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供相]
1949 VS 2019 新巴士比較 [3 pics]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hkitalk.media 於 2019-8-26 10:36 編輯
把2019年的新巴士與1949年的巴士作比較,究竟是進步了?還是有些細節在退步?
相片由Roanld Suen、無名氏、尋寶人提供
|
|
https://linktr.ee/hkitalk
|
|
|
|
https://linktr.ee/hkitalk
|
|
|
分別(1) 路線顯示方法
1949年:細頭牌 + 長尾牌(布牌,結果上層車頭要用1+1 )
2019年:LCD電牌 + 長側尾牌(白色電牌)
(進步點:節省車長調整路線時間)(有退步嗎?)
分別(2) 座椅 由木椅,變成仿皮座椅(坐感會否不同?)
分別(3) 報站系統
1949年:無報站
2019年:自動報站 + 動態乘客資訊系統
分別(4) 顯而易見:空調與非空調
歡迎討論。 |
|
|
|
|
分別(4) 扶手
1949年:不多, 下層天花有橫杆, 上層完全無扶手, 要靠扶著椅背行走
2019年:多了直杆, 但取消了頭頂的橫杆, 上層也加了扶手
分別(5) 按鐘
1949年:只有下層有按鐘, 而且只得幾個
2019年:一半的扶手都有按鐘, 連上層都有 |
|
|
|
|
至少丹拿A都算有「連續扶手」啩…(雖然係銀柱,但好似紅巴嗰種「貼心手扶位」 )
btw,就算丹拿A有「落車鐘」,但嗰「鐘」放咗喺邊度?
|
|
|
|
|
新LCD電牌英文字體比70年前仲要細,算唔算退步?
|
|
|
|
|
其實可以 放大 同 改返兩行
例如旺角(柏景灣)可以變成
MONG KOK
(PARK AVENUE)
|
|
|
|
|
丹拿A型與2019年新巴士一樣用2+2座位;不過,丹拿A型沒有軟墊,2019年新巴士設有軟墊。
他們設有倒頭位;不過,丹拿A型的倒頭位是設在車廂前部,2019年新巴士的倒頭位是設在車廂尾部。 |
|
簽名被屏蔽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