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區議會新格局下,希望能令巴士公司改革服務,我建議如下
[複製鏈接]
|
268X可以繞經尖沙咀取代268B,設立洪水橋至佐敦八達通雙向分段收費
42A和242X合併,長亨至西九龍站,青衣後沿41A現有路線至旺角,然後經尖沙咀往西九龍站,設立青衣至佐敦八達通雙向分段收費(塞住DC把口),43C恢復全日服務 |
|
|
|
|
W2,W3兩線有疏導鐵路乘客作用,亦可作為鐵路故障備用線.
其實往來官塘,麗港城與佐敦道,九龍站,中港城有相當需求,加上車費相宜,W2線應該有一定客量支持,實應多加宣傳;日後中九龍幹線通車,可在早晚兩繁分拆W2X,提供九龍站至藍田山特快.
W3可增加不停沙田特車,輔助271線.
|
|
|
|
|
運輸署早應責成巴士公司提供海隧,東隧,青嶼幹線補差價轉乘優惠,跨公司轉乘差額可利用隧道費回贈資金池分配.
|
|
|
|
|
本帖最後由 T277 於 2019-12-9 19:36 編輯
紅隧線基本好多地方都有直達, 除左108/117/170/182呢D獨特性強既線係可行之外, 諗唔到其他有協同效應的組合
不過, 把繁時特快線(E.g. 101X/102P) 全日化, 玩轉乘就有計傾了
|
|
|
|
|
巴士公司可改善賺錢的特快路線,如74X
區內線接駁至轉車站,可頭尾總站,中途站,點對點也可
鄉郊線可改用小巴頻密接駁轉車站
協調三巴(九巴新巴城巴), 組建高速的 BRT 快線,可善用現有轉車站(聯和墟~上水~大欖隧道~西隧~中環灣仔繞道~柴灣小西灣), 可與現有特快線對接,例如小西灣柴灣客可用BRT駁大西北線,也可去元朗天水圍錦田,也可形成黨鐵故障聯絡線,建議孖線行走,一條5~10, 一條20~30,可確保班次穩定性+極限地減少用車+提供最高的容量,但缺點行車時間較長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