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沙,係咪大家想象中咁吸引?
由青沙公路落成的第一天,甚至還沒有落成之前,很多巴士迷就已經在幻想(粗俗點講,就是J緊)如何將原本途經獅隧或城隧的路線,搬到青沙公路,以減少受到交通擠塞的影響,並希望藉此縮短車程。到了今天,終於,這些朋友也算是得償所願,全日線共有三條—分別是280X、286X及287X。
可是,究竟它們又是否比以前原有路線更有吸引力?
我看未必。
*********************************************
一直以來,我都挺反對將現有由新界東(即沙田、馬鞍山、大埔及北區)來往九龍(即深水埗、旺角及尖沙咀)路線改行青沙公路,因為青沙公路的「特快」只是假象。
假象的意思,其實是指由新界區踏進青沙公路的一刻,到連翔道各個出口為止,這段路的確極吸引—幾乎全年365天都不會塞車(穩定)、車程極短(哪怕是到最遠的九龍站,也只不過是10-12分鐘)。
可是,南昌、大角咀(奧運站)和九龍站,究竟能否支持新界線呢?
大家也很清楚,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市中心的地帶,都是在長沙灣道(或青山道)和彌敦道(旺角道、廣東道和尖東也可勉強計算在內)。
青沙公路的問題就在於,連翔道各個出口不論往長沙灣道或彌敦道,不是受交通擠塞影響,就是繞路,抑或是被交通燈「玩殘」。
**********************************************
一、深水埗、長沙灣
沒錯,286X由沙田往南昌,可以用「爽死」來形容。可是,當你要穿過欽州街的「燈陣」,你一定有「撼頭埋牆」的感覺。
假若欽州街完全不設站(當然現實是不可行的吧),那還好,很可能只需要「食一、兩支燈」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像現在一樣,需要停站的話,那只能自求多福。
好了,如果像240X和286C,青沙公路後「直插」長沙灣,又怎樣?
跟86A或86C由沙田往長沙灣相比,現時的240X、286C當然十分吸引。
不過,碧海藍天後,於興華街「食燈」也是常事。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假如像286C一樣,巴士公司希望一條路線覆蓋整個長沙灣和深水埗,那繞經長沙灣後才到深水埗,對深水埗的乘客來說,吸引力也不足夠。
至於回程返回新界,對於長沙灣來說,行走青沙確實「無得輸」。
但大家要留意的,是深水埗和長沙灣的人流。
繁忙時間,長沙灣工廠區,當然客似雲來。
不過,非繁忙時間呢?情況就完全倒轉。
這是策劃一條全日線的時候,不能忽略的情況。
就以286X為例,沙田出深水埗市中心,也不算太慢;但由深水埗返回沙田呢?那就要經過長沙灣。
屈指一算,由深水埗出發往沙田,青沙又是否比獅隧快呢?
我有保留。
********************************
二、太子、旺角、油麻地、佐敦
這四個區域,當以旺角為最大客倉,所以先談這個吧。由新界往旺角,假若我們策劃一條經青沙公路直達旺角路線的時候,可以有三種方法:
1) 連翔道 -> 東京街 -> 西九龍走廊 -> 太子 -> 旺角(即現41A)
2) 連翔道 -> 深旺道 -> 奧運站 -> 櫻桃街 -> 新填地街 -> 旺角道(即過奧運站後跟33A、72X等線)
3) 連翔道 -> 深旺道 -> 奧運站 -> 大角咀內街 -> 旺角道(即到深旺道後跟13D、905等線)
不過三種走線均有缺陷。
1) 東京街要等燈,而且分兩次行走高速公路(連翔 + 西廊),感覺不好。
2) 新填地街跟旺角道可以「玩死人」。
3) 大角咀內街一般不會塞車,不過「兜來兜去」,感覺跟1) 一樣,對乘客來說,是不好受的。
而且,除非是循環線,否則就算往九龍方向,是跟1)直達太子,回程的時候依然不能為太子區提供服務。
除非,彌敦道北行後,經荔枝角道、界限街、大角咀道、聚魚道、深旺道返回連翔道,否則太子是注定跟青沙絕緣的。
至於佐敦和油麻地,經青沙的感覺像是「這麼近又那麼遠」。
到達九龍站,心情總是很興奮,因為以為自己很快就可以到達彌敦道(佐敦段)下車。
偏偏,一條佐敦道,已經足夠玩死人。
當佐敦道經常塞車,而且塞車是塞到「差唔多行都行唔到」的時候,究竟使用青沙公路出佐敦,比行獅隧及窩打老道又是否具優勢?
由九龍站經佐敦道塞出彌敦道,需花上半小時的慘劇,我經歷太多了,十隻手指也數不完。
回程方面,無可否認,由朗豪坊上車,假若不繞經柏景灣總站,車程絕對是極吸引的。
可是,當越來越多彌敦道巴士線改特快,左轉亞皆老街,而交通燈號卻沒有延長的時候,那段路只會越來越擠塞。(其實現時繁忙時間已出現問題,只是運輸署對問題好像視而不見)
*********************************
三、尖沙咀
今天就做了真實測試。小弟於18:04在帝都酒店上了280X,只是用了13分鐘(即18:17),就到了九龍站。
可是,就算今天是星期日,沿路沒有塞車,交通方面也不算太倒霉(包括車流及交通燈),從九龍站往聖安德烈堂,也要用上近10分鐘(即18:26-18:27)。
那我不敢想象,平日這條經柯士甸道的280X,從九龍站往聖安德烈堂,能否在15分鐘內完成了。
也許,跟260X一樣,途經廣東道出尖沙咀,甚或973一樣,途經九龍公園徑,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但也不能改變一個現實:明明在九龍站可以「望住」只是幾步之距的海港城,偏偏車程方面卻又要用上8-10分鐘。
這是不理想的。
回程問題就更嚴重。
由於回程彌敦道是客倉,所以你要求九巴將280X往新界方向撤離彌敦道,改經九龍公園徑,是沒有可能的。
假設必須繼續途經彌敦道,而彌敦道又像現時一樣,北行不能左轉佐敦道的話,那就要繼續「碌落去」佐敦、油麻地,然後跟現時280X上連翔道,又或像現時260X、269B一樣逆走一段上海街,兩者都不算吸引。
由中央郵政局上車返回沙田,車程當然很短;不過,既然280X是主打尖沙咀,那從尖沙咀計算,經甘肅街出連翔道,車程已經增加不少。
***************************
青沙公路不是完全垃圾
雖然我一直猛烈抨擊青沙公路出口設計失誤(其實是連翔道),致使車程未能縮短,不過我不認為青沙公路應被全盤否定。就以來往港島為例,其實青沙可以避開不少塞車黑點(當然出了西隧口後,平日繁忙時間大家在上環一帶就Good luck吧!),所以不論982X抑或88R(西隧版)都頗受歡迎,是有原因的。
而未來305改行青沙,也是德政。
此外,經青沙公路出葵芳,也應該比途經城門隧道為快(因為城門後要經和宜合道,車程不短)。
不過,礙於城門隧道轉乘系統已非常成熟,且深入民心,所以不易、也不應被大幅度改變。
因此,青沙公路出葵芳,只能是繁忙時間的特別線。
******************************
新界來往九龍線,應該修改的,是新界區行車路線
我絕非守舊派,認為路線應該一成不變。我更不是山頭主義的擁護者,假若我區損失了一點點利益,就要「喊生喊死」。(利申:住港島區,沙田搞成點,都唔關我事)
而我也同意,現時很多來往新界至九龍的路線,行車路線以及車程都不吸引,有大重組的必要。
不過,是不是盲目將一堆路線推至青沙公路,就代表問題已經解決?
我有保留。
反之,我認為更應該改動的,是新界區的行車路線。
就以87D及81C為例,其實去年RDP的87D、281B及281X分拆方案,方向絕對正確—馬鞍山市中心一帶快了;錦泰也快了;第一城不變;富豪花園至大圍雖然車可能疏了,但班次更穩定。
偏偏,這間公司就是縮數縮得太盡。
假若281X加密一點,方案或許就能通過。
我認同部分版友所說,其實九龍區行車定線,其實「點行都死」。
我反對青沙公路,不代表我認為獅隧萬能、不會塞車。
所以,既然九龍區不能大變的時候,倒不如新界區「執靚少少」,盡量在新界區把握時間,預留一點時間在九龍區慢慢塞吧。
當然,其實我覺得九龍區定線也不是完全無得搞。
以72X及271為例,其實可以271過獅隧後,直飛天橋,窩打老道九龍塘段不停站,第一個站就是萬基大廈;而九龍塘一部分,就由72X全盤負責。基於兩線客源或會有所改變,班次當然也可以酌量微調,配合需求。
全文完。歡迎討論
[ 本帖最後由 neoplan720p 於 2015-3-2 01:21 編輯 ] 呢啲po唔係去B22既咩? 計規劃目標, 當初青沙係打算做貨運而非客運, 所以 D 路口落唔到市中心係好正常..
不過咁..回程返新界, 無論係邊條線都好吸引, 真係好快......係出九龍方向入市中心既話就真係難攪D...
巴士迷想有線行新路就梗係多幻想....實情況..就算駕私家車, 出九龍唔係去海皮或者尖沙咀我都未必會用青沙~~
真係要做海皮又要夠客, 其實可以做M線九龍站/奧運站接駁, 又快又唔兜, 好過堆九龍塘線半天吊啦.
[ 本帖最後由 hkbw 於 2015-3-2 00:31 編輯 ] 原帖由 hkbw 於 2015-3-2 00: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計規劃目標, 當初青沙係打算做貨運而非客運, 所以 D 路口落唔到市中心係好正常..
不過咁..回程返新界, 無論係邊條線都好吸引, 真係好快......係出九龍方向入市中心既話就真係難攪D...
巴士迷想有線行新路就梗係多幻 ...
但係最棘手嘅問題就係,新界東M線嘅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呢個周末星期六晚,年初十,獅隧夜晚10點幾九龍入口返沙田都塞車,何況平日繁忙時間?
整體塞少左就算啦我認為,唔應該話要等到兩個方向都要大部分乘客都慳到時間先可以重組!
大圍四美區離鐵路站遠,新公屋在286X開後陸續入伙,還有新居屋都必會在沙中線過海前入伙,甚至比"大圍MTR直接搭到南昌站"開通時更早入伙,加上區內兩私人屋苑唔係超豪設有足夠車位供每伙一車!放棄為數唔多既大圍南/顯徑 <> 深水埗市中心 客,改吸四美區客係比較好既!
深水埗、長沙灣
其實樓主呢個比較,其實就係頭站尾站呢個問題。攞返長沙灣經獅隧來講,的而且確深水埗來回都唔慢,但係對於長沙灣嚟講,來回都係咁碌青山道/元州街,放工時間成半粒鐘以上先入到獅隧,都咪話唔坐得耐。
286X 而家咁做,一來係就返公路出口問題,實際上循環線有佢有點同缺點。
優點:減省重覆路線,慳咗油之餘亦頭尾都有一邊係最快,頭尾都各有捧場客,兼且都用得盡部車載客能力。
缺點:樓主都有提,呢個優點對乘客嚟講亦係缺點。
其實最攞命個位應該係由3幹出口落巿區,填海區全部都係勁闊大路口,燈又停得耐。
唯一無燈的呈祥道出口經瑪嘉烈調頭,雖然最易入到巿區但係比興華街西用多1.5公里。
除非用嚟呃里數加價,無知的區議員都會覺得兜路而感覺慢,所以都係無計:( 原帖由 JC8385 於 2015-3-2 00:4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係最棘手嘅問題就係,新界東M線嘅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新界東M線現時主要去九龍塘及鑽石山。
搭M線唔係駁鐵,都仲可以有其他通勤需要,九龍塘可以去大學及又一城,鑽石山毗連住宅區及荷里活。
如果有新M線經青沙,落南昌暫時只得住宅區,286X勉強做住先都仲得(只係快去慢回)。
280X宜家都做緊九龍站,不過係單程,駁到西隧、九龍站、圓方,將來仲有高鐵西九總站,其實係有潛力。
奧運站有得諗下搵青沙線做,除咗駁鐵,仲有奧海城、匯豐中心及多個住宅,而且唔使經深水埗旺角就直達大角咀。
新界東搭鐵路去奧運比較迂迴,原本RDP計劃272X做奧運,不過對沙田而言比較貴。
個人建議將281M改去富榮、奧運、深旺道、南昌循環,效益應該比九龍塘大。 你講個堆其實都係路政署 set 燈問題為多 , 尤其深水埗長沙灣個組
即係九龍東巴士兜新蒲崗同彩虹其實唔係好兜 , 不過比堆燈拖到好慢咋嘛
至於旺角尖沙咀呢 D 本身條道都 overload , 就算比你行獅隧經返亞皆老街出旺角 , 行窩打老道上落獅隧一樣慢一樣塞
回復 6# 的帖子
所以,我覺得繁時有特別線直達長沙灣,或者由長沙灣直飛返去新界,係好應該。但由於非繁忙時間既客源,主要係深水埗,而唔係長沙灣,所以全日線係咪一定要行青沙呢,呢個我覺得大家要諗多少少。 回覆樓上幾位提議改M線做新客既版友:
我自己覺得巴士公司未必會咁做。
如果由新界坐M線出南昌、大角咀或者九龍站,好可能其實目的地係港島。
既然係咁,巴士公司心諗,點解我唔直接開一條經青沙、西隧的新界線出港島,賺哂你既錢?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