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 2023-9-5 09:27 
正文摘要:S3BL100 發表於 2023-9-6 05:14 3-4-3 77W 真係避之則吉,不過最近幾次坐 77W 都大機會隔離冇人坐,坐過 KL AMS-ICN-KIX 同 AA DFW-LHR 都冇人坐隔離,叫做好少少。 近年坐得最辛苦果次飛機,應該係 2018 坐 VS 787,就算我好細粒,都好惡頂,之後就真係冇坐過 787 了。 反而呢排成日坐 A350,近幾年 HKG-LHR 如果坐 CX 我都揀晒坐 A350。 不過你話 NH 77W vs UA 77W,雖然都係 3-4-3 排法,但 NH 肯定贏 service 同 meal,同埋乘客質素都好啲。最近又多左個誘因,NH 77W 出左新 pokemon jet,個人會列入考慮之列。不過 UA 長途機,雖然佢唔係比好多野你,但係樣樣都係有用的,UA 個頸枕枕頭真係幾舒服的,又唔係差到貼地,只係對手 NH 太強。  | 
Waiyin12 發表於 2023-9-16 06:45 不如咁講,我臨坐呢程機之前見到你篇飛行報告,對我都好有幫助,至低限度知道應該有咩期望 (不過我喺香港期間好似係完全無登入過 italk,一律只讀不回,係返到美國後先浮返水面) 但又唔係話邊個寫得詳細D,你既出品寫得比較點到即止,提供到既資訊相當有用;調返轉我因為係第一次坐 ANA,亦係六年幾以來第一次坐亞洲航空公司,六年間坐左無數次美籍航空公司航班,又坐過 Air Canada 同 Lufthansa Group 航班,視角係唔同左,會 look for 既野亦有分別,ANA 服務的確做到令人眼前一亮 再睇返,我同你呢兩程機,派既小食好似唔同 ![]() 我買呢程機果陣已經可以網上揀位,問題係 ANA 可能因為先前未有我個人資料,飛美國唔可以網上 check in,一定要親身喺機場辦理,所以一定要早少少到,果朝去到朝早七點已經辦理緊登機手續,我前面都有好幾個乘客,我真係唔夠膽八點先到機場  | 
| 
見到有版友搭同一班機、甚至各項服務(包括個飛機 餐)都係一樣,感覺好特別;而樓主的report 比我約半個月前的出品詳細不少,可能似終唔係我第一次搭 ANA,成個 fow of service 有少許 predictable 第一個觀察:同一班機、都係 09:30 出發,樓主預抵達機場的時間比我鬆動許多,當日我 06:54 先剛剛出門口,約08:10 先到機場(有點恃住 ANA 同時間只得一班機由香港出發,加上買機票時已經選了位,有少許大安旨意) 同意 ANA 香港 - 日本 4 小時航程,但服務可以媲美唔少航空公司之長途服務(部份項目上甚至做得更好),餐飲服務係相當出眾;但可能我飛日本前一星期內先搭完 Qatar Airways 長途,部份服務細節可能相對類似,到搭 ANA 時未有太注意到 我當時係香港 - 東京來回,但唔見得 ex-HKG 的飛機餐差過 ex-HND 好多,兩者味道差不多;不過至少係完整一個正餐,CX 09:XX 飛日本的航班有部份係派早餐 另外我當日降落前無收過糖果,唔知係咪唔記得派?  | 
yuenpo 發表於 2023-9-6 12:31 其實日本本土人得四分一有passport (2019 數字),跟本好少出國旅遊(夏威夷外),你話只做國民生意跟本冇增長空間(但ANA JAL 應該同日本企業一樣係夠搵就算心態) 雖然東南亞開始有飛西岸飛機,但直飛點都貴同少選擇,你見連CX UA 其實香港飛美國線都係有唔小轉機客就知。  | 
yuenpo 發表於 2023-9-6 12:31 但日本人口老化,疫前 transpacific 巿場都無乜增長,增長速度跑輸晒其他大部分亞洲國家,甚至開始呈萎縮之勢 果日之後駁 UA6 NRT-IAH,目測唔少人都係東南亞坐 ANA 轉機過來,當中越南佔唔少  | 
yuenpo 發表於 2023-9-6 12:31 問題係東岸仲未做得返東/東南亞直航,唔經西岸就要靠日韓。 除非俄佬玩完咁就另計  。 | 
S3BL100 發表於 2023-9-5 13:22 或者另一角度,日航和全日空都唔太想做轉機客,做日本自己國民的生意己足夠了 隨著新的機種出現,愈來愈多美國不停站直飛東南亞的航班,東京呢個 Trans-Pacific 的 hub 已不再像 80/90年代般重要了  | 
2076 發表於 2023-9-5 13:54 The newer A350s will have thinner wall, so it will become 3-4-3 in the future ![]() I remember an odd charter airline or two had 2-4-2 on 767. That, would be hell.  | 
S3BL100 發表於 2023-9-6 05:14 EVA Air still have 3-3-3 on some of their 77Ws, but not all. It's still a good choice for Trans-pac flight. I will avoid Air Canada 77Ws at all cost. High density config + 3-4-3 = no overhead bin space and long bathroom lineups!  | 
S3BL100 發表於 2023-9-6 05:14 3-4-3 77W 真係避之則吉,不過最近幾次坐 77W 都大機會隔離冇人坐,坐過 KL AMS-ICN-KIX 同 AA DFW-LHR 都冇人坐隔離,叫做好少少。 近年坐得最辛苦果次飛機,應該係 2018 坐 VS 787,就算我好細粒,都好惡頂,之後就真係冇坐過 787 了。 反而呢排成日坐 A350,近幾年 HKG-LHR 如果坐 CX 我都揀晒坐 A350。 不過你話 NH 77W vs UA 77W,雖然都係 3-4-3 排法,但 NH 肯定贏 service 同 meal,同埋乘客質素都好啲。最近又多左個誘因,NH 77W 出左新 pokemon jet,個人會列入考慮之列。不過 UA 長途機,雖然佢唔係比好多野你,但係樣樣都係有用的,UA 個頸枕枕頭真係幾舒服的,又唔係差到貼地,只係對手 NH 太強。  |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11-4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