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hgc 發表於 2015-5-29 23:40

原帖由 Kaix 於 2015-5-8 02: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利乘客分散正正是九鐵的STYLE,
看看大圍站的轉車設計就知
好同意

同地鐵比,九鐵只係贏三樣野,一係洗手間,二係SP1900車,三係某些方面的透明度,其他既,唔好意思,全部係垃圾,其中車站就絕對係代表作。

睇下除左唯一佳作西鐵(尖東至屯門)之外,九鐵有邊個站,唔係比同期地鐵既差一大截?紅磡站至羅湖站 vs 觀塘線架空站
馬鐵各站、落馬洲站 vs 比東涌線、迪士尼線架空站.....

就好似你講既大圍站,佢同荔景站情況相似,都係由一線二月台擴建成兩線四月台轉車站。
論難度,明顯荔景站高得多,因為涉及在不影嚮現有服務下搬動現有月台,但大圍站就只係單純在荒地上擴建;
論技術,大圍站擴建比荔景站遲7-8年,論技術論經驗,點都比擴建荔景站時成熟豐富。

理論上大圍站應該做得比荔景站更好,但你睇下九鐵交左D乜貨出來?

荔景站,肆肆正正,除左洗手間呢個老問題外,冇野可挑剔。仲記得東涌線未通車,但荔景站擴建已見雛形時,睇見個上層月台,尤其樓頂較高既車頭位置,o個種「未來」「科幻」「cyber」feel既震撼法,真係畢生難忘(當時香港既鐵路站,只有一係東鐵堆垃圾,一係紙皮石,一係焗漆板)。
大圍站呢?成堆垃圾,我知,九鐵為求方便上班時間主流方向轉車,甚至不惜將馬鐵左右調轉行(亦係馬鐵唯一比西鐵好之處),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仲識自吹自擂話好似地鐵旺角金鐘咁,對面月台轉車就係。但唔知點解,東馬鐵兩邊月台,整到一高一低,又要為左遷就某些大晒既客,唔整樓梯,全部用Z型斜路,仲得o個兩三條,明明睇著抽東鐵o係正前面開著門,都要係咁ZZZ咁兜,埋到佢就當然......「好彩」的話,之後跟手整D東鐵獨家料:「不停站列車即將駛經本站」過你歎,跟著再下一架,一係就沙甸魚,一係就沙甸魚都冇得你做,學包容蘇話齋,等多班車啦!

另一個世紀謎團,就係既然馬鐵南延拖十幾年,咁點解唔將4號月台暫不開放,用o個個唔知3號定冇號既月台做原位調頭?既方便乘客多一方向「對面月台」轉乘,又可節省一個月台既照明同電梯用電。

機場快線香港站都係同樣情況,但人地就高明得多!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5-6-8 20:18 編輯 ]

alexleechaksum 發表於 2015-5-30 00:12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29 22: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頭等、蝗通車、兩個蝗站、雨天附送上落車淋浴服務的超智能月台上蓋,乃東鐵獨家四大毒瘤,一日未解決,一日東鐵本地線票價都應低於其他線……

其實真係好應該加番闊個上蓋
等啲乘客唔駛淋雨:L

好似上水站咁
加少少已經做到嗰個效果

alexleechaksum 發表於 2015-5-30 00:18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29 23: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就好似你講既大圍站,佢同荔景站情況相似,都係由一線二月台擴建成兩線四月台轉車站。
論難度,明顯荔景站高得多,因為涉及在不影嚮現有服務下搬動現有月台,但大圍站就只要在荒地上擴建;
論技術,大圍站擴建比荔景站遲7-8年,論技術論經驗,點都比擴建荔景站時成熟豐富。

理論上大圍站應該做得比荔景站更好,但你睇下九鐵交左D……
大圍站個轉車方法真係好麻煩:L
搭馬鐵都要專登落去大堂再上番4號月台

又因為要「遷就」轉東鐵嘅乘客
要轉咗右上左落:L

其實一開始由設計嗰度著手咪得
又唔係無地起:(

GK9141 發表於 2015-5-30 00:43

原帖由 alexleechaksum 於 2015-5-30 12:18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大圍站個轉車方法真係好麻煩:L
搭馬鐵都要專登落去大堂再上番4號月台

又因為要「遷就」轉東鐵嘅乘客
要轉咗右上左落:L

其實一開始由設計嗰度著手咪得
又唔係無地起:( ... 雖然地鐵(港鐵)係企業透明度上差九鐵
但車站設計真係高幾班
九鐵據聞係將個車站設計放俾其它公司做,一條線唔同路段會搵唔同公司搞
結果攪到d設計好多都唔掂,馬鐵就唔洗講啦,西鐵就落車搵條電梯要行九里咁遠,出口成日搵唔到,搵到出口又再行多九里
港鐵就據聞自己內部有班人設計車站,再將設計好既車站俾其它公司起
所以港鐵d車站設計係好用好多,d電梯多數唔洗行好遠就搵到,出口又易搵,轉車就例如香港站既設計可以快速疏道人流

mckhgc 發表於 2015-5-30 10:09

原帖由 GK9141 於 2015-5-30 00: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雖然地鐵(港鐵)係企業透明度上差九鐵
但車站設計真係高幾班
九鐵據聞係將個車站設計放俾其它公司做,一條線唔同路段會搵唔同公司搞
結果攪到d設計好多都唔掂,馬鐵就唔洗講啦,西鐵就落車搵條電梯要行九里咁遠,出口成日搵唔到 ...
地鐵都係1DD

最經典既則魚涌唔使多講,大站如旺角金鐘都有問題

旺角如果搭南行旺角落車,上大堂扶手電梯都係嚴重不足,落多上少,上只有車頭位置有。
金鐘轉車,唔知點解車頭車尾整幅牆阻著

講起出口,有一樣我覺得係九鐵做得較好,就係兩尖 vs 香港/中環站,九鐵為為免乘客混淆,尖東站出口代號唔由A開始,而配合地鐵尖沙咀站,排在尖沙咀站後由J開始,某程度上係有點自我矮化(唔知點解,九鐵做得好既地方,永遠只在西鐵。講起出口代號,東鐵大部份站,包括旺站如九龍塘站,九鐵年代長期無出口代號,係合併後至由龜龜執手尾)

反觀香港/中環站,乘客角度,所謂香港站,同中環站擴建冇分別,根本應該叫埋做中環站,但佢就要分「兩個站」,完全當兩個獨立車站管理。而且香港站出口編號獨立,從新由A開始,結果中環站有ABCDE出口,香港站又有ABCDE出口,往往會造成混淆,尤其係香港站C出口


兩尖出口指示,近年有進一步改善,例如我身在尖沙咀站,要到尖東站P出口,以往照站內指示,要先到G出口到尖東站,到了尖東站再指示P出口;現在改成尖沙咀站直接指示P出口。就係唔知點解更混亂既香港/中環站一直冇改:L

GK9141 發表於 2015-5-30 23:34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30 10:09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地鐵都係1DD

最經典既則魚涌唔使多講,大站如旺角金鐘都有問題

旺角如果搭南行旺角落車,上大堂扶手電梯都係嚴重不足,落多上少,上只有車頭位置有。
金鐘轉車,唔知點解車頭車尾整幅牆阻著

講起出口,有一樣我覺得係九鐵做 ... 旺角金鐘始終因為歷史問題,以前無諗過四十年後使用率會高咁多,同埋以前既經驗同技術又無而家咁好
中環香港站就我都認同你,明明已經一個站咁都係要分開管理
西鐵好過東馬鐵最大原因就因為起既時候多資金:lol

dennis28a 發表於 2015-5-31 23:47

師兄,何必咁激動。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29 23: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就好似你講既大圍站,佢同荔景站情況相似,都係由一線二月台擴建成兩線四月台轉車站。
論難度,明顯荔景站高得多,因為涉及在不影嚮現有服務下搬動現有月台,但大圍站就只係單純在荒地上擴建;
論技術,大圍站擴建比荔景站遲7-8年,論技術論經驗,點都比擴建荔景站時成熟豐富。

一句講晒,錢既問題,大圍站同荔景站完全唔同,
如果要起到你既要求,造價隨時要成 30-40 億(按:當年尖沙咀支線大約 40 幾億),因為咁樣同重新起過大圍站無分別。

點解咁講?本身大圍站係後期加建出黎,所以一直沿用側式月台,
若果要改建兩組島式月台,本身要解決兩點:
1. 北行月台擴建,
2. 馬鐵路軌跨越東鐵路軌

北行月台北面盡頭近城門河同文禮閣,根本無空間比馬鐵路軌跨過東鐵路軌,
所以必須將整個大圍站北行月台至空地,但又因為同樣理由,北行無空間及足夠高度跨過南行,
而且要係車公廟站同大圍站之間做一大組立體相交,夠唔夠位做都係問題。
結果?事實係要南北行一齊向東南移,單係依點,足以令整個大圍站重建。

邊個會願意為咁大規模工程比俾錢?仲未計咁做對東鐵有幾大影響(雖然真係有考慮過)。

荔景站反而仲理想得多,因為係山入面,最少唔會受現有建築物阻住路軌跨過隔離線。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29 23: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另一個世紀謎團,就係既然馬鐵南延拖十幾年,咁點解唔將4號月台暫不開放,用o個個唔知3號定冇號既月台做原位調頭?既方便乘客多一方向「對面月台」轉乘,又可節省一個月台既照明同電梯用電。

好簡單,你咁做會令繁忙時間班次減班。(下?有無咁誇張?有既。)

寶琳站真正極限係 2 分 15 秒,但會影響寶琳站、坑口站門關車門時間至做到,
咁安全起見,港鐵都係做緊 2 分 30 秒一班。因為單月台調頭,你會引致少左一班車 Buffer,
當本身將軍澳線做到 1 分 45 秒一班,足足少左成 30-45 秒。

咁又關大圍站咩事?本身大圍站已經就左東鐵,馬鐵路軌有少量爬升路段,仲未計為左就城門河造成彎位,
其實係影響到出入大圍站車速,如果仲要係果度調頭,又無左一班車 Buffer,結果只會影響班次。

(當然,馬鐵要維持三分鐘去做單月台調頭係可行既,但前提係要大為縮減大圍站上落客時間,依個至係重點)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5-6-1 00:04 編輯 ]

mrm23 發表於 2015-6-2 02:30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5-5-29 22: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這到底是頭等的「增值服務」,還是對趕時間一見開左門就入、一時不留神、甚或唔知頭等為何物的「普通」乘客所設的陷阱?
根本頭等一早應該取消,就算保留,亦應該放頭卡或尾卡,免得妨礙「普通」乘客流動,但很明顯龜龜無 ...

馬鐵全線各月台公眾位置都只有上落扶手電梯及升降機各一
唯獨係大圍站有三上(4號台) 二落 (3號台)
基本上佢擺條 escalator 響邊度都會俾人鬧

至於 escalator 隔離永遠會多一條樓梯,
個人估計主因應該係 SSCC (政府安全及保安統籌委員會) 對緊急逃生通道要求有關,

現時 SSCC 要求的最惡劣的緊急疏散速度為 4.5 分鐘,(會影響總逃生樓梯闊度)
而緊急逃生途徑則不多於 25m / 50m (會影響逃生樓梯分佈)

source:
Pg.48 新鐵路基建設施消防安全規定制訂指引
http://www.hkfsd.gov.hk/eng/source/safety/Guidelines_for_New_Railway_092013.pdf
(re-edit on 2 Jun)

[ 本帖最後由 mrm23 於 2015-6-2 13:17 編輯 ]

Mos_Lok 發表於 2015-6-6 18:10

原帖由 mckhgc 於 29-5-2015 23: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好同意

同地鐵比,九鐵只係贏三樣野,一係洗手間,二係SP1900車,三係某些方面的透明度,其他既,唔好意思,全部係垃圾,其中車站就絕對係代表作。

睇下除左唯一佳作西鐵(尖東至屯門)之外,九鐵有邊個站,唔係比同期地鐵既差一大截?紅 ...
大圍站兩邊月台一高一低係因為大圍站東鐵月台位於大斜路路段
馬鐵因為係空地建新站而係平路
所以兩邊月台北面高低差比南面大

至於Z形路我諗係唔想太斜有意外, 又唔想起梯級
另外亦分散到乘客去1-3, 6-7, 10-12卡
尤其係廠出/火炭開南行車, 沙田 3-5, 8-10卡較集中多人
大圍站就可以塞滿埋其他卡

mckhgc 發表於 2015-6-8 20:55

原帖由 alexleechaksum 於 2015-5-30 00: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大圍站個轉車方法真係好麻煩:L
搭馬鐵都要專登落去大堂再上番4號月台

又因為要「遷就」轉東鐵嘅乘客
要轉咗右上左落:L

其實一開始由設計嗰度著手咪得
又唔係無地起:( ...
估唔到有人咁都唔明,會覺得咁樣係有問題:L:funk:,我畫公仔畫出腸去解釋喇:

最多客既時間,係返工放工繁忙時間,而當中又以上午繁時返工時間最趕同最多人。

上繁返工,點都比下繁放工要趕時間同要準時,不用解釋吧!:lol

而且上繁返工時間,幾乎全世界都係集中由住宅區(新界)湧往CBD(港九市區),又要幾乎同一時間(約9am)返到公司;但下繁放工時間,相反方向,又係咪咁集中,全世界幾乎同一時間由CBD(港九市區)湧往住宅區(新界)呢?明顯不是,OT、進修、興趣班、應酬、行街、會友、拍拖.....都會令到放工返歸既人潮分散,冇上繁返工咁集中。

結論就係,上繁客量比下繁多,上繁「趕時間度」又比下繁高,如果只能遷就某一繁時,當然要以遷就上繁優先(其實呢D真係稍有常識同智力正常既成年人都冇可能唔明:L)。

而上繁又以南行為主流人潮,馬鐵右上左落,就正正係為遷就上繁主流人潮方向,由大量住宅既馬鞍山、城河東乘馬鐵到大圍後,可不繞經大堂,對面月台就轉車南行東鐵去港九市區。
如果馬鐵左上右落,就上繁主流人潮(馬鐵南行轉東鐵南行)、下繁主流人潮(東鐵北行轉馬鐵北行)都要繞經大堂轉車,即係上繁4號月台轉2號月台,下繁1號月台轉3號月台,對各方面都冇好處。

呢方面,如果西鐵都係右上左落的話,南昌站都可以做到同樣效果,據說兩鐵合併初期龜龜有考慮過,但最終以難以安排西鐵列車回廠洗白白為由否決。

呢樣亦係馬鐵唯一好過西鐵既地方。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5-6-8 21:08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發問:關於馬鞍山綫的自動月臺閘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