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rt505 於 2013-10-16 23:36 發表 
現時大部分巴士皆設有普通話廣播,為何不能同時以简体中文為遊客提供資訊?
現時港鐵在頭等車廂的標貼其實已經是做了第一步。
要做就做到足,淨係用簡體字唔夠架
用埋大陸用語
例如
注意事项 > 温馨提示
老弱及其他有需要人士 > 老弱残
应付车资为常规车资的一半 > 半票乘车
请保持文明行为 > 请文明乘车
獻醜不如藏拙喇 |
|
Idiotism is idiots being idiotic
|
|
|
內地人看來較為喜歡將東鐵綫車站稱為「火车站」(火車站),市區四線車站稱為「地铁站」(地鐵站)。
此外,以下是內地人的常見用詞:
輕鐵 → 轻轨(輕軌)
巴士 → 公交车(公交車)/ 公交 / 公车〔不過近期開始流行使用譯音Bāshì〕
轉車站 → 换乘站(換乘站)
班次〔指兩班車之間的時間段的稱呼〕 → 班距
低地台 → 低地板
一毫 → 一毛
總括而言,基於內地人的特性,「簡體豬紙」應該著重以下內容:
1. 香港有而內地部分城市沒有的乘車機制,例如上車付款無售票員、不設找續、兒童及長者半價等(深圳6-14半價,香港則是3-11)
2. 文明行為的提示(鼓勵內地人學習香港的乘車禮儀,而非為中港歧視而設)
3. 沿線主要景點,如商場、旅遊名勝或該區主要文娛設施等
4. 在對自己服務不構成負面影響#的情況下,提供轉車提示(例如在金鐘轉乘629、在屯門轉乘B3X)
#例子:由屯門V CITY前往海洋公園,若遊客選乘961往金鐘轉乘629,九巴獲利為HK$20.10;若為西鐵往紅隧口轉乘107,九巴獲利為HK$11.10除以二(與城巴分豬肉)。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原帖由 lrt505 於 2013-10-17 22:35 發表 
文明行為的提示(鼓勵內地人學習香港的乘車禮儀,而非為中港歧視而設)
...
叫內地人學習香港人的乘車禮儀?
單係讓座方面人地已經好過香港好多
仲未計香港人手袋有位坐同埋一人坐個半位等問題
與其係度發揮無限想像力,不如返一返去了解下先
記得要坐巴士唔係的士喎
去個十年八載效果更佳 |
|
|
|
|
原帖由 KC7960 於 2013-10-17 23:58 發表 
叫內地人學習香港人的乘車禮儀?
單係讓座方面人地已經好過香港好多
仲未計香港人手袋有位坐同埋一人坐個半位等問題
與其係度發揮無限想像力,不如返一返去了解下先
記得要坐巴士唔係的士喎
去個十年八載效果更佳 ... 根本條肥仔自己本身有妄想症沉醉自己世界, 佢D 回文其實無想像力之餘仲要繼續沉淪......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