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真係跟 RDS 2000 起左港口鐵路線,就真係超級大白象了。 
 |   
 
 
 
 |  
| 
 | 
 
 
| 
 | 
 
| 
 | 
 
 
 
 
完全同意捉錯用神 
根本西鐵唔會叫做大白象 
(或者最多只係個站起得太大) 
因為當年問題重心斬開起又改過線 
但政府又唔交代預算打通尖沙咀之後既改變 
 
如果當年屯門無要西鐵 
可能屯荃會上到馬 
而家真係半天吊 
當年明知要行元朗天水圍先出市區 
死都要扯過去 
而家要左又話兜路~.~ 
但起多條屯門人又未必食得哂 
一係就搞到屯門至天水圍段西鐵運空氣 
(分分鐘8卡車先得1卡人..) 
 
只不過將線又唔可以同西鐵比既 
始終佢直接過海 
西鐵當年仲要左轉右轉 
而且屯元天人口太散 
同TKO有啲唔同 
 |   
 
 
 
 |  
| 
 | 
 
 
| 
 | 
 
| 
 | 
 
 
 
 
一帶一路下, 國內利用鐵路運送貨物往返歐亞各國地區, 時間同金錢都較航運空運有利, 航運要有港口, 空運雖有機場就成事, 但航空交通越見繁忙, 大件貨物利用陸路比用鐵路慢, 鐵路無論速度同載運量都較貨車高, 係有其優勢. 
 
作為轉口港的香港, 如果之前落實起好貨運鐵路, 或者可以作為華南地區 台灣 東南亞及亞太區的貨物中轉站, 透過一帶一路繼續壯大轉口能力, 未必是超級大白象, 而且要睇埋進入中國之後的走線, 如果係經新疆走, 起嚟真係冇乜用, 但走廣西 雲南穿越緬甸 孟加拉 印度到中亞 東歐, 情況就會好唔同, 競爭力即刻提高. 
 
反而現在國內華中以北用鐵路貨運, 同中東 歐洲的生意往來更頻繁, 當東南亞國家貨運鐵路, 與南亞 中東 歐洲接軌, 香港的轉口港角色仍然具有領導地位, 沿線人口不斷上升, 生活漸變富裕, 貨運量只會繼續增加, 帶來更多經濟活動. 
 
不過講到幾好都無用, 經濟增長同市民生活好似唔係掛勾, 客運交通先係市民的關注重點. |   
 
 
 
 |  
| 
 | 
 
 
| 
 | 
 
| 
 | 
 
 
 
EX-TL 發表於 2018-1-7 15:44 
一帶一路下, 國內利用鐵路運送貨物往返歐亞各國地區, 時間同金錢都較航運空運有利, 航運要有港口, 空運雖 ...  
依家好似倡議緊2047搬貨櫃碼頭去東大嶼以南 
放返市區地皮出嚟起樓 
所以應該都唔會再起貨櫃鐵路 
最多係機場同貨櫃碼頭駁條公路去深圳灣口岸去轉運鐵路或者深圳機場 
所以政府先會話喺北大嶼起物流園 
不過講咗N 年都未起 
睇怕都要等機場三跑同小蠔灣填完海先再填海起物流園 |   
 
 
 
 |  
| 
 | 
 
 
| 
 | 
 
| 
 | 
 
 
 
 
咪住先,馬鐵同西鐵嘅通車時間只係相差一年 
西鐵通車時,馬鐵都已經起好左8成甚至9成 
西鐵客量唔達標又點影響到一個行到尾聲嘅project呢? 
 |   
 
 
 
 |  
| 
 | 
 
 
| 
 | 
 
| 
 | 
 
 
 
 
香港轉口港衰落,原因唔係乜野鐵路陸路, 
而係唔少海運都轉左用"鄰近國家"港口。 
 
就算香港起多一百個貨櫃碼頭,都唔會夠"鄰近國家"港口平.. 
 |   
 
 
 
 |  
| 
 | 
 
 
| 
 | 
 
| 
 | 
 
 
 
 
其實算做平均 屯門天水圍係兩邊, 兆康,元朗都係中間而家西鐵最迫我觀察到係紅磡方向中間最前頭美孚上去大堂較快嘅電梯位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