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19-5-31 23:33
又要拖冷氣又要跑山重要限噸數,當日新巴出錢聯合設計,都係用番E400而唔係E400MMC為藍本去改。
而家無 ...
[極無知一問]香港既巴士公司咁多年來都算係ADL大客,E500 mmc香港市場合共賣咗3000架。之前ADL高層仲話佢地既雙層巴士係香港呢個潮濕炎熱既環境下能夠順利運作對公司聲譽有好大幫助。既然香港市場咁重要,咁ADL唔係應該要花下資源研究新型號「討好」、「迎合」一下香港公司既需要咩? |
|
|
|
|
053h4 發表於 2019-5-31 23:33
又要拖冷氣又要跑山重要限噸數,當日新巴出錢聯合設計,都係用番E400而唔係E400MMC為藍本去改。
而家無 ...
而家出短陣雙層?不妨考慮從內地入手,看看有無合適產品供香港使用 |
|
|
|
|
今代E50d底盤布局已不同廿年前trident , 11.3米可能已縮到最短。再短放吾到輪椅位,除非用單門。
|
|
|
|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9-6-1 11:02 編輯
對於短車問題﹐ADL 會唔會短期內處理E400的歐六版本﹐應該都好睇KMB 之後點買車。
新城短時間內再買短車的機會﹐都可以講話係「零」﹐嶼巴就有D機會﹐不過數量一定唔多﹐除非嶼南可以短時間內全面雙層化。
得番九巴需要為一堆短三軸﹐因為接近夠期退役﹐要開始搵取代的新車。
不過﹐九巴又唔想入11.3米﹐又唔想有ATS/ASV這些短三軸﹐想用2軸車去接手ATS/ASV﹐以降低日常營運/維修成本。
現時又唔係得ADL 有2軸雙層﹐可能九巴都係睇下第一批新2軸實際營運情況﹐才正式決定餘下的2軸車用邊一間廠。
結果﹐ADL 而家好似進退兩難﹐做E400 又怕訂單太少會蝕﹐又怕九巴真係要車會起唔切。
(其實ADL 自己都心照﹐究竟成個香港市場﹐仲有幾多E400的需求﹐如果真係明顯仲有一定需求﹐就早已經做了前期工作)
以前﹐一定唔可能出現2軸短車﹐車廠見到有大量需求﹐點都同你死改難改﹐點都整部約10米的車出來。但係可以有2軸車的出現﹐巴士公司就唔想要3軸亦係正常考慮因素﹐結果就係3軸需求可以話係無﹐所以唔到最後關頭﹐都唔會用3軸車強行改短。
|
|
|
|
|
其實見E400上山
反而即刻諗起係咪又想????車停駛既時候調E400上山 |
|
|
|
|
雙層長期高負載上落羌山,最終會否好似行大山dMCW咁,轉彎多個層架成日左"發"右"發",最後連車陣都裂埋,提早完事。 |
|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6-1 23:21 編輯
我覺得批E400主要在假日行11A(如果最後引進到E500 11.3米,我覺得嶼巴好有機會會試埋11A行唔行到)
假期嶼巴11經常供不應求,長沙有時上唔曬, 嶼巴11A改行雙層都算合理,
至於23和2,我覺得可能真係試下行唔行到咁解,
如果嶼巴以路況問題唔試E400入大澳,我相信巴士公司早已考慮羌山道/大澳道的巴士耗損問題
有很多去昂坪的旅客是選擇搭昂坪360,嶼巴23相對黎講係次選
除非纜車停駛,目前23號相信可以應付需求,
至少我在假日在東涌搭嶼巴上伯公坳時好小見到嶼巴23主動加班, 相對黎講3M/11就有好多加班車
至於嶼南路"傷車"問題,
依家嶼南路供不應求情況主要集中在假期,
或者嶼巴會儘量假日期間才將11A/23改用雙層,平日仍以單層為主,
這樣的話羌山道對E400的實質額外耗損影響會相對有限
|
|
錯字連篇
|
|
|
三軸車改短就一定係縮中間嗰段,而中間嗰段就係低地台區域
你覺得會有啲咩唔同咗?
之前都講過當初唔出只係因為巴士公司想用兩軸代替晒批車
|
|
KCRC . Keep Moving
|
|
|
以前ATS用曲梯,依家用方梯長咗,再加埋尿缸同ESP,樓梯後會唔會擺唔到張輪椅?
我覺得與其投放資源再研發短三軸,不如研究吓可唔可以放寬18噸好過,始終如果可以企足人嘅話,兩軸車內空間比短三軸好,低地台位都可以多幾張方便老友記;巴士公司又可以方便維修減少成本
英國都已經放寬兩軸巴士至19噸半,香港都應該考慮放寬
|
|
|
|
|
香港山多,斜路多,而且乘客數量多過英國。
況且嶼巴行南大嶼,路況較差。
噸數限制嚴啲,冇話唔好。
|
|
灌水無罪 腦霧有理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