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向已經有粉嶺公路同新田公路, 但新界嘅交通流量主要都係南北向
上面提過CTS-3本身有建議過起新界東西公路, 上村個交匯處會連接大帽山連接路去蝴蝶谷 (南北向)
大埔個交匯處就係連接東部公路 (沙頭角 - 大埔 - 馬料水 - 大水坑 - 西貢 - 九龍東南 - 過海), 同樣都係南北向
當要起東西向公路個陣, 係唔係有需要考慮埋南北向公路同呢條新公路連接
令北區、大埔甚至係元朗、錦田一帶往來市區交通分流呢?
|
|
|
|
|
觀音山隧道如果興建,有可能令燕岩一帶山頭水土流失,影響郊遊及越野跑景點燕岩竹林隧道、碗窰樊仙宮(法定古蹟)。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同意新界交通流量主要都係南北向
東西向連城隧本身都少塞車
所以東西向既新幹道, 都應該有南北既成份, 即西北 > 東南或東北 > 西南
要截彎取直效果最大
大埔起大帽山隧道去北葵涌
跟住出口起多條新路去美孚接駁西九龍公路 (擴建和宜合道/葵涌道天橋, 擴闊青山公路葵涌段, 擴建德士古道北/天橋同荃灣路, 全部做齊代替都得)
|
|
|
|
|
其實而家林錦公路、粉錦公路,錦田公路、錦上路有幾塞?未來預計會多幾多車?
如果唔塞、未來增長唔多嘅話,改善林錦公路西段,可能最化算。 |
|
|
|
|
新公路主要是讓大埔至元朗的交通不用受到北區及落馬洲的經常性塞車影響。(目前要經粉嶺公路及新田公路前往)
由於2021年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北段通車,由元朗去機場/港珠澳大橋可以改用元朗公路、屯門公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往來,不用經大欖隧道及青馬大橋,若果該新公路可以興建,大埔區就不用取道沙田的道路系統,而採用新界西的道路系統前往機場及港珠澳大橋,減輕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城門隧道及荃葵青道路網的壓力。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北區交通問題係迴旋處
跨區交通唔會受影響
交通意外就無得講啦
但咁貴起條路只係做到交通意外既後備, 唔值
我覺得去北葵涌更好, 上面已講, 不再詳述.
|
|
|
|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9-8-1 00:56 編輯
eric278 發表於 2019-7-31 09:17
新公路主要是讓大埔至元朗的交通不用受到北區及落馬洲的經常性塞車影響。(目前要經粉嶺公路及新田公路前 ...
現成已經有條林錦公路,唯一問題係凌雲寺一段不適合長過11米嘅車行走。 |
|
|
|
|
Toz 發表於 2019-7-31 16:53
北區交通問題係迴旋處
跨區交通唔會受影響
交通意外就無得講啦
咁點解唔由北區起新路直駁青沙?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8-3 11:42 編輯
係大埔起步, 可以服務埋大埔
另外北區邊界去到和合石, 係北區起步, 宜家龍山隧道同將來粉嶺繞道出既車都要走回頭路
去青沙唔去北葵, 無助加強新界東西交通
當然呢個係成本既取捨, 青沙現成, 去北葵就要繼續起出九龍或擴建現有道路
擴建現有道路, 可能係葵涌道上方起兩線南行高架天橋, 一路駁到青嶼幹線
青山公路葵涌段起兩線北行高架天橋, 一路駁去青山公路美孚果邊
係北葵涌體育館以西合二為一, 駁去和宜合道交匯處, 係果度駁新界環迴公路
和宜合道交匯處要改建擴容, 德士古道天橋都要擴建
|
|
|
|
|
大埔經和宜合去青沙, CTS-3有條類似嘅公路叫大帽山連接路

起點係東西公路上村交匯處, 終點係宜家嘅荔灣交匯處, 中間有兩個出口: 和宜合交匯處 (大幅廣建) 同埋九龍山麓繞道交匯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