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chan
發表於 2015-5-25 02:48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11 02: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該兩條天橋為無額外支撐設計,只靠天橋頭尾的建築來承托
會唔會係因為天橋本身的結構唔容許改建來連接車站?
天橋中間開個出入口應該唔會對天橋結構有影響,亦冇需要有額外支撐,真係唔明白為何原因要另建新橋
tse0856
發表於 2015-5-25 02:56
原帖由 hkaiw 於 2015-5-9 10:4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只有西鐵線月台電梯及樓梯分佈與地鐵差不多,但是為何是差不多每組都是一條扶手電梯加一條樓梯,尤其是荃灣西站1號月台竟然只有車尾那邊的扶手電梯是上行往大堂;至於東鐵線就更離譜,電梯只集中於月台中間,非常不利乘客 ... 好明顯西鐵樓梯設計會吸引人行多D啦
我見大部分人見倒附近無電梯都會行
市區線就好少,除左繁時某D站電梯超多人
[ 本帖最後由 tse0856 於 2015-5-25 02:57 編輯 ]
mrm23
發表於 2015-5-26 02:16
原帖由 devilreborn 於 2015-5-3 14:3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兩者的研究興建及落成時間相去不遠,應該不會出現前者導致後者需要節省成本的情況吧……
個人偏向認為兩者的性質一開始已有分別,例如西鐵每一個新市鎮只有 1-2 個車站,加上擔當轉乘輕鐵的角色,需求理論上高於馬鐵。 ...
當年 K 記人講笑講過,整條馬鐵的造價,還不及一個西鐵站。
呢句話當然有少少講笑意味,但整個馬鐵造價只有一百億元
(source: http://www.thmalex.com/hkris/rnc/new_page_444.htm)
當中大圍車廠 TCC500 合約造價為 13 億
(source: http://www.gammonconstruction.co ... 6e5f11dadfeb9c.html)
大圍站 TCC400 合約 (未計改動) 約為 6 億 9 千萬
(source: 立法會文件
http://www.legco.gov.hk/yr01-02/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0228cb1-1138-1c.pdf
第四十七頁)
大圍至石門站 (TCC-200) 合約總值為十四億
石門至利安 (TCC-300) 為十九億
連同估計約佔工程費一成的加改項目,
整條馬鐵(大圍至利安,未計大圍站) Civil 及 Building service 工程僅有約四十億的 budget..
扣除中間的高架橋..
平均每個站的 budget 應該少於二億..
相較西鐵同期的工程 (天水圍站︰11億、兆康︰14億、屯門︰13 億、荃灣西︰18 億)
(source: 立法會文件 (同上) 第四十一頁)
跟本完全冇得比..
[ 本帖最後由 mrm23 於 2015-5-26 02:17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5-26 21:15
原帖由 mrm23 於 2015-5-26 02: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相較西鐵同期的工程 (天水圍站︰11億、兆康︰14億、屯門︰13 億、荃灣西︰18 億)
你咁計法又有少少唔公道,畢竟馬鐵大部分車站都係鐵路分隔帶上面,
先唔講收地,單係西鐵站係河道上面起站高架車站,條數已經唔係咁計,
而且個個站又要裝冷氣,又要搞輕鐵,咁貴都好正常。
danielkwong
發表於 2015-5-28 16:26
原帖由 ytxmobile 於 2015-5-8 16: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又唔見廣州地鐵嘅地面/架空月臺會有閘門設備室呢樣嘢?
只能說:你沒看見不等於就沒有啊...
ytxmobile
發表於 2015-5-29 16:52
原帖由 danielkwong 於 2015-5-28 16: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只能說:你沒看見不等於就沒有啊...
但係呢個應該唔霸占月臺位置掛?
Mos_Lok
發表於 2015-5-29 18:01
原帖由 himchan 於 25-5-2015 02: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天橋中間開個出入口應該唔會對天橋結構有影響,亦冇需要有額外支撐,真係唔明白為何原因要另建新橋
天橋中間開窿點會冇影響呀...
個兩條橋企正中間個位有時大風起黎都feel到有少少震
你仲話要係呢個最脆弱既位開窿做出入口:L
mckhgc
發表於 2015-5-29 22:23
原帖由 mrm23 於 2015-5-26 02: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 K 記人講笑講過,整條馬鐵的造價,還不及一個西鐵站。
呢句話當然有少少講笑意味,但整個馬鐵造價只有一百億元
(source: http://www.thmalex.com/hkris/rnc/new_page_444.htm)
當中大圍車廠 TCC500 合約造價為 13...
所以我成日都話,唔好話咩西鐵票價「 貴」 ,又咩對「大」西北貴客唔公平,事實造價、設施配套,西鐵和東馬鐵天與地的分別,所以兩者有不同定價標準,絕對公平絕對合理。
再講西鐵常客如果用全月通,係有可能平過東鐵本地線,絕對平價優質,相反東鐵除非住得近佢D站,否則是貴價劣質。
反而馬鐵某些路段票價明顯地偏高,例:大圍 <> 沙田圍,又或紅磡上車,去到上水至係$9.5,經馬鐵去大水坑,路程短一大截,又係$9.5,月台幕門冷氣免費接駁乜都冇,西鐵票價,東鐵服務,就是真正的不公平。
但似乎從來只有「大」西北貴客埋怨 批評,點解西鐵咁貴點解東鐵咁平..... ,反而馬鞍山居民一直靜如深海,何解呢?
mckhgc
發表於 2015-5-29 22:37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9 12: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東鐵電氣化果陣,邊會預到宜家變左條通勤兼水貨兩用的鐵路:L
扶手電梯的數量預少左,位置都放在頭等車箱附近
其實,這到底是頭等的「增值服務」,還是對趕時間一見開左門就入、一時不留神、甚或唔知頭等為何物的「普通」乘客所設的陷阱?
根本頭等一早應該取消,就算保留,亦應該放頭卡或尾卡,免得妨礙「普通」乘客流動,但很明顯龜龜無意改善,甚至連新車都......
頭等、蝗通車、兩個蝗站、雨天附送上落車淋浴服務的超智能月台上蓋,乃東鐵獨家四大毒瘤,一日未解決,一日東鐵本地線票價都應低於其他線。
東鐵理論上有些位係可以加扶手電梯,例如沙田站o個4條樓梯,其實應該改扶手電梯,就算只係每度一條單向向上,保留返半邊樓梯都好,
幾年前見佢封左半邊樓梯,以為佢終於做返件好事加扶手電梯,點知原來又係D起極有位、起極都冇「技術困難」既 MTR shop(龜龜的「技術困難」只會出現在幕門、公廁、扶手電梯、公居屋群設站等等,是常識吧)
除左東鐵預少左,西馬鐵亦有問題,就係總有一些係一條扶手電梯拍一條樓梯,而條電梯居然係set向下!而o個度又唔係人流單向集中向下。
然而,東鐵扶手電梯不足(將來連馬鐵),西馬鐵扶手電梯方向有問題,都不見龜龜有作出絲毫改善。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5-5-30 00:27 編輯 ]
mckhgc
發表於 2015-5-29 23:09
原帖由 Kaix 於 2015-5-8 02:3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鐵一向都好唔專業,有邊樣野係冇手尾跟??
西鐵算唔算?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