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社】南北線、東西線的載客量預測
根據路邊坑渠蓋忍者龜的保守預測:2018東西線通車後,最繁忙路段載客量
==================
南北線:比2013年下降約2成,需每小時23班9卡泡菜車
東西線:比2013年上升約1成,需每小時21班8卡日本/強國車
2020南北線過海段通車後,最繁忙路段載客量
=====================
南北線:比2018年上升,需每小時26班9卡泡菜車
東西線:比2018年上升,需每小時23班8卡日本/強國車
2031年
===
南北線:比2013年高一點,需每小時30班9卡泡菜車(仍少於極限設計班次的每小時32班車)
東西線:比2013年高4成,需每小時27班8卡日本/強國車(仍少於極限設計班次的每小時28班車)
預測東西線客量持續上升的原因,估計是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北環線所帶來的新增客量。 東西線客流似乎假設左洪水橋加站同北環線會係202x年落成
但客量估計有無包括屯門碼頭加站呢?
另外,南北線客量估計是否已包括粉嶺北及古洞北發展新增的客運量? 東西線客流量在不同路段會否有很大差異?? 原帖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3-10 15: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西線客流似乎假設左洪水橋加站同北環線會係202x年落成
但客量估計有無包括屯門碼頭加站呢?
另外,南北線客量估計是否已包括粉嶺北及古洞北發展新增的客運量? ...
北環線預計最快2023年落成,而且從數據可估計龜龜預期北環線的新增客量大部分會轉移至東西線。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10 23: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西線客流量在不同路段會否有很大差異??
有,屆時東西線最繁忙的路段是荃灣西至南昌。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11 09: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北環線預計最快2023年落成,而且從數據可估計龜龜預期北環線的新增客量大部分會轉移至東西線。 我真係好懷疑東西線係加兩站之後仲有剩餘空間畀北環線乘客,即使由天水圍開短途車似乎都危危乎。龜公司有無考慮過係繁忙時間畀北環線列車直通運轉入東西線,但可能只服務到南昌或者第一城呢?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11 09: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屆時東西線最繁忙的路段是荃灣西至南昌。
北環綫對出市區分流運載力有限的證明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11 21:1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北環綫對出市區分流運載力有限的證明
比較理想的列車開行方式:
所有落馬洲的列車為錦上路<->落馬洲穿梭往返。
所有古洞總站的列車則可直通運轉東西綫<->紅磡。
以上考慮到古洞作為南北東西的轉乘站,必需具有車程上的優勢。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4-3-11 21: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比較理想的列車開行方式:
所有落馬洲的列車為錦上路落馬洲穿梭往返。
所有古洞總站的列車則可直通運轉東西綫紅磡。
以上考慮到古洞作為南北東西的轉乘站,必需具有車程上的優勢。 ...
紅磡站並無折返設施, 所有北環線列車只可服務至南昌 (使用柯士甸站以北袋狀軌) 或第一城 (使用北面的袋狀軌) 原帖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3-11 21: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紅磡站並無折返設施, 所有北環線列車只可服務至南昌 (使用柯士甸站以北袋狀軌) 或第一城 (使用北面的袋狀軌)
多謝指點:handshake
考慮到短棍車對沿途各站乘客的影響:
如果以南昌總站, 則仍有相當部份北環綫列車的乘客要在錦上路~南昌一帶車站落車再作轉乘
如果以第一城總站, 短期影響較輕微, 但隨着東南九龍發展, 長遠仍以烏溪沙做總站以穩定班次
下圖建議古洞站月台配置, 可方便南北/東西綫大部份乘客轉乘:)
http://i.na.cx/pL501.png
[ 本帖最後由 barking 於 2014-3-11 23:0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