉車站)、(4)輕鐵輕鐵車廠站(轉車站)、(5)輕鐵龍門站(轉車站)、(6)輕鐵青雲站(轉車站)、(7)建安街(轉車站)、(8)港鐵屯門站(南)(轉車站)、(9)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轉車站)、(10) 仁愛診所、(11)恒順園、(12)恒豐園、(13)三聖邨(轉車站)、(14)青山灣、(15)海景花園、(16)咖啡灣、(17)黃金海岸、(18)黃金海岸商場、(19)愛琴海岸、(20)掃管笏變電站、(21)掃管笏村、(22)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23)掃管笏村、(24)管翠路、(25)愛琴海岸、(26) 黃金海岸商場、(27)黃金海岸、(28)咖啡灣、(29)碧翠花園、(30) 青山灣、(31)三聖邨(轉車站)、(32)輕鐵三聖站(轉車站)、(33)胡陳金枝中學、(34)青善遊樂場、(35)置樂花園、(36)屯門官立中學、(37)輕鐵市中心站(轉車站)、(38)輕鐵屯門站(轉車站)、(39)屯門消防局(轉車站)、(40) 輕鐵青雲站(轉車站)、(41)聖彼得堂(轉車站)、(42) 富健花園(轉車站)、(43)輕鐵車廠(轉車站)、(44)輕鐵蝴蝶站(轉車站)、(45)蝴蝶邨(轉車站)、(46)湖景邨湖碧樓、(47)海翠花園(轉車站)、(48)屯門碼頭總站(轉車站)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六的06:30-09:30、12:30、13:00及15:00-20:00
行車時間:51-77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9至14分鐘一班(共使用約7輛巴士)
目的:由於輕鐵路線506的重辦,使臨時巴士線506的客量大為減少,但該巴士路線仍然有一定的的需求和價值,因此與接駁巴士線K53合併來擴充及連接兩地來往。
-
接駁巴士線K58改道:富泰->輕鐵市中心站(循環線)
路線:屯貴路、青山公路(嶺南段)、青麟路、港鐵兆康站(北)公共交通交匯處、青麟路、震寰路、青田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杯渡路、河傍街、港鐵屯門站公共交通交匯處、仁政街、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杯渡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青田路、震寰路、青麟路港鐵兆康站(北)公共交通交匯處、青麟路、青山公路(嶺南段)、屯貴路。
車站:(1)富泰總站、(2)聚康山莊、(3)港鐵兆康站(北)(轉車站)、(4)兆康苑兆基閣、(5)兆康苑兆賢閣(轉車站)、(6)屯門醫院、(7)青松觀、(8)釋慧文中學、(9)何壽基小學、(10)寶田巴士總站、(11)田景邨田樂樓(轉車站)、(12)輕鐵新圍站(轉車站)、(13)輕鐵石排站(轉車站)、(14)山景邨(轉車站)、(15)建安街(轉車站)、(16) 港鐵屯門站(南)(轉車站)、(17)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轉車站)、(19)仁愛診所、(20)華都花園、(21)輕鐵屯門站(轉車站)、(22)屯門消防局(轉車站)、(23)輕鐵鳴琴站(轉車站)、(24)輕鐵石排站(轉車站)、(25)新圍苑(轉車站)、(26)輕鐵田景站(轉車站)、(27)寶田巴士總站、(28)青田遊樂場、(29)建生邨樂生樓、(30)屯門天主教中學、(31)輕鐵麒麟站(轉車站)、(32)兆康苑兆基閣、(33)港鐵兆康站(北)(轉車站)、(33)倚嶺南庭、(34)富泰總站。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日06:30-09:30、12:00、12:30及15:00-20:00。
行車時間:35-50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8-15分鐘一班(共使用約6輛巴士)
目的:由於K58在港鐵屯門站之後的路段與K51路線重疊,所以從富泰總站出發後,到達輕鐵市中心站車站之後轉入屯興路仁愛診所站,然後再轉入青山公路(青山灣段)華都花園站,最後沿杯渡路回程,同時也方便乘客可以在屯門站轉乘K51、K52、K54和輕鐵路線。
-
接駁巴士線K65改道:流浮山->博愛醫院(循環線)
路線:流浮山道->屏廈路->港鐵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屏廈路->青山公路(屏山段)->青山公路(元朗段) ->朗日路->博愛迴旋處->青山公路(元朗段)->小商路->元朗公路->博愛迴旋處->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青山公路(屏山段)->屏廈路->流浮山道。
車站:(1)流浮山總站、(2)新慶村、(3)沙江圍、(4)鳳降村、(5)天水圍、(6)羅屋村、(7)石降圍、(8)廈村市、(9)沙洲里村(轉車站)、(10)天盛苑(南)(轉車站)、(11)港鐵天水圍站巴士總站(轉車站)、(12)輕鐵坑尾村站(轉車站)、(13)坑尾村、(14)屏山企業、(15)輕鐵屏山站(轉車站)、(16)輕鐵水邊圍站(轉車站)、(17)元朗廣場(轉車站)、(18)開心廣場(轉車站)、(19)谷亭街、(20)新元朗中心(北)(轉車站)、(21)大圍村、(22)博愛醫院、(23)YOHO MIDTOWN、(24)元朗(東)總站(轉車站)、(25)又新街、(26)裕景坊(轉車站)、(27)元朗馬會投注站(轉車站)、(28)元朗廣場(轉車站)、(29)水邊村(轉車站)、(30)元朗公園、(31)朗邊臨屋區、(32)屏山企業(轉車站)、(33)坑尾村、(34)輕鐵坑尾村站(轉車站)、(35)天盛苑(南)(轉車站)、(36)楊晉培安老院、(37)沙洲里村(轉車站)、(38)廈村市、(39)石降圍、(40)羅屋村、(41)東頭村、(42)天水圍、(43)鳳降村、(44)沙江圍、(45)新慶村、(46)流浮山總站
服務時間:每日06:00-23:45
行車時間:50-65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9至17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8輛巴士,班次維持9至14分鐘一班)
目的:開辦延長至博愛醫院的服務、進一步增加其前往元朗東的客量,平衡路段客流。
-
接駁巴士線K74改道:天瑞->元朗東
路線:天瑞巴士總站->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朗屏路->朗屏巴士總站->鳳池路->屏會街->媽橫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擊壤路->安寧路->大橋路->安樂路->宏樂街->福喜街->朗屏路->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天瑞巴士總站
車站:(1) 天瑞巴士總站、(2)天水圍公園、(3)輕鐵天耀邨站(轉車站)、(4)天祐苑祐康閣、(5)鳳池村、(6)朗屏巴士總站、(7)朗庭園、(8)輕鐵水邊圍站(轉車站)、(9)元朗廣場(轉車站)、(10)開心廣場(轉車站)、(11)新元朗中心(東)、(12)又新街、(13)裕景坊(轉車站)、(14)元朗馬會投注站(轉車站)、(15)安寧路(轉車站)、(16)港鐵朗屏站(東)、(17)惠州學校、(18) 朗屏邨珠屏樓(轉車站)、 (19)朗屏巴士總站、(20)鳳池村、(21)輕鐵天水圍站(轉車站)、(22)輕鐵天耀邨站(轉車站)、(23)嘉湖山莊悅賞居(1,2座對出)、(24)天水圍公園、(25)天瑞巴士總站
服務時間:每日06:00-23:00
行車時間:50-60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9至15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7輛巴士,班次維持9至14分鐘一班)
目的:新增連接天耀邨至元朗東之服務,同時將服務推行全日,吸引更多乘客採用本線,也進一步減輕對761P輕鐵路線的載客壓力,方便調動。
-
接駁巴士線K76繁忙時間改道及班次調動:
07:00-09:00期間經過天逸邨逸潭樓站之後轉入天秀路,然後進入天影路及屏廈路回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行車時間:8-11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4至7分鐘一班(共使用約8輛巴士)
目的:繁忙時間改道,可縮短行車時間,用車量相對減少。
-
開設接駁巴士線K76X 天水圍站->頌富(循環線):
路線: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屏夏路->天影路->天華路->天慈路->天福路->屏夏路->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車站:(1)天水圍站、(2)天盛苑、(3)天恩商場、(4)天富總站、(5)天悅邨、(6)天晴邨晴海樓、(7)聚星樓、(8)天水圍站
服務時間:每日06:00-22:00
行車時間:20-28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6至13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4輛巴士,班次維持6至9分鐘一班)。
-
開設接駁巴士線K76P 天水圍站->天富(循環線):
路線: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屏夏路->天影路->天秀路->天瑞路->天華路->天影路->屏夏路->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車站:(1)天水圍站、(2)天盛苑、(3)天富鐵路站、(4)天盛苑、(5)天水圍站
服務時間:每日07:00-09:00
行車時間:16-24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6至10分鐘一班,共使用約4輛巴士。
目的:於繁忙時段集中服務天富苑的乘客,幫助K76分流客群。
-
屆時巴士繁忙時段分配如下:
K51:14輛
K52:8輛
K54:7輛
K58:6輛
K65:8輛
K66:6輛
K68:4輛
K73:14輛
K74:7輛
K75:2輛
K75P:5輛
K76:8輛
K76X:4輛
K76P:4輛
總用量:97輛(輕鐵接駁巴士共有121輛)
輕鐵路線行車時間:
505行車時間:南行19-21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6行車時間:南行18-20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7行車時間:南行28-30分鐘,北行30-32分鐘。
612行車時間:南行50-52分鐘,北行50-53分鐘。
614+615半循環路線:南行40-42分鐘,北行42-43分鐘。
614P+615P循環路線(逆時針):南行22-23分鐘,北行20-21分鐘。
614P+615P循環路線(順時針):南行19-20分鐘,北行23分鐘。
616行車時間:南行19-22分鐘,北行22-25分鐘。
705&706行車時間:全程23-25分鐘。
751行車時間:南行45-48分鐘,北行47-50分鐘。
751P行車時間:南行30-32分鐘,北行28-30分鐘。
761P行車時間:南行24-28分鐘,北行21-25分鐘。
輕鐵路線詳細行車表(星期一至星期五):
單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拖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車次(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平均班次(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505
田景 - 三聖
5(5)
0(2)
5(6)
8-9(6-7)分鐘
506
屯門碼頭–友愛
4(5)
0(0)
4(5)
9-10(7-8)分鐘
507
兆康 - 屯門碼頭
7(7)
2(6)
8(10)
8-9(6-7)分鐘
612
元朗 - 屯門碼頭
5(8)
2(2)
6(9)
13-14(12-13)分鐘
614+615半循環路線
元朗 -屯門碼頭(順時針)
6(7)
0(0)
6(7)
14-16(12-14)分鐘
616
元朗 - 兆康(先入兆康4號月台休息,再由麒麟站轉回兆康站往元朗方向)
2(2)
0(2)
3(3)
12-15(14-16)分鐘
614P+615P循環路線
兆康 - 屯門碼頭(逆時針)
6(7)
0(0)
6(7)
7-8(6-7)分鐘
614P+615P循環路線
兆康 - 屯門碼頭(順時針)
4(4)
0(0)
4(4)
11-13(11-13)分鐘
705
天水圍循環線(逆時針)
2(1)
4(8)
4(5)
7(5-6)分鐘
706
天水圍循環線(順時針)
0(0)
8(10)
4(5)
6-7(5)分鐘
751
天逸 –屯門碼頭
10(12)
4(4)
12(14)
8-10(6-8)分鐘
751P
天逸 - 兆康(先入兆康2號月台,再由麒麟站轉回兆康3號月台休息往天逸方向)
2(5)
4(6)
4(8)
15-17(7-9)分鐘
761P
天逸 - 元朗
4(4)
10(16)
9(12)
5-6(4-5)分鐘
總單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拖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車數(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57(67)
34(56)
91(123)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10-11-7 01:33 編輯 ] 第二階段:
第四期列車全數投入,一、二和三期列車翻新完成,主要是加強列車服務。
-
614+615半循環路線取消。
-
614P路線取消半循環線行走,日後改由洪水橋至屯門碼頭(經洪水橋,鐘屋村,泥圍,藍地,兆康,鳳地,景峰,新墟,何福堂,杯渡,市中心,安定,兆麟,豐景園,屯門泳池,兆禧,屯門碼頭)。
-
615P路線取消半循環線行走,但維持兆康至屯門碼頭的服務。
-
階段完成後留下14卡列車可作臨時調動或長遠按照需求增加路線班次。
-
接駁巴士線K54班次調整: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六的06:30-09:30、12:30、13:00及15:00-20:00
行車時間:51-77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11至16分鐘一班(共使用約6輛巴士)
目的:隨著輕鐵路線506的進一步加班,所以調整本線服務達合理水平。
-
取消接駁巴士線K75P路線:
原因:隨著751P服務延伸至兆康及班次頻密,由天瑞乘搭輕鐵轉乘至洪水橋及兆康將更為方便,有關巴士線之客量勢必減少,而且K75之無限循環路線已經方便使用沿線一帶乘客,所以K75P路線取消後會為K75路線加班作為補償。
-
接駁巴士線K75路線加班:
服務時間:每日06:00-23:40
行車時間:20-23分鐘
班次:班次維持7至20分鐘一班(繁忙時間共使用約3輛巴士,班次維持7至11分鐘一班)
目的:由於接駁巴士線K75P取消,所以增加該線班次用作補償。
-
屆時巴士分配如下:
K51:14輛
K52:8輛
K54:6輛
K58:6輛
K65:8輛
K66:6輛
K68:4輛
K73:14輛
K74:7輛
K75:3輛
K76:8輛
K76X:4輛
K76P:4輛
總用量:92輛(輕鐵接駁巴士共有121輛)
輕鐵路線行車時間:
505行車時間:南行19-21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6行車時間:南行18-20分鐘,北行18-20分鐘。
507行車時間:南行28-30分鐘,北行30-32分鐘。
612行車時間:南行50-52分鐘,北行50-53分鐘。
616行車時間:南行19-22分鐘,北行22-25分鐘。
614P行車時間:南行26-29分鐘,北行27-30分鐘。
615P行車時間:南行19-22分鐘,北行20-23分鐘。
705&706行車時間:全程23-25分鐘。
751行車時間:南行45-48分鐘,北行47-50分鐘。
751P行車時間:南行30-32分鐘,北行28-30分鐘。
761P行車時間:南行24-28分鐘,北行21-25分鐘。
輕鐵路線詳細行車表(星期一至星期五):
單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拖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車次(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平均班次(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505
田景 - 三聖
5(5)
0(2)
5(6)
7-9(6-7)分鐘
506
屯門碼頭–友愛
5(6)
0(0)
5(6)
7-8(6-7)分鐘
507
兆康 - 屯門碼頭
6(8)
4(6)
8(11)
7-8(5-7)分鐘
612
元朗 - 屯門碼頭
6(11)
4(2)
8(12)
12-15(8-10)分鐘
616
元朗 - 兆康(先入兆康4號月台休息,再由麒麟站轉回兆康站往元朗方向)
4(3)
0(4)
4(5)
11-13(8-10)分鐘
614P
洪水橋–屯門碼頭
7(9)
0(0)
7(9)
8-10(6-8)分鐘
615P
兆康 - 屯門碼頭(由青松站後先回兆康6號月台,然後經麒麟站回程)
5(6)
0(0)
5(6)
8-10(7-9)分鐘
705
天水圍循環線(逆時針)
1(1)
6(8)
4(5)
6-7(5-6)分鐘
706
天水圍循環線(順時針)
0(0)
8(10)
4(5)
6-7(5-6)分鐘
751
天逸 –屯門碼頭
10(12)
4(4)
12(14)
8-10(6-8)分鐘
751P
天逸 - 兆康(先入兆康2號月台,再由麒麟站轉回兆康3號月台休息往天逸方向)
2(5)
4(6)
4(8)
15-17(7-9)分鐘
761P
天逸 - 元朗
4(4)
10(16)
9(12)
5-7(4-5)分鐘
總單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拖卡用車(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總車數(早上繁忙時段)[下午繁忙時段]
55(69)
40(58)
95(127)
三、結語:
-
本方案優點:
1.
地區改善:
屯門區:
- 新輕鐵路線505雖然縮短至田景站作總站,但對原路線的乘客影響不大,而且更有效調動列車及加快來回時間,進一步確立由田景和良景一帶前往市中心的區內特快線,有助分流輕鐵路線507乘客,也同時在計劃中整體加密繁忙和非繁忙時段班次,從而整體改善該線服務。
- 新輕鐵路線507由於延長至兆康站,正式確立其西鐵轉乘和服務各大屋苑的區內大型行車線,所以在計劃中整體加密繁忙和非繁忙時段班次,整體改善該線服務和增加載客量。
- 由於輕鐵路線614P和615P的循環線是因兩線的需求不一,客量相差過大,分拆可重新分配兩線用車量,從而反映兩線之實際需求。一方面輕鐵路線615P可以維持原有路段服務,另一方面輕鐵路線614P延長至洪水橋,可以增加及穩定因開設輕鐵路線612而分散的部分客源,也是對政府在規劃發展洪水橋一帶的策略性佈署。
- 由於輕鐵路線751P和616的延伸與開辦,使兆康站在輕鐵及西鐵線之轉乘站地位進一步明確,方便更多的轉乘乘客。
- 隨著輕鐵路線751和612的延伸與開辦,使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可以服務更多的區內居民。
- 隨著接駁巴士線K54的開辦,一方面輔助分流輕鐵路線506的客量,同時也為原接駁巴士線K53延伸其服務範圍,打通屯門碼頭至掃管笏的新服務。
- 因應輕鐵路線505和507的服務範圍調整,與原接駁巴士線K54部分服務範圍重疊,因此改道不但有效調動港鐵巴士資源,使該線乘客於港鐵屯門站和輕鐵市中心站轉乘其他港鐵服務到各方,同時也可以開辦對華都花園一帶的服務,增加客源。
元朗區:
- 雖然由元朗前往屯門的輕鐵路線由3條轉變為2條,但是新開辦的輕鐵路線612可以滿足居民前往屯門醫院、市中心和屯門碼頭之共同需求,是一條簡單而直接的優化路線。
- 另一條輕鐵路線616,更與輕鐵路線612在元朗至兆康路段作出更穩定的聯合班次,有效地改善一帶班次服務。同時方便乘坐本線的乘客在兆康站轉乘其他路線前往屯門各方,也方便使用屯門其他路線前往兆康轉乘路線前往元朗的乘客有首站列車乘坐,減少對已有一定客量的輕鐵路線612的載客壓力。
天水圍:
- 新輕鐵路線751在重組後,在兆康以南路段與原輕鐵路線610對調,及將總站延伸至屯門碼頭總站,首先是維持其連接屯門醫院及原輕鐵路線610的服務範圍,同時也是天水圍輕鐵路線首次以屯門碼頭站總站作為路線終點站,正式回應該區居民對路線延伸至屯門碼頭總站的訴求。
- 由於接駁巴士線K74的改道和服務調整,一方面確立其特快往來天瑞至元朗東的服務,減輕對輕鐵路線761P的載客壓力。另一方面其部分路線上與現時輕鐵路線705特別車(天瑞-天水圍)重疊,所以輕鐵路線705特別車將會取消,從而使該班次服務回恢正常走線,加強輕鐵路線705的服務。
而隨著接駁巴士線K76於繁忙時間的改道,開辦接駁巴士線K76X、K76P配合其服務的情況下,有關服務範圍將會擴大和服務得到改善,而居民將可有更多選擇前往所想目的地。
2.
本方案缺點:
- 兆康站因成4線總站及使用全部月台,列車往來將更加頻密,時間管理及軌道耗損將成一大挑戰。而一但兆康站發生事故,將影響絕大多數其經過路線,必須有更好的應對措施。
- 元朗至屯門碼頭總站路段由於服務路線減少,可能引起反對聲音,有關當局應陳述利害及維持計劃推行。
- 輕鐵路線761P在方案中是需要削減雙卡班次來增加其他路線雙卡數量和班次,而本建議已經把接駁巴士線K74改道、全日行車和加班來抵消其影響,但是仍有可能引起沿線居民反對,需加以宣傳及提醒。
- 輕鐵路線751由於在計劃中在兆康以南路段與原輕鐵路線610對調,而現時之行車路線則轉由新輕鐵路線612接替,可能引起反對。但有見西鐵通車後,其路線在屯門醫院以南路段之載客重心出現在輕鐵屯門站之轉乘乘客(大多前往輕鐵市中心站轉乘其他輕鐵路線或服務),實際載客量不多,所以此改動實際阻力不大。
- 由於整體服務進行多方面調整,市民短時間未能習慣,相信在第一階段實行的時間內要加強宣傳(在各站派職員提醒乘客及加強公眾宣傳),以及增加公眾諮詢為將來作出更合適的調動。
3.
月台分佈:
元朗:
5號月台:761P(原761P月台)
4號月台:616(原615月台)
3號月台:612(原610月台)
2號月台:614/615(原614月台)
1號月台:備用月台
兆康站:
1號月台:612、614、614P、616、751(原610、614、615和751月台)
2號月台:612、614P、615、751、751P(原610、614、615和751月台)
3號月台:751P原備用月台)
4號月台:616(原備用月台)
5號月台:505和614P(原505和614P月台)
6號月台:615P(原615P月台)
屯門碼頭總站:
1號月台:506和615P(原備用月台)
2號月台:507(原507月台)
3號月台:751(原615和615P月台)
4號月台:614P(原610月台)
5號月台:612(原614和614P月台)
6號月台:備用月台(原備用月台)
7號月台:落客月台
4.
長遠規劃/意見/跟進方案:
- 由於換車計劃需時,當天水圍公立醫院的於32區建築期間,輕鐵應準備研究開設天水圍醫院站方便接駁(改動天瑞迴旋處建新站),用以減輕現時751線往屯門醫院的需求。
- 因重組線路需配合兩區區議會必須有路線途經屯門醫院站,可考慮於屯門醫院日間醫療中心與屯門官立小學之間興建3號月台,方便日後進一步調整路線時符合區議會要求。
- 在第二階段實施後需重新統計各站客量數據,方便進行列車調動,減少資源浪費和集中資源於適當路線。
- 為解決月台擠迫問題,應考慮在全線舊式車站擴建月台或增加月台闊度,增加可容納列車車長及增加候車空間。
- 考慮將輕鐵在部分地段實施架空化或地底化,建設半封閉式月台,使用入閘機出入,但部份車站本身接近樓宇或地形限制,不適合建架空月台或地下月台,可先行在適合的車站進行建設,而有問題車站和地區可在該地條件合適時建設,但計劃成本龐大,即使建成收入上升和人員開支相對下降,但回報期極長以及會令輕鐵失去其月台特色,屬高風險改革。
- 而有見西鐵南線通車後,對輕鐵之需求日升,輕鐵有一定要求增加列車數量及有開發新路線之需要,以下是個人建議。
未來10年應一次性購買大約40卡輕鐵列車以解決部份路線需求失衡問題,實現更多路線雙卡行駛和應付區內新增需求,同時可優先考慮開設新支線,以下是可能的選址:
1.
屯荃路線:由三聖總站,沿青山公路接駁荃灣港鐵站或荃灣西港鐵站(可預留掃管笏支線)。
2.
米埔專用旅遊線:由元朗總站,先經博愛醫院,再沿新田公路至米埔新村一帶作總站。
當中米埔專用旅遊線以環境交通工具作招徠,及向政府申請只限輕鐵和的士作交通工具上落米埔(唯一途經的交通工具九龍巴士76K不在此列),更接受團體購票或專車接載,利用將來空閒的列車作取代旅遊巴士用途,增加收入。
3.
元朗南區路線:由於元朗的發展空間主要是向南發展,開發南部新支線的條件逐漸成型,初步可以由水邊圍村對出之遊樂場作新支線入口,進入公園南路,然後是可分開沿馬田路和十八鄉路兩線發展,最後在鳳麒路匯合,經港攸路、攸田西路、鳳攸北路和鳳麒路,與青山公路(元朗段)的輕鐵軌道接合。
- 因列車數量增加,應興建多一個車廠方便回收列車進行維修及候車,選址分別4個:
1.
濕地公園站對出之空地(可能破壞濕地公園寧靜環境);
2.
慧景軒旁之空地(同樣接近濕地公園);
3.
坑尾村站對出之空地(最合適選址,較遠離樓宇);
洪水橋緊急月台之港鐵用地及附近土地(最經濟選址,只需收購少量土地即可興建)。
[ 本帖最後由 清觀 於 2010-11-6 15:10 編輯 ] 當年K58開辦時行經安定、兆麟..死到一頸血..但一行經置樂,即刻客量好到...(當然只指上學下學時間)
宜家又拎番走K58行置樂??那等同等死... 506現時非繁忙時間都用50分鐘行車時間,
新K54用40-60分鐘可以行得完?奇哉!
還有,506轉做輕鐵,最理想接駁西鐵的位置是在河田站。
506做左輕鐵但又有接駁巴士的話,西鐵線乘客往碼頭只會寧願坐K54而放棄輕鐵,
因為輕鐵要上上落落之餘,到龍門路要橫過馬路,唔好忘記就是當年開左44之後,506客量不停下降就是因為這樣。
[ 本帖最後由 KC3555 於 2010-10-17 18:03 編輯 ] 原帖由 lsc04d11 於 2010-10-17 14: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K58開辦時行經安定、兆麟..死到一頸血..但一行經置樂,即刻客量好到...(當然只指上學下學時間)
宜家又拎番走K58行置樂??那等同等死...
佢以為 K58 良田起無人上車 坐番一程先講野
偏偏應該同 K53 合併的竟然唔係 K58 而是 506 仲要兜大圈 -.-
仲有 506 E 方面 我覺得二留一 (LRT / 巴士)
而我傾向留巴士 將 LRT 的資源撥去其他線 原帖由 KC3555 於 2010-10-17 17: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506現時非繁忙時間都用50分鐘行車時間,
新K54用40-60分鐘可以行得完?奇哉!
還有,506轉做輕鐵,最理想接駁西鐵的位置是在河田站。
506做左輕鐵但又有接駁巴士的話,西鐵線乘客往碼頭只會寧願坐K54而放棄輕鐵,
因為輕鐵要上上落 ...
由於我所用的鐵巴行車時間資料是來自
http://www.681busterminal.com/version2/index.php?fi=a9
http://hkbus.wikia.com/wiki/%E6%B8%AF%E9%90%B5%E5%B7%B4%E5%A3%AB
http://www.i-busnet.com/busroute/mtr/index.php
http://www.lrticsc.hk/index.html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8%AF%E9%90%B5%E5%B7%B4%E5%A3%AB
入面顯示506行車時間大約35-45分鐘,同樓上講的有差距:L ,所以之後的數都可能出錯:Q
剛剛都再計算,原來要用51-77分鐘:time: ,所以用車都加到8架
佢以為 K58 良田起無人上車 坐番一程先講野
偏偏應該同 K53 合併的竟然唔係 K58 而是 506 仲要兜大圈 -.-
仲有 506 E 方面 我覺得二留一 (LRT / 巴士)
而我傾向留巴士 將 LRT 的資源撥去其他線
事實上我是某程度配合九鐵重組的意識:k58重疊505/507的走線,其實真是想取消
但是又唔想一次過取消,所以又採用[陰乾]戰術,最後目的是取消巴士線,要居民轉用輕鐵轉車(否則輕鐵加車都冇意義),只不過唔係e個方案落筆
對巴士的重組,我一開始是想做巴士版的552/553(k58不變,k51同506合併(富泰至屯門碼頭),k51縮到屯門站至大欖,k53路線照舊
最後都是唔亂來,還是將506降格做繁時同k53合併,至少還可利用巴士站已經起好的候車上蓋(否則叫港鐵賣候車上蓋俾其他巴士公司)
而且506輕鐵本身我就唔派多車(只會密過k54小小),就是想睇下有冇得將輕鐵和鐵巴的客平衡(始終輕鐵上落客快e點已經肯定有客搭),平衡到就最好 原帖由 清觀 於 2010-10-17 23:41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由於我所用的鐵巴行車時間資料是來自
http://www.681busterminal.com/version2/index.php?fi=a9
http://hkbus.wikia.com/wiki/%E6%B8%AF%E9%90%B5%E5%B7%B4%E5%A3%AB
http://www.i-busnet.com/busroute/mtr/index. ...
有唔少人搭 K58 由置樂去良田 / 大興
朝早返學客 + 疏導 K51 客量 ; 下午買送客
雖然下段 K58 南行係差得誇 , 可以減
但北行都幾多人
你搬走 K58 , D 人搭乜 ? 原帖由 樂仔〞 於 2010-10-18 19: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唔少人搭 K58 由置樂去良田 / 大興
朝早返學客 + 疏導 K51 客量 ; 下午買送客
雖然下段 K58 南行係差得誇 , 可以減
但北行都幾多人
你搬走 K58 , D 人搭乜 ? ...
所以就是要居民用505/507/k58+k51/k54,轉一轉車是煩d但是有需要(重疊線常規全日化只有k73,k74先有資格:L [用來換輕鐵]) 重開 506 , 多餘而且而家既 506 應該係要去到三聖
i.e. 751 唔應該延長
另一方面拖 751P 落水 , 同廢西鐵武功有咩分別?: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