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經西路·新時代】建議開設「香港大學巴士轉乘站」
[複製鏈接]
|
設立轉乘站,目的是為了令乘客轉車。所以,設立轉車站後,乘客的上落一定比之前多。巴士停站的時間也多了,增加巴士等待埋站的機會。
譬如,平均30秒有一個巴士埋站,而建轉車站之前巴士只需15秒上落客。但建轉車站後,上落增加,巴士要45秒。所以,建轉車站後將會有一條車龍在後。這已經是平均、穩定時的時間,想想現實中,建轉車站後,車龍會不定時出現!
公路/幹線轉車站有幾條線,車龍不會有很大影響,但這是只有兩條線的薄扶林道,隨時會阻塞後面的交通。而用屯轉做參考,更是不行,因為薄扶林道和屯門公路根本不一樣!
另外,南港島線西段將會有,所以這個轉車站更是不可能 |
|
|
|
|
薄扶林巴士線規模細
何況本身依家都有少部份人轉車
問題係交通本身唔差,轉車唔會快左
比多D INFO
非繁計每小時班次(大概)
4:3
4X:3
7:3
30X:3
37B:4
37A:4-5
40:3
40M:3
91:3-4
90B:3-4
71:2
970:5
970X:5
973:2
車流量已經唔算好多
問題係,當幾架車一齊到,就會差少少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kay 發表於 2018-5-11 12:51
薄扶林巴士線規模細
何況本身依家都有少部份人轉車
謝謝提點
小弟對南區不熟
但你最後那句,就是我想說的重點
薄扶林道本身只有2線,如果條條線都要停多D時間,就有問題 |
|
|
|
|
本帖最後由 tzuyu.taiwan 於 2018-5-11 16:18 編輯
小弟承認車流量增加或係增設港大轉乘站嘅一項隱憂;不過都想講返,其實嗰個站不嬲存在,唔似屯轉咁無中生有,而且使用率早頗高(特別係港大站開啟後),加上南區密車線37系每個方向只有一條線經停轉乘站,所以新增轉乘站對交通負荷構成嘅壓力未必有想像中咁大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