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mbh
發表於 2012-11-18 00:07
原帖由 avianwind 於 2012-11-18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行E400又要多d位坐的話
可能要諗單門上落先得
E400可能車身輕
行起上黎好瞪下
加埋車身裝工又麻麻好多零件聲音
行A10搭個幾鐘真係好辛苦....
ccicoltd
發表於 2012-11-18 11:07
原帖由 avianwind 於 2012-11-18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行E400又要多d位坐的話
可能要諗單門上落先得
封了中門後加裝行李架,座位多不了幾個。
HW8373
發表於 2012-11-19 01:24
如果講起 A 線用車,唔係太明點解城記 CityFlyer 換車唔揀 E300 E400 而夾硬揀 E500
(其實亦唔太明點解近年偏好 ADL 既城記會買 YoungMan 取代 B6LE 而唔買 E200 身 Man 14.240,
不過可能係前者車價同所謂全低台呢項優點)
英國有 Stagecoach 有 E300 車身 Man 18.240LF (同 14.240 / YoungMan 動力配搭相若)
http://www.manbusandcoach.co.uk/_common/updateable/pdf/buses/MAN_18.240.pdf
2.55 米闊、12-12.8 米長 (其實如果而家闊身車都係逐架拎 permission,相信超長車用同一方式處理亦可,唯一要諗裝冷氣後會唔會超重)
高背皮凳,舒服過現役 Flyer 凳,最高 53 座位、最多載 77 人,轉貼內篇相
http://www.flickr.com/photos/33961695@N06/4456920894/
最重要係可以善用單層車樓底高呢項優勢,加裝頭頂行李格而唔使浪費低地台空間
行李格可以一路沿著低地台區裝落去直到車廂後半部為止,甚至可以滾軸做底代替就咁一塊塊撐板 (好似過 X 光機前後個堆滾軸)
等乘客可以放件行李上去後一路橫推去自己座位正上方既位置,而唔使個個逼晒度將行李堆晒係車廂中間既行李架上左攝右攝先得
使下層可選擇座位少得可憐,同時上層個微形行李架使用率更係低得出奇,本人起碼搭過未回程 A/E 線各 50 次都只係見過一兩次有人擺
而其中一次個老公一放個背囊上去都即刻俾老婆鬧話 "多餘,呢度閂著蓋陣間唔記得拎翻個袋只顧著落樓拎行李箱就死"
用單層 Low Entry 巴士車廂後半部高山位視野亦不俗 (部分遊客可能視雙層巴士為特色之一,
但香港周街都係雙層巴士,不需急於一時;來往機場呢程出單層車但有 "接近上層" 既視點都已經唔差)
單層車同埋單門係機場線運作上遠比雙層同埋雙門實用,一黎大部分車站都只會有客上或者落 (A12 西區部分車站例外)
最大問題係雖然用雙門,但唔似得市區線咁多出既車門有疏導乘客上落之用 (例如市區部分線係大站會開晒前後門俾人同時落車)
連續兩年做機場暑假工,放工主要搭 A11/A12/N11 (A10 都各搭過幾次,所以都知知地單門車日間運作效果)
以 A12 / N11 情況最為嚴重,後者本身已經只出 22xx (單/雙門半豪或者紅柱都有),行李架好細,鋪鋪都堆到出走廊
試過幾次搭 N11 就黎搭到中環一帶,上層已經全空,一落下層赫見坐無虛席,行李仍然堆滿行李架 (紅柱蠆) 同埋地下
亦見過有好多遊客怕行李被盜而唔敢上上層,寧願無位坐/坐係自己件行李上面都唔上上層搵位
每年暑假時份凌晨兩三點,若果大家行經銅鑼灣,不妨去海傍三角位油站對出個巴士站觀察 N11 頭一兩班車到站情況,就知情況幾混亂
首先要等走廊上行李被認領/清走大家行到,然後下層十幾廿人堆晒係同一位置拎行李落車,身軀或多或少都會阻著樓梯口
放是上層往往有幾十人排晒隊落樓,但落到樓梯底塞著行唔到,而落樓既幾十人當中亦有一半落完樓係轉左 (拎行李) 另一半轉右 (去前門落車)
出雙門版 22xx 理論上係方便少少,下層乘客一拎起件行李,隔離就係門口走人,唔好阻著後面,而上層落樓若果成功避開拎行李人群就可以輕輕鬆鬆由前門走人
但實際運作係當上層客搭完成粒鐘巴士後排著隊落樓梯,只見前面好似有人轉右有人轉左,精神不足下自然係依慣性行事 (即係轉左,香港大部分雙層都係雙門,個個行去中門落車)
偏偏你唔會知你前面幾位乘客係落車定去拎行李 (只有少數人係可以憑衣著斷定身份,例如仍穿制服既收工司機,或者睇著佢同你一齊無行李就上樓)
尤其一家幾口落完樓就兩前兩後咁企係度幫手摷同搬翻自己個份出黎,於是明明僅有可以側著身過往中門既通道就突然封埋,
成條隊就會突然窒著,頭幾個被困既就要左閃右避繼續跨步去中門,後面就紛紛轉向前門方向落車
另有過分緊張落唔切車或者太有公德心既乘客,明明重有幾個站都行去忙埋一份幫手搬定件野落黎而企係車頭走廊位置等 (免阻礙中門位置)
及部分疑心重怕自己行李被盜/跌欄既乘客,落樓後唔係即刻拎行李 (因為佢未落車),而係企係度看守自己件,
呢兩種人就正正將車廂前半部位置都阻塞埋,嚴重起上黎架 N11 淨係銅鑼灣第一個站停 5 分鐘係好平常既事
平均計用雙門 22xx 完全起唔到第二度門既分流作用,反而搞到情況更混亂,亦徒左幾個下層座位
如果出單門版,該幾位疑心大既乘客已有較大機會可以安坐下層看守行李,唔使咁樣阻著大家
A12 用 21xx / 82xx 情況同 N11 出雙門車相若,因為 Flyer 行李架更大、下層座位更少,但有行李既乘客比例比 N11 更多,
即係更多人落樓後塞著係度搬行李,於是往往亦阻埋樓梯口將人龍倒塞上上層;同時唔知係咪市區線近年服務太差
入夜後 A12 $8 客雖然比日間少,但 $6.5 客竟比想象中多,使下層混亂既車廂中再添幾位逆流而上既人,各自要側身閃避對方
A 線唯一好過 N 線係車程通常較直接,每個車站落車客平均,無 N11 咁大家恰晒眼訓然後全世界集中係幾個站落車咁狼狽
如果轉用單層巴士 x 座椅上方行李架,大家又可以安坐下層保管行李之餘 (比起 A 線金睛火眼坐上層望實個 cctv 舒服得多)
落車時全人類係翻自己位上方拎翻自己件行李就可以排隊去前門落車,車頭行李架就只係俾坐高山位既乘客放輕便物品
相信效率會高好多
基本上暑假每晚入夜後,城記 A線 / N11 / N21 線都預早最少 5 分鐘開門上客,等乘客可以有足夠時間放行李,
但因為行李太多導致最後遲開 5-10 分鐘,甚至因為行李架爆滿而要乘客 (包括遊客) 等下一班車等事都時有發生
如果機場線換車改買 E300 Man / E400 ,比起買 E500 慳到既車價/營運開支相信足夠為 A/E/N 線部分時段加班
城記唔考慮呢種兩全其美既野,唯一諗到既原因唔知會唔會係想學九巴靠谷大資產值提升將來申請加價藉口呢
Oliver_ME16
發表於 2012-11-19 01:52
原帖由 HW8373 於 2012-11-19 01: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講起 A 線用車,唔係太明點解城記 CityFlyer 換車唔揀 E300 E400 而夾硬揀 E500
(其實亦唔太明點解近年偏好 ADL 既城記會買 YoungMan 取代 B6LE 而唔買 E200 身 Man 14.240,
不過可能係前者車價同所謂全低台呢項優 ...
不如咁,你試下拎一件20KGo既行李舉高過自己個頭,唔駛耐,3秒就夠..........
然後你再諗下你講o既o野合唔合理?
HW8373
發表於 2012-11-19 03:22
原帖由 Oliver_ME16 於 2012-11-18 17:52 發表
不如咁,你試下拎一件20KGo既行李舉高過自己個頭,唔駛耐,3秒就夠..........
然後你再諗下你講o既o野合唔合理?
類似既事試唔少,唔好講 20kg 3秒,40kg 以上 3秒以上都唔係未試過,旁邊同本人做同樣動作既重有一個不足 100 磅既女同學
舉緊既係各自既行李箱 (不過唔係剛從機場出黎,無幾多間航空公司容許 40kg 以上寄倉行李
亦唔係舉上頭頂,不過舉著行幾百級樓梯姐)
身在褔中既香港人諗緊"捧"起個行李箱合唔合理,係某 d 港人以為已發展既國家內,
"秤"著自己件行李十秒八秒直情係理所當然既一件事,唔好問"合唔合理"
只舉本人身處既英國例子,莫講各郡既重點城市,連倫敦市內地鐵駁火車既大站都唔係全部有扶手電梯,lift 呢 d 更係幻想
根本無論一家大細、老弱婦孺拖著行李箱出入地鐵站/火車站/上落火車,個個都係憑自己臂力拎著佢上落樓梯
少則上落火車幾級,多則上落天橋或者通往地下月台幾十級至過百級樓梯,班人都係咁樣抬
每次搬到上氣唔接下氣諗緊英國咁落後時,不遠處都至少會有一個睇落比你更老或更瘦弱既人做緊同樣動作,大家默默忍受呢類不便多年
又或者每年學期尾,大/中學生宿舍清場,大家都係執紙皮箱將帶唔到返屋企或者丟掉太浪費既煮食/生活用品搬去迷你倉
過程往往牽涉自己捧著一個個比行李箱更大既紙皮箱行樓梯落樓,到迷你倉場地自己將以上物品捧上離地 1米甚至比自己身高更高既距離 (抽中位於"半空"既儲存格都係接受)
無論壯男同學定身形嬌小既女仔都係咁樣自己搬上搬落 (唔係男性有無風度既問題,而係無乜人會有餘力將全部搬運動作重覆一次,除非成群都係家境豐厚者先會俾錢假手於人)
往往又因為空間問題,本身已經千辛萬苦從屋企捧落街,到場後將物品舉高於半身,中途想取回個人物品
放唔晒時大家都係趷高腳將半空中既一堆行李箱/紙皮箱/膠箱位置 "重新組合"
自己係呢兩年間只計在港搭左 A/E/N 線來回方向各接近百次 (前文話 50 次都數少左)
眼見大部分乘客提/放行李既動作都係一樣咁辛苦,3 層行李架,即係最少 2/3 有行李乘客要舉高自己件野
重點唔係擺上去咁簡單,而係為左唔阻著人,好多時擺完後仍要多番將自己行李箱轉換擺放方式、方向
到開車時往往每層行李架都疊著多於一層既行李箱,到站時係要彎著腰或者趷高腳在一堆物品中尋寶
放得最入既就要舉高過放得較出既箱搬出黎,動作要快之餘亦要避免撞跌其他行李箱
閣下或者未必了解機場線真實運作情況,若比較舉高件行李放上 CityFlyer 第 3 層行李架 vs 單層車座椅上方既行李架
前者高度無疑較低,所需體力較少,但理論歸理論,現實根本唔係就咁從第 3 層行李架上搬走橫放既行李箱咁簡單
首先放上去個下已經要多番就位先攝到入去,放第 2 層的話更加係用埋腰力再左攝右攝先放得入
拎走時亦好容易因視線受阻,睇唔到角位、柱位、凸出既車轆位攝著左,極容易用錯力扭傷腰部
再者,十幾廿人同一時間堆埋係同一範圍下提放行李,心理壓力下為唔想阻到人亦自會不期然加快動作,好大機會用上錯誤姿勢舉/放行李
舉高一件行李箱至座位上方行李架唔難 (再者,平衡高度、頭部空間後,座位上方行李架亦唔需要真係整到有身高咁高
舉重物難係難在個動作可唔可以一氣呵成咁做,舉幾高或者舉幾耐對好多人黎講根本唔係問題
(本人都係出外留學先親眼見到好多睇落手無縛雞之力既瘦弱女仔原來一樣好大力,諗諗下似乎好多人包括閣下都有機會低估左港人既體力)
既然英國既例子係香港大/中學生下下捧著 20kg 以上、體積比正常行李箱大上落多過一層樓梯都係咁樣過活
咁係機場巴士上將件野舉至半空中同搬落黎各一次應該唔難
反正低地台區每排座位上有足夠位置放行李,動作係一口氣舉上去同拎落黎,效率同安全性會高好多
不過車都買左,我地紙上談兵其實都多餘既 :lol
053h4
發表於 2012-11-19 05:35
HW8373
發表於 2012-11-19 13:19
原帖由 053h4 於 2012-11-18 21:35 發表
拎就事少
即係咁講,自問真係無本事拎著個20kg行理箱高過頭十秒再放好
咁擺咩地方?
安裝頭頂行李架純屬額外選擇,無話過取代晒舊有設計既行李架
(不過本人之前忘記考慮此點,裝左的話一架 12.8 E300 Man 應該只有 50座位左右,唔係 55,但 50 個向前座位仍然係唔錯既數目)
係毋需大幅增加成本下為乘客提供少少額外服務都好正常,就如城巴 21xx/22xx 多年黎都為乘客提供座椅上方小型行李架
(實際需求就另一回事,話晒小型行李架會增加漏低野既風險;但大型行李架相信對可以善用既乘客利多於弊)
如果城記認為現時 156x 車頭行李架已經足夠,當佢買單層機場巴士時於同一位置加裝體積一模一樣既車頭行李架
就算全車人都懶得舉高行李於是放晒落車頭行李架上,咁架新單層巴士起碼已夠相當於而家 156x 載客量夾埋會有既行李份量
因為係額外既行李擺放空間,所以根本唔需要考慮點樣擺、擺先擺後等問題,一下動作舉件行李上去就得
最重要係低地台區頭頂行李架其實唔一定真係要整得好高,位置同現時 21xx 第三層差唔多高甚至更低都可以代價就係從座位起身較而家 21xx 更易頂頭,有關此點可以考慮下可以調節行李架高度既簡單裝置,頭頂無行李時就可以升高該一截行李架,免頂頭之苦
對乘客黎講,選用車頭行李架而唔選用座椅上方行李架,最大不便係需要望實有無人襯混亂偷走件行李
現時若果一人帶著行李搭車,若因為無力舉高而選擇放車頭行李架都無蝕底,反正佢本黎都要全程負責自己行李保安
講到需唔需要舉高行李亦講個人運氣,若果該乘客偏偏排隊在人龍中間,登上一部 21xx 時下兩層行李架已放滿
最後都要憑佢一己之力將佢呢個高度,若果第三層繼續有新行李堆放落去,佢落車時一樣要靠自己伸長對手同伸直腰從最入面"逗"起自己件行李
將行李箱舉高於同層其他行李箱,然後先拎到出黎,過程中如果用力期間件行李突然頂著/攝著就會扭傷
如果乘客孤身一人又唔夠力,現時情況下成車咁多人都總有人幫手,
(而若果無乜乘客,咁根本將行李箱攝係兩排凳中間固定個箱就夠,直頭唔使搬)
至於係兩人以上/一家幾口共用一個行李箱,更往往係全家人合力搬,合力搬自然可以舉得高好多
既然而家搭 21xx 又有行李既乘客,當中最少 1/3 都係要舉起自己件行李放上去,落車時千辛萬苦拎翻出黎
咁轉用單層車時,嫌辛苦者可以用翻傳統行李架,而自己應付得黎的話,就可以改用方便得多既頭頂行李架,何樂而不為?
不過車已買,再講落去意義比 F1 版更低,F1 版至少有實行既機會,但換車呢家野有排先會到下一次
053h4
發表於 2012-11-19 14:19
238X
發表於 2012-11-19 16:50
淨係有能力指出「好多乘客因為怕行李被偷而唔肯坐樓上」
呢點就已經足夠令 HW8373 站友的意見、建議值得重視了。
其實幾位站友都係在細節上對佢有異議吧。
個人認為,某啲線 / 班次用番單層車,
然後按成本酌量加車加班,
應該已經可以減少好多不便情況,
無必要再在行李架設備上做文章了。
053h4
發表於 2012-11-19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