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MM3891@16 發表於 2017-10-23 14:25 如果16x照而家咁去到興田轉落將軍澳道靠左上返啟田道 停啟田再上繞道呢
舉報
10598C 發表於 2017-10-17 07:50 係喎仲有613,差啲都唔記得,但係最大問題214油塘至石硤尾本身都獨市緊,除非到時候你加返613↔縮短後嘅2 ...
係喎仲有613,差啲都唔記得,但係最大問題214油塘至石硤尾本身都獨市緊,除非到時候你加返613↔縮短後嘅214 但係問題又嚟,而家214都做緊油塘↔荃灣轉乘,又點算好呢... 唯一諗到嘅係613↔290... 總結其實214有啲剪不斷理還亂嘅感覺 不過假若用旺深線換214縮短,其實又唔係諗唔過嘅 翠屏個case,佢地係有小巴,但係轉乘線始終都係冇,有優惠係差好遠 至於藍田站,我係指鯉魚門道嗰個站唔重要,因為可以康田嗰邊行返落去 但係如果16X係咁行,康田都係依舊冇車,再者其實啟旺樓差唔多係最格攝嘅站位,無論安田啟田都唔算方便,更加莫講康田匯景 其實又唔係冇辦法,16X去程兜埋平田,落繞道直飛太平道,抵消行觀塘道嘅時間,回程跟88X落橋去康田 第二個方法,去程跟215X去到藍田站,入偉發道上繞道,回程同上
hellomato 發表於 2017-10-17 18:02 這個路線我在Plan 6P全日版的時候也有同時考慮 問題是落觀繞之後點樣去旺深;目前想到的是跟2X咁行 甚至 ...
查看全部評分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7-10-29 08:57 近期好忙,遲咗回,抱歉 油塘碧雲道至石硤尾,兩邊都係住宅區為主,需求好有限
10598C 發表於 2017-10-29 12:42 翠屏問題 我唔係好明點解加轉乘會同用新資源開線冇分別,如果加11B/C轉乘新界西同九龍西路線,係唔駛加 ...
翠屏問題 我唔係好明點解加轉乘會同用新資源開線冇分別,如果加11B/C轉乘新界西同九龍西路線,係唔駛加任何資源落去 開旺角線固然係需要,但係如果想做翠屏麗港觀繞特快去旺角,要牽涉新資源,就係另一個故事 我一次過覆埋下面啦,你話直接用13D資源去做翠屏麗港旺,其實係有難度,因為牛頭角道嘅議員其實唔肯放走13D,而事實上嗰邊有唔少長者,係需要搭13D去亞皆老街沿路嘅醫院,而另外維港灣去觀塘亦都係需要搭13D 翠屏或許還可以做,麗港就真係比較難,建議13D直接縮短去翠屏,來回經寶佩出入翠屏,而啟業至九龍城警署中間唔停站做特快
至於16X,我諗你有少少誤解,我唔係話行啟田道再兜偉發道,而係入安田街兜一個圈,只停平田總站一個站,再經啟旺同藍田分科診所落繞道(不過都係要兜),不過既然啟旺站位都算方便嘅話,行啟旺之後直落觀繞絕對係一個好嘅選擇
講真,其實轉乘係巴士公司好應該做嘅野,尤其係本身九龍東咁大,冇可能條條線都入邨,咁做轉乘其實係基本野 例如碧雲道應該用16做轉乘線 麗港城:40 平田啟田:15 油塘:14 秀茂坪:1A 翠屏:11B/C 牛頭角道:13D 樂華:2A 三彩:2X(我心目中仲有分拆出嚟嘅9X)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7-10-29 17:52 講到尾問題其實係,13D究竟有幾重要? 你所講既所謂獨市位 其實所有乘客都可以行5分鐘路,甚至原站搭到 ...
10598C 發表於 2017-10-29 20:28 其實我相信13D依然有佢嘅重要性,特別係受制於唔少長者居住係牛頭角道沿路,而曾經亦都有版友表示過區議員 ...
S3BL100 發表於 2017-10-29 23:49 之前無時間爬晒咁多 posts,不過有幾樣野想講 一條巴士線,客觀上重要與否,同埋你實際上有無辦法拎走, ...
不過 16 如果拆得成 16X,13D 的重要性其實會增加,尤其是東行
去返觀深問題,其實觀塘區真係對深水步線有較大需求的,係山上同山腰,而唔係觀塘道沿線 因此類似 214 走線的觀塘道觀深線,對觀塘人其實無乜存在意義 反而係 15B 類似我之前一路提過的建議,入九龍灣避開同鐵路直接競爭, 然後轉返出觀塘道,在客量基本盤唔太足夠的情況下 做返青山道觀塘巿中心直達線,由其他客源補充令到條線夠客做全日,都不失為一條出路 不過係應該行青山道元州街,遠離鐵路,貼近民居 除此以外,應該無其他唔需要用大量額外資源的方法,回復觀深全日線 反而如果 296C 296P 可以同時全日的話,其實有想像空間,不過都係車從何來
214 已經好地地,實在無必要再搞佢。 就算再開 16X,都無必要縮短 214,而且 16X 到時可以改去油麻地佐敦做真空位, 或者就咁旺角循環都可以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7-11-3 13:05 只靠牛上同牛頭角站幾棟樓既懶人 真係好難justify保留13D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