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點解馬鞍山做得住西貢線,柴灣/海怡做唔住赤柱線?
[複製鏈接]
|
有乜分別導致這些住宅區能/不能維持到附近海邊休閒地區的服務? |
|
|
|
|
或者咁冧,你覺得九巴99嘅需求係邊度嚟?係嚟自想去休閒地區(西貢)嘅住宅區(馬鞍山)住客,定係嚟自想出城嘅休閒地區住客?馬鞍山比起西貢又多野買又多轉,西貢人搭車出去咪養到條 99。赤柱人要出城,同樣車程可以去到西箕香港仔,又何必去柴灣海怡?所以,係休閒地方住客嘅出城需求,重要過住宅區嘅休閒需求。 |
|
|
|
|
柴灣有小巴,314贏唔到都無計啦
海怡以前長假期有399
華貴都有374
都係需求問題做唔住(399有BBI補償)
52小巴又食左好多赤柱出香港仔客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kay 發表於 2019-11-29 08:30
柴灣有小巴,314贏唔到都無計啦
海怡以前長假期有399
華貴都有374
咁73來回方向可以改經馬坑、春磡角增加客量 |
|
|
|
|
99除左西貢總站外 仲有唔少來自十四鄉一帶西沙路既村客出入馬鞍山,
特別係瓦窰頭至泥涌/西澳同帝琴灣一帶既站 |
|
|
|
|
中間淺水灣/深水灣一帶至少有超級市場可供日常需要,西沙路係無嘅,工人姐姐買餸都要出西貢/馬鞍山 |
|
|
|
|
南區赤柱 淺水灣都係天價豪宅, 住客出入多數揸車甚至有司機, 工人先會搭小巴 巴士, 西沙路 大網仔路只有部份係豪宅, 有好多村屋同屋苑居民仲係靠公共交通出入.
鴨脷洲居民消閒地點有大量選擇, 出去其他商場 鬧市, 甚至乎過海都很方便, 到海灘消遣者有限數, 客量亦不穩定, 有心入赤柱 淺水灣可以轉車或駕車, 柴灣居民亦一樣, 冇特別原因都唔會入赤柱, 小巴經歌連臣角 大潭水塘, 小巴客源亦非完全來自赤柱.
而且南區泳灘路線選擇多, 出中環 灣仔 銅鑼灣 香港仔的歷史比起單去鴨脷洲或柴灣早, 後兩者與赤柱距離遠, 工作機會或階級與豪宅區住客不相稱, 地區發展亦大致完成, 加上係地區盡頭, 而不是赤柱出入必經之地, 購物亦唔會選擇較遠的地方, 何況赤柱廣場和淺水灣The Pulse有齊日常基本所需.
西沙路 大網仔路一出就係馬鞍山, 其次係沙田, 交通路線以此兩目的地較為歷史悠久, 道路網不發達亦影響到公共交通必須途經馬鞍山新市鎮, 十四鄉 泥涌等西貢北地區從前與大埔區聯繫較為頻繁, 漁農業沒落, 加上道路交通建設和地區發展促使兩地需求日漸稀疏, 馬鞍山綫通車令市民出入西沙路沿線更方便, 已有更多市民家住西沙路.
未來十四鄉發展以大型屋苑為主, 而不會像馬鞍山新市鎮般有齊公屋 學校 街市 民生商場 鐵路車站, 西貢-馬鞍山需求相信只會繼續增加. |
|
|
|
|
其實邊有得咁比架。同上面師兄講略同,
1)西貢同赤柱樓價唔同,住客都唔同,赤柱嘅相對消費力再高一點,公共交通需求相對較低;
2)同樣車程,赤柱去灣仔/銅鑼灣 12km; 12km係西貢出發都只係馬鞍山,咁赤柱起碼少左駁鐵客;
3)西貢299X/92/99,其實平日都唔算好旺;相對赤柱6系同14系都係差不多,但係有遊客同行山撐條線;
4)赤柱養唔掂香港仔/鴨島線,回歸基本,咪就客班客要生活所需一係去返赤柱廣場,一係去市區;海怡莫講話做區外客,自己個商場做自己客都唔得啦。
同埋柴灣唔算做唔住赤柱線,係俾左小巴做啫;14都唔係差,所以你條題目起得唔係好成立。
|
|
|
|
|
我都贊成73經馬坑、赤柱廣場,但略嫌星期一至六既日間時間有D疏車,
如果佢開15-20分鐘一班紓緩赤柱廣場小巴排長龍既情況都好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