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11-9-13 20:46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1-9-13 19: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0年代,未有欖隧,51客量多到不斷加班,我唔信呢個時期既51會"蝕到嘔"
不過到80/90年代,改用MCW,零件損耗極快,成本急增
當251M開線,51全線改用AA,班次大減,客量大不如前,單靠假日既高客量不足以支持平日既低客量
現在全線改用AAU,零件損耗、耗油量均有改善,running costs/maintainance cost減少,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小弟對閣下的講法甚懷疑。
AAU只係新車落地,同行足十幾年的M甚至AA比較,呢一刻的維修費梗係低。(咁快己經要整就得人驚啦)
但以AAU由落地去到退役的長遠維修費黎睇,無番三五七年都見唔到真章。
耗油量方面,無疑係立竿見影,新車落地的AAU比十幾年前的AA慳油又係正常不過。
但係拎行51同53, 54 同77K的AAU比較呢?51耗油肯定輸條街,只係爭在輸幾多je。
唔駛講得咁複雜,如果入AAU己經可以將51的營運狀況大為改觀,嶼巴肯定第一時間大手訂AAU。
從51以至嶼巴都掙扎佐咁耐,可以見到地心吸力 -- 一個你我都改變唔到的自然定律 -- 對呢堆線的挑戰,唔係咁容易解決到。
粵D
發表於 2011-9-13 20:46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1-9-13 14: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以往
林錦荃灣 -- 64KMTR/251M
大埔川龍 -- 73X51/GMB 80
樓主建議既51的確比以往 快捷/方便
仲可以吸埋64K既客
但我關注既係以下問題
行車時間係幾多?
行多左幾多公里 ?
需要加幾多架車 ?
班次方面,會唔會有詳細 ...
呢樣野我無計過全程行車里數,但係唯一計過行車時間呢約55分鐘時間.我補充番派車資料,到其時修改成功的話,就由現時有4班車,增加至9正3蛇!呢條線照樣由大埔廠負責派車有9架,而荔枝角廠負責3架其中一架係蛇車.到其時九巴方面為節省成本會重新招標購買3款國產車行51線!
其實有咩高見?不彷提出下!
粵D
發表於 2011-9-13 20:52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9-13 20: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對閣下的講法甚懷疑。
AAU只係新車落地,同行足十幾年的M甚至AA比較,呢一刻的維修費梗係低。(咁快己經要整就得人驚啦)
但以AAU由落地去到退役的長遠維修費黎睇,無番三五七年都見唔到真章。
耗油量方面,無疑係立竿見 ...
到其時九巴提出招標購買國產單層車,AAU行51正式光榮落台,由國產車負責51線,至於維修方面,就算日日壞車出左事都好,起碼俾D國產車試試佢既行車性能及壯況,馬力好唔一定係進口機永遠係最好,頭先你講過維修方面問題,可以話俾你地聽,用國產偈如果WORK的話都問題唔大!都好過維修D昂貴既進口偈!
KC3555
發表於 2011-9-13 22:11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1-9-13 19: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0年代,未有欖隧,51客量多到不斷加班,我唔信呢個時期既51會"蝕到嘔"
不過到80/90年代,改用MCW,零件損耗極快,成本急增
當251M開線,51全線改用AA,班次大減,客量大不如前,單靠假日既高客量不足以支持平日既低客量
現在全線改 ...
有權威人士係呢度講過,呢條線係越多人越蝕,
多客就梗係不斷加班,唔通明知要蝕,都唔載走大量等車嘅人咩,
事實上一個好簡單的道理,大帽山條路咁斜,你唔孭重野上落山辛苦D定係孭住重野上落山辛苦D?
同樣車都係一樣,孭重野爬山磨損耗油成本一樣比平路還大。
如果一程車一個人俾10蚊車費,但載一個人嘅成本係20蚊,咁會唔會越載越蝕?
之前九巴想唔做51,都無小巴公司肯入標,就足以證明,邊個做都死。
dcyw
發表於 2011-9-13 23:00
原帖由 粵D 於 2011-9-13 20: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呢樣野我無計過全程行車里數,但係唯一計過行車時間呢約55分鐘時間.我補充番派車資料,到其時修改成功的話,就由現時有4班車,增加至9正3蛇!呢條線照樣由大埔廠負責派車有9架,而荔枝角廠負責3架其中一架係蛇車.到其時九 ...
以建議中的行車路線(如心廣場—大埔中心)計,行車里數為23公里,而行車時間約需60-65分鐘。
s3n370
發表於 2011-9-13 23:35
原帖由 KC3555 於 2011-9-13 22: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權威人士係呢度講過,呢條線係越多人越蝕,
多客就梗係不斷加班,唔通明知要蝕,都唔載走大量等車嘅人咩,
事實上一個好簡單的道理,大帽山條路咁斜,你唔孭重野上落山辛苦D定係孭住重野上落山辛苦D?
同樣車都係一樣,孭重野爬山磨損耗油成本一樣比平路還大。
如果一程車一個人俾10蚊車費,但載一個人嘅成本係20蚊,咁會唔會越載越蝕?
之前九巴想唔做51,都無小巴公司肯入標,就足以證明,邊個做都死。
只係行一段荃錦公路的綠小80線,據聞營辦商係用就黎退的車行呢條線,行到打柴就算。可見呢條路對車輛的挑戰幾大。
s3n370
發表於 2011-9-14 00:40
原帖由 粵D 於 2011-9-13 20: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改行林錦大大提升7-8成來自梧桐寨及林村村民客源,踓然林錦沿線居民唔多,但係好過做八鄉同錦田D客源.
你所謂既上上斜斜都會傷偈,其實邊架車出事係無絕對,到其時九巴招標買國產貨包括大金龍/宇通/蘇金呢3款車系,配康 ...
唔同你拗有無需求,就算要開林錦往返荃灣的路線,俾我係巴士公司,打死都唔經荃錦,一定會行大欖或吐露港。
一來行高速無咁傷車同用少D油,二來里數長D又可以收貴D:lol
講到行荃錦傷車,最傷唔係副偈,而係條陣!(我估跟住係制動系統都未輪到副偈)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1-9-14 00:46 編輯 ]
GL3789
發表於 2011-9-14 11:06
原帖由 KC3555 於 2011-9-13 22: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權威人士係呢度講過,呢條線係越多人越蝕,
多客就梗係不斷加班,唔通明知要蝕,都唔載走大量等車嘅人咩,
事實上一個好簡單的道理,大帽山條路咁斜,你唔孭重野上落山辛苦D定係孭住重野上落山辛苦D?
同樣車都係一樣,孭重野爬山磨損 ...
收入 - 成本 = 利潤
收入上升(客量增加) 導致 成本上升 (零件損耗增加/耗油量增加)
但當一架車既客量增加,
收入增加既幅度係咪真係細過成本上升既幅度,而導致你所講既載得多蝕得多 ?
每年都有新小巴線無人入標,主要考慮既係開新線成本太高(一架小巴牌價七百萬,車價幾十萬,一條線至少用十架八架車,費用達幾千萬)
要開一條小巴線,投資額咁高,就算係一條有錢賺既線,要有人肯投黎做都唔係咁容易
更何況回報低既線,將資金擺落高回報既投資產品好過啦,無人投黎做唔代表條線毫無賺錢能力
GL3789
發表於 2011-9-14 11:08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9-14 00: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同你拗有無需求,就算要開林錦往返荃灣的路線,俾我係巴士公司,打死都唔經荃錦,一定會行大欖或吐露港。
一來行高速無咁傷車同用少D油,二來里數長D又可以收貴D:lol
講到行荃錦傷車,最傷唔係副偈,而係條陣!(我估跟住係制動 ...
車架/車盤扭曲,要維修係好大工程,唔包括日常既維修成本
相反制動系統係最大磨損既部分,日日拉手制拖住架車黎行
咁有得揀當然係行好似276、277X果d行高速公路既線,但係一間公司邊有得輸打贏要架
s3n370
發表於 2011-9-14 12:23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1-9-14 11:0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車架/車盤扭曲,要維修係好大工程,唔包括日常既維修成本
相反制動系統係最大磨損既部分,日日拉手制拖住架車黎行
咁有得揀當然係行好似276、277X果d行高速公路既線,但係一間公司邊有得輸打贏要架 ...
傷陣唔計入日常維修成本je,但係整都要錢掛?(仲肯定要唔少錢添,你都識講大工程啦)
架車因為行到五癆七傷,比正常提早退役,令車輛平均成本上升/可賺取的收入減少又唔駛考慮?
51線部份服務範圍無替代品,唔取消得就話無得揀。
開線 / 改線開拓新客源,總有得揀啦掛?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1-9-14 12:3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