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做唔少人搭
起個咁大個轉車站..近乎 cover 哂成個屯門..
條條數都唔郁得,唔改得
起黎把鬼?
最有趣係大家都因為轉車係可以快左/差唔多時間到目的地..
但你睇下條 33A/37... 點解葵涌村人明明之前就咁落山就上公路去九龍...
依家大部份原本既地方..要無啦啦上山行三四個字先去到..
又或者..落返所謂遠少許既地鐵站..揀返一條入內街行一大輪先去到目的地既流水線
係就係旺角快左.. 但係完全唔知停咁少站黎做乜..到喉唔到肺
點解可以將 59A 同 33A/37 相提並論? 回復 50# 的帖子
佢應該係講緊返屯門呀嗎 :L
長沙灣去荃灣?有 30x,234x,238x,慢少少既有 33a,36a
返屯門要坐平車?九巴話會加 59m BBI,跟住就可以用 $11 去市區.一程過?你就想 :lol 原帖由 JU2541 於 1/8/2013 23: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起個咁大個轉車站..近乎 cover 哂成個屯門..
條條數都唔郁得,唔改得
起黎把鬼?
我諗好多人的確覺得呢個轉車站係政治工程 / 大白象。 原帖由 238X 於 2013-8-1 23:5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諗好多人的確覺得呢個轉車站係政治工程 / 大白象。
就係因為屯門一邨一線, 非繁唔夠客, 先要起個轉車站, 減省重疊的路線,
亦比一些無直線的地區擴大巴士網絡, 這個先係轉車站的目的.
問題係, 班議員根本唔接受, 山頭主義的劣根性改不掉,
所以運吉咪次次跪低囉.:L 原帖由 張偉沖 於 2013-8-1 23: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加番個58M36A,37 轉乘, 咪夠囉.
59A 回程咪又係要比全費, 試問有幾多客肯比十幾蚊由長沙灣搭去荃灣而唔搭MTR?:lol
迫港鐵係荃灣葵興加多幾個特惠站平$1仲好啦 屯門巴士周圍改,點解唔搞個地區諮詢/論壇,比大家(至少比屯門居民)發表意見? 原帖由 BlackBird 於 2013-8-2 00: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屯門巴士周圍改,點解唔搞個地區諮詢/論壇,比大家(至少比屯門居民)發表意見?
根本成件事都未有一個比較大既共識
到依家仍然人話 重組一定要減車/加車/不變
我理得你放幾多架車去行
至少原有服務 大至上能夠提供番出黎 先至係唔影響乘客既改動
(假設57M收66M價合併咁計啦 咪當66P開全日囉)
用車數目你可以變 因為唔代表你班次少左
行車時間同服務範圍唔變咪冇影響 改善左咪者係好既改變
最基本既263>58M/59M/61M/67M/68A
對客冇乜影響(算係啦 加完班之後) 但係方便同快左好多
至於挑起63X升上去跑出旺角 話冇影響到客就一定假既
無疑對好多想快少少到旺角既屯門客係一件好事 但唔可以否定對原有乘客影響
同樣地 殺66會幫其他線加到車 (假設加263咁計 就幫到果班客加密左班次)
但係就犧牲左原有一程車到既服務
照道理 以66咁可觀既班次 如果能提供補償方案(平左/快左/密左)叫班客轉車
接受程度唔會太低 (反正九巴都拎埋比無線自說自話 企硬只令全民反感)
同樣
你殺59A得番早晚繁單程
你諗到方法(至少 係至少)證明我睇原有既服務唔受太大影響
我搭開幾耐既 轉完車要幾多 等車幾耐
起碼我會願意向新安排嘗試
有補償方案當然更好啦 但係259E收貴左咁多年你期望九巴平比你密比你都多餘既
以現時既情況 代替59A既路線的確未能「完全」乘受殺59A帶黎既壓力
你就咁同我講CUT 咁又點說服我呢?
再者
如果係為左起完轉車站就要CUT車而CUT走果十架車 最後十架車冇完完全全放落唔夠車既線行既話
咁59A既死 就死得一文不值 係又傷又無辜
*唔放十架車出黎係我自己估計者 唔使咁激動
假設十架車要照繼續行早繁晚繁既59A
咁行完一程 番得屯門都過左繁忙時間
除非九巴突然提出跨廠跳飛機咁既安排 (接住跳落42C/38/40P/948)
否則殺完線 資源並唔能夠繼續充分利用
惟獨數字上減車十架 交功課至夠體面
算啦
反正住得屯門既 就算坐住962P既Flyer 朝早屯公一樣塞車
2分鐘一班唔代表你上到車有位坐 搭開一個鐘就到唔代表唔使遲到
如果對巴士公司少少期望都冇既話 做人會更快樂更舒服
[ 本帖最後由 jx6215 於 2013-8-2 01:11 編輯 ]
回復 47# 的帖子
搵條66X 67X同59A比較:funk: 可以再格硬黎個wor:victory: 98年大欖轉車站開通,取消68號, 68M取消延長到葵盛,元朗往返葵涌一定要轉車,到現在15年。
不講方便、不方便,處事效率相當快!
15年後,屯門公路轉車站開通,一單59A轉繁忙時間服務,
搭客往返屯門碼頭及葵涌要轉車,計劃遲遲未能推行,
左諮詢、右諮詢,效率明顯變慢,跟很多香港政策推行相似。
由當權者(運輸署及巴士公司)做決定,爽快多了,
香港小市民去適應便是。以往香港人其中一項優點,
便是適應力強,逆來順受,近年大家似乎少提了。
往返元朗及葵涌搭客轉車足足15年,亦如是。
似乎鐵捥管治香港對港人較有利,但我們陶醉於當家作主。
抑或政治人才太少?多了拙劣的議員?
不去想,專心自己要事。
[ 本帖最後由 yevgeny 於 2013-8-2 02:1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