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 發表於 2014-1-6 23:23

(再談)一籃子城門隧道改動建議

新路線─
編號:41X
總站:駿景園<>青衣站
收費:全程$8.70,橫龍街往火炭$7.70,過城門隧道後$5.50
班次:6-18分鐘(與48X聯合班次,東行早2分鐘到達眾安街、西行早2分鐘到達沙田市中心)
用車:15輛
路線:由駿景園開出:樂信徑、樂景街、火炭路(南行)、火炭路(北行)、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巴士總站、山尾街、火炭路、大埔公路、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象鼻山路、荃錦交匯處、蕙荃路、廟崗街、城門道、青山公路、大河道、楊屋道、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青荃路(青荃橋)、擔杆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杆山路、擔杆山交匯處、青敬路(只於繁忙時間途經);由青衣站開出:青敬路、擔杆山交匯處、青荃路(青荃橋)、天橋、德士古道、楊屋道、大河道、青山公路、城門道、西樓角路、蕙荃路、荃錦交匯處、象鼻山路、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大埔公路、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火炭路、山尾街、火炭(山尾街)巴士總站、山尾街、火炭路、樂信徑
作用:替代49X在荃灣的服務(包括來往長安);將火炭納入城門隧道網絡

路線改動─
編號:40X
路線:由烏溪沙站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西沙路後,改經馬鞍山路、石門交匯處、大涌橋路、火炭路(翠榕橋)、大埔公路,返回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原有路線;由葵涌邨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後,改經大埔公路、火炭路(翠榕橋)、大涌橋路、石門交匯處、馬鞍山路,返回西沙路原有路線
作用:減少繞路

編號:48X
班次:6-18分鐘
用車:16輛
路線:由禾峯開出,依原有路線改至和宜合交匯處後,改經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象山邨西路、和宜合交匯處,返回和宜合道原有路線;由灣景花園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昌榮路迴旋處後,改經青山公路、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返回和宜合交匯處原有路線
作用:將上葵涌及象山全日納入城門隧道網絡;騰出車輛予新路線

編號:49X
總站:廣源<>長亨
收費:全程$8.70,長安往長亨$4.10,沙田市中心往廣源$5.50
班次:6-18分鐘,取消49P
用車:24輛
路線:由廣源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荃錦交匯處後,改經德士古道(北)、德士古道天橋、德士古道、天橋、青荃路(青荃橋)、擔杆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杆山路、擔杆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碼頭巴士總站、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涌尾路、青康路、青衣西路、寮肚路;由長亨開出:寮肚路、青衣西路、青康路、涌尾路、青衣鄉事會路、楓樹窩路、青衣碼頭巴士總站、楓樹窩路、擔杆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杆山路、擔杆山交匯處、青荃路(青荃橋)、天橋、德士古道、德士古道天橋、德士古道(北),返回荃錦交匯處原有路線
作用:減少繞路;將青衣南納入城門隧道網絡;騰出車輛予新路線

編號:86K
路線:由錦英苑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大涌橋路後,改經火炭路(翠榕橋)、源禾路,返回沙田鄉事會路原有路線;由沙田站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沙田鄉事會路後,改經源禾路、火炭路(翠榕橋),返回大涌橋路原有路線
作用:替代40X來往源禾路的服務

好處─
減少繞路;城門隧道網絡擴大

壞處─
班次減少;失去流水功能;或需從他處抽調車輛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1-6 23:26 編輯 ]

dcyw 發表於 2014-1-7 15:09

疑問數個:

新線41X(往青衣方向)由火炭路(南行)往火炭路(北行)在何處掉頭?

新48X是否往沙田方向才會改經東北葵涌?另外,只是途經和宜合道對東北葵涌居民的
吸引力較低、服務範圍有限,反而能夠疏導繁忙時間於和宜合道未能登上專線小巴403的
乘客。

新線41X基本上取代了現時49X在荃灣的位置,但終究新48X的服務範圍比現時48X更大,
如何騰出車輛予新路線?另外班次能否由現時5-10分鐘削減建議中的6-18分鐘是個疑問。

如果補回以現86K相若車資由馬鞍山往大涌橋路(富豪花園至河畔花園一段)的服務?

[ 本帖最後由 dcyw 於 2014-1-7 15:11 編輯 ]

流星☆雨 發表於 2014-1-7 17:14

48X咁兜法,大窩口同西約呢啲獨市位有咩選擇??

ArnoldC 發表於 2014-1-7 20:16

原帖由 dcyw 於 2014-1-7 15: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疑問數個:

1. 新線41X(往青衣方向)由火炭路(南行)往火炭路(北行)在何處掉頭?

2. 新48X是否往沙田方向才會改經東北葵涌?另外,只是途經和宜合道對東北葵涌居民的
吸引力較低、服務範圍有限,反而能夠疏導繁忙時間於和宜合道未能登上專線小巴403的
乘客。

3. 新線41X基本上取代了現時49X在荃灣的位置,但終究新48X的服務範圍比現時48X更大,
如何騰出車輛予新路線?另外班次能否由現時5-10分鐘削減建議中的6-18分鐘是個疑問。

4. 如果補回以現86K相若車資由馬鞍山往大涌橋路(富豪花園至河畔花園一段)的服務?


1. 觀察所得,火炭路南行與大埔公路南行的路口,並不禁止掉頭。
2. 和宜合道不可右轉青山公路、長逾11米的車輛又不可從石排街右轉青山公路,為免繞路,建議48X西行不繞經上葵涌。途經石排街的話,則車程可能過長。
3. 故此建議41X與48X聯合班次,盡量吸收來往眾安街與沙田市中心的乘客,以騰出空位予48X獨市位的乘客。41X在青衣服務範圍很小,到達眾安街時,空位應較49X為多。現時,繁忙時間眾安街每小時有24班48X/49X開往沙田,建議則為20班41X/48X,雖減少4班,但服務範圍較小,相信可以應付。
4. 大涌橋路沙田第一城站至富豪花園站步程約10分鐘。馬鞍山線烏溪沙<>沙田圍成人單程票車資$5.00,沙田圍車站至河畔花園步程約10分鐘。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1-7 23:57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14-1-7 20:23

原帖由 流星☆雨 於 2014-1-7 17:1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48X咁兜法,大窩口同西約呢啲獨市位有咩選擇??


繞經象山所需時間,實在微不足道。
繞經和宜合道,里數增加約1.4km,以平均車速20km/h計算,車程增加約4min。
如要縮短行車時間,東行可不再繞經沙咀道。

albertyuen 發表於 2014-1-7 23:45

如果想將象山列入城隧網絡我有個小小suggestion
往沙田就48X入象山
往荃灣就43X入

48X翻荃灣果程入好似有點怪:L

ArnoldC 發表於 2014-1-7 23:54

原帖由 albertyuen 於 2014-1-7 23: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想將象山列入城隧網絡我有個小小suggestion
往沙田就48X入象山
往荃灣就43X入

48X翻荃灣果程入好似有點怪:L


怎樣「怪」?

dcyw 發表於 2014-1-8 00:00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1-7 20: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 觀察所得,火炭路南行與大埔公路南行的路口,並不禁止掉頭。
2. 和宜合道不可右轉青山公路、長逾11米的車輛又不可從石排街右轉青山公路,為免繞路,建議48X西行不繞經上葵涌。
3. 故此建議41X與48X聯合班次,盡量吸收來往眾安街與沙田市中心的乘客,以騰出空位予48X獨市位的乘客。41X在青衣服務範圍很小,到達眾安街時,空位應較49X為多。現時,繁忙時間眾安街每小時有24班48X/49X開往沙田,建議則為20班41X/48X,雖減少4班,但服務範圍較小,相信可以應付。
4. 大涌橋路沙田第一城站至富豪花園站步程約10分鐘。馬鞍山線烏溪沙<>沙田圍成人單程票車資$5.00,沙田圍車站至河畔花園步程約10分鐘。

1. 縱然該處沒有禁止掉頭,但不大覺得有充裕空間,尤其是難免要使用最右邊行車線
掉頭(以e500作估算)。

2. 其實單向改經東北葵涌而且只經和宜合道,除了下班繁忙時間外實際作用真的不大。

3. 以現時48X及49X客量作估算,情況未許那麼樂觀。

4. 雖然是個折衷方法,但唯有代距離港鐵站較遠的乘客說句「謝謝」……

ArnoldC 發表於 2014-1-8 00:28

除非以行政手段取消403系小巴,上葵涌恐怕不能支持一條全日服務的城隧線。
如果48X東行繞經和宜合道不可取,以下方案,又是否可行?

改動─
編號:40X
總站:烏溪沙站<>北葵涌街市
路線:由烏溪沙站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和宜合道後,改經和宜合道、大隴街、石籬巴士總站、大隴街、圍乪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童子街、石蔭路;由北葵涌街市開出,途經石蔭路、童子街、梨木道、大白田街、石排街、圍乪街、大隴街、和宜合道,返回和宜合道原有路線

編號:47X
總站:秦石<>葵涌邨
路線:由秦石開出,依原有路線駛至葵富路後,改經興芳路、葵福路、盛福街、葵盛圍、葵聯路、葵盛圍、大窩口道;由葵涌邨開出,途經大窩口道、葵盛圍、葵聯路、葵盛(東)巴士總站、葵聯路、葵盛圍,返回盛福街原有路線。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1-8 04:13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14-1-8 00:42

原帖由 dcyw 於 2014-1-8 00:0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 縱然該處沒有禁止掉頭,但不大覺得有充裕空間,尤其是難免要使用最右邊行車線
掉頭(以e500作估算)。

2. 其實單向改經東北葵涌而且只經和宜合道,除了下班繁忙時間外實際作用真的不大。

3. 以現時48X及49X客量作估算,情況未許那麼樂觀。

4. 雖然是個折衷方法,但唯有代距離港鐵站較遠的乘客說句「謝謝」……


1. 如是者,除非在划艇中心掉頭,又或經培基小學來往駿景園,否則火炭工業區和駿景園,只能二選一。

2. 見上文

3. 難道由眾安街往城門隧道的客流,青衣客所佔比例不足六分之一?

4. 源禾路離火車站更遠,而且需經大圍往來,故對巴士需求更為殷切。另一解決辦法,是以85K及86S改經大涌橋路取代。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1-8 08:17 編輯 ]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再談)一籃子城門隧道改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