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新創建全年純利增長14.6% 連特別息派1.11元
[複製鏈接]
|
但始終做了路線重組
九巴當年區區都多廢線搞到蝕錢
做做下重組咪又賺返
不過一年賺得一億,成本上升就會蠶食利潤
所以要申請加價維持利潤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PC2625 發表於 2017-9-21 10:02
其實罪魁禍首是政府及南區區議會, 如果十多年前四號幹線伸延經摩星嶺隧道至南區拍板, 今天未必會被南港島線 ...
政府冇責任起路黎畀巴士公司搵錢,四號幹線嚴重破壞港島西部海岸線,南區又冇乜工業,主要出入都係人流,起鐵路已經足夠,根本冇起新公路的必要性,起公路除左滿足你自己個人對巴士的飢渴外,得益就係私家車,令更多人開車出入南區,而南港島綫通車後南區私家車流量係明顯下跌。 |
|
|
|
|
回應問題唔使起晒鋼呀?
1) 南區不同新界, 一來沒有明顯大型住屋發展, 黃竹坑重建項目微不足道, 較為明顯的華富邨重建未有耐, 而且較影響博扶林道多啲, 二來最大分別是南區沒有跨境口岸, 不似新界幾條主管幹道有不少跨境車輛穿梭, 所以南區車流不會因有新路段而大幅增加!
2) 如你所說即使私家車少了, 但香隧擠塞情況未有顯著改善, 早上繁時仍要間歇性封閉, 最大問題是灣仔出口設計負荷及受紅隧塞車影響, 如多一條路可作分流非過海車輛不是壞事, 我沒有話只給巴士行;
3) 你所講的四號幹線破壞港島西海岸線, 應是最早期的包括大小青洲填海區的規劃, 但此計劃已經放棄多時, 後來建議用隧道穿越麾星嶺及博扶林往南區, 當年被南區區議會否決;
睇嘢要睇全面, 解決交通問題要多管齊下, 我沒有話不建鐵路, 只是不能只倚賴鐵路, 將軍澳已經是好例子, 自十多年前將軍澳支線通車後, 區內仍不斷發展建屋, 但交通方面政府再冇做任何改善, 興建藍田隧道一拖就十多二十年, 現時早繁除將隧外, 連帶新舊清水灣道因來自將軍澳的車輛而出現塞車, 不錯, 政府冇責任建路給巴士行, 但解決整體交通問題責無旁貸, 如你覺得建路是給巴士行, 不如建議政府取消所有公路的巴士專線及特快巴士路線, 尤其是屯門公路, 看看屯門區居民有任何反應?
話我對巴士飢渴, 你何嘗不是對鐵路飢渴!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