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最奇怪站名為澳運站,因為香港未有主辨澳運,應叫大角咀站。」
未命名為奧運前的確叫大角咀,1996年為慶祝奧運香港運動員李麗珊小姐奪金,地鐵(港鐵前名)捐咗100萬俾國際奧委會當係買個名,奧運站呢個名係咁嚟嘅
|
|
|
|
|
在我眼中,「西九」可以等於西九龍填海區,它的範圍差不多由荔寶路一直到西九文化區,叫西九站也沒有代表性。
九龍站為何叫九龍站,香港站為何叫香港站,當時有官方解釋的。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係商家佬眼中
地鐵站自動會成為當區地標
所以個站叫咩名根本無所謂
|
|
italk亞氏保加症討論者通病:魚蛋論、離地
|
|
|
女人M到一個月一次,你呢D文又係一個月回帶一次既月經文囉 ,講完又講講完又講講完又講講完又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7-2-15 20:49 編輯
港鐵冇可能會改,呢個話題係永遠唔完,
不過可能好多90後、甚至00後,唔知「奧運站」既名稱來歷,講起呢個話題,次次都有人講,
呢個站之所以改個咁名,係同96年某件事有關(咁又難怪,當時90後最大得6歲),詳情自己google。不過當然,更大原因,係因為地方名「大角咀」予人破落舊區既印象,恐對上蓋物業樓價不利,維基:臨近落成時的1996年7月初,地鐵公司曾一度表示正考慮以車站附近的櫻桃街命名為櫻桃站,以反映車站位處大角咀舊區之外的新發展區............
講過好多次,個人認為命名不理想站名,括號內為個人認為較可取的
牛頭角(觀塘西)
彩虹 (牛池灣)
太子 (旺角北)
佐敦 (官涌)
香港 (中環,合併成4線交匯既中環站)
銅鑼灣 (東角)
天后 (銅鑼灣)
炮台山 (北角西)
柯士甸 (官涌西 / 渡船角,長遠而言,與現九龍站及未來高鐵九龍西站合併為一鐵路重鎮大站,以「九龍西」為名)
南昌 (富昌 / 深水步西)
荔枝角 (長沙灣)
長沙灣 (深水步北/長沙灣南)
錦上路 (錦鄉,同時取錦田及八鄉,又有「衣錦還鄉」的好意頭)
大學 (中文大學)
馬場 (沙田馬場)
車公廟 (秦豐 / 沙田頭)
第一城 (圓洲角)
奧運呢D個人冇意見
|
|
最差配套 狗也不D
|
|
|
其實地名範圍會隨著時間、文化風俗而逐漸變化係自然不過既事,正如大部份人唔會叫沙田做瀝源,叫屯門做青山…
只有真正會引起混淆既車站名先有改名既需要,
例如係美孚、荔枝角呢一組,以後將來既土瓜灣、馬頭圍站
其他既車站名,例如太子、牛頭角呢D…其實早已經深入民心,就算你改左車站名都未必改變到居民既習慣
好似好多人仲會叫東鐵做火車一樣
奧運站其實係最冇問題…因為果度係新填海區,本身亦唔似將軍澳咁有個海灣名
所以叫咩都得…
|
|
|
|
|
月經到唔CD-ROM啦
>>錦上路 (錦鄉,同時取錦田及八鄉,又有「衣錦還鄉」的好意頭)
衣錦還鄉(或作「衣錦榮歸」),穿着華麗的錦緞衣服回到家鄉,在中國多指官員回到出生地或少時長期生活的地方探親訪友,其意與光宗耀祖類似,多用於仕途通達之人。衣錦還鄉屬中性詞語,但不同的人會對其賦予不同的理解,正方認為是一種積極的榮譽,是對個人成就的肯定,是褒義;反方則認為是一種自我或家族炫耀,是貶義。
大佬呀,set呢個名嗰陣班鄉紳嘈到拆天,9仔唯有兩者都唔揀,揀錦上路佢囉
不過,老生常談嘅野,真係一月一post,毫無創意,定係何文田開咗之後睇咗youtube個條片心郁得濟?
港鐵落名向來都係冇乜準則,要地理準則都係交俾路政處跟進
就好似土瓜灣咁(唔係個兩個站),你係馬頭角,但係街坊依然會講佢係土瓜灣,佢係馬頭圍,都會話佢係土瓜灣咁,住個邊嘅佢哋大多數都唔會點介意咁叫,只要大家理解到邊就得
因此,有時候,站就係站,地方就係地方,唔使咁特別執着得咁緊,如果真係唔順氣咪自己過去龜仔個email詢問下點解個D站脫離現實地理囉,好簡單,是時候應用下實用文寫作啦
不過講真,我都係對個兩個站個名其實真有小小怨言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