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當年引入城巴
想請問各位資深師兄,其實當年點解政府會發牌俾城巴參予專利巴士服務?政府當年有無根據四大評核準則,行政局有無考慮各項相關因素,包括顧問相關評核、以及各申請者對顧問報告作出嘅所有相關申述?第一,以城巴當年財力,根本比當年中巴弱得多。
第二,香港島市場有限,又有地鐵、電車同小巴競爭,根本容納唔到兩間專利巴士公司,只會做成惡性競爭。
第三,發出新專利權難免攤薄車費收入,巴士公司好難維持穩健嘅車隊營運能力。雖然有意見認為發出更多專利權可「做大個餅」,但每一個人能夠搭巴士嘅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無止境增長。
所以我真係唔明點解當年香港政府要發出新巴士公司專利牌照。 因為阿爺大哂,可以唔理一男子因素:loveliness: 一)當年徐展堂應該有地位及財力過今日既王維基,城巴係有成績做比人睇
二)當年港島東有發展機遇,例如小西灣及愛秩序灣 仲有,廣告市場根本唔大,多左城巴會攤薄車身廣告收入,會影響本身九巴同中巴既收入。 原帖由 ronaldc 於 2013-11-6 00: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二)當年港島東有發展機遇,例如小西灣及愛秩序灣
然而城巴 1993 年接辦的路線中,沒有一條能過威非路道,第一條入小西灣的要數到兩年後的新線 118。 呢個係當年俾中巴的:lol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13-11-6 01: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然而城巴 1993 年接辦的路線中,沒有一條能過威非路道,第一條入小西灣的要數到兩年後的新線 118。 原帖由 PB602 於 2013-11-5 23: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想請問各位資深師兄,其實當年點解政府會發牌俾城巴參予專利巴士服務?政府當年有無根據四大評核準則,行政局有無考慮各項相關因素,包括顧問相關評核、以及各申請者對顧問報告作出嘅所有相關申述?
第一,以城巴當年財力,根本比 ...
樓上已解釋過,不再詳述。
最大原因是中巴不思進取服務水準。
另外借港英政府來抽特區政府水,會唔會九唔搭八??
若果有得俾劣評,我一定會成全你。
[ 本帖最後由 CHOWING 於 2013-11-6 01:24 編輯 ] 講真做生意睇或守兩年係好短時間
而且首批既路線算是唔錯 當年政府是收回中巴部分路線專營權,然後轉授予城巴。要用免費電視比較的話,就像收回亞洲電視的粵語電視牌照,然後以相同條件向「XX電視」發出牌照,並說明只可設立一條頻道,且而必須播放相同節目。如投標公司多於一間,行政局當然會以「一籃子」因素作出決定,但此「一籃子」同不同彼「一籃子」,相信要等50年後行政會議文件解密才能知曉。
水,不是胡亂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