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幾間野唔係生不逢時,係自己唔爭氣啫。
電溶要起咁多野,但續行力太低;短途線都要諗(BTW,5M起哂架但好似無消息開,知唔知幾時?)
華夏神龍就直頭彈鐘添
係比亞迪算stable少少(但都唔係好)
|
|
|
|
|
053h4 發表於 2018-12-17 12:58
混能因為電池的額外負重, 結果係用多左電, 對比額外成本無著數
比亞迪出車率較高都係因為純電動無機械結 ...
純電動一日到黑都要坨住几噸重電池,擺明就係增重啦,邊度來減重。
並且純電動因為電控設備複雜,壞車有時連技術人員都未必知道壞邊,整起身其實係仲麻煩 |
|
|
|
|
其實..
故障率係直接同經營成本有關的
呢條數唔係講緊帳面的每公里燃油成本或者維修成本,
而係講緊處理故障/突發事故的額外人手成本,人手/機械的 idling cost
每一次故障其實個處埋開支絕對唔低,
一次擺街,連司機人手、拖車、工作人員、派更稽查、調動其他巴士/車輛支援,
真正要量化的話,單位成本講緊最少都數千元,遠遠唔係燃油開支所能彌補。
而且(最高)的7成半出車率意味要買多額外 33% 車以維持正常運作,
你呢頭講完運吉唔加 Quota,轉頭就叫巴士公司浪費 30% quota 去電車。
而且電池車車價 (車價貴 50%)、
結果即使未計電池折舊 (電池只有數年壽命),及其他叉電設備投資,
單計資本開支 (1.33* 1.5) 已比正常柴油車高超過一倍..
|
|
|
|
|
053h4 發表於 2018-12-18 16:00
電控設備複雜?電控損耗低唔講?
重有,火車都係用電控,有傳感器可以探測咩地方錯。
知唔知批大雪櫃已經換咗幾多次電池啦,計埋電池損耗及更換成本咁算點。
並且純電動爬山時電機需要長期維持高轉並超出額定功率運行,扯電扯得勁過平路好多,更加加劇電池同電機嘅損耗。所以華夏神龍先會加波箱。
依家純電動技術根本都係未成熟,不適宜推廣。 |
|
|
|
|
其他包括燃油,聯網,轉廢為能及「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計劃所生產的電力
https://www.clp.com.hk/zh/community-and-environment/green-tools/energy-costs
你係咪睇唔明中文,有邊個字關核能事?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