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計劃/RPP]
配合「屯馬線一期」通車的巴士小巴服務
[複製鏈接]
|
RH7685 發表於 2019-12-10 02:18
其實傳統嗰種街市政府而家唔起先令你覺得冇吸引力
東涌天水圍呢啲新市鎮一直都有要求起
但次次都係引入建 ...
九龍城點平得過啟德
掂嘅22都唔會仲係30分鐘之流
啲客真係出嘅情願去土瓜灣同觀塘
所以108先一直有$2客,同埋28B到今日都仲生存到 |
|
|
|
|
大家忘記左一點,由啟晴行去沐寧街個時間,同由工貿署出發係無分別。以小區計,晴朗、沐寧街同沐泰街已經可以當三個小區計。 |
|
|
|
|
倆小口子過一世當然食乜都唔關人事, 個個禮拜飛台灣掃街都得, 但有左小朋友點都會請番個工人姐姐幫手, 工人姐姐每日打點家頭細務, 買餸煮飯一定唔少得, 總唔會日日外賣/杯麵/foodcourt養大個仔, 就算養得大身體都差.
超市嗰d嘢只係頂住先, 日日五十蚊一塊丁屎咁大瘦肉夠老公食定夠個仔食, 家人唔食工人都要食, mum會俾錢工人姐姐搭車出去街市買餸, 多過響屋企附近超市買嘢.
街市賣嘅係就係唔會平好多, 但選擇就一定多, 而且你日日幫襯, 賣魚勝菠菜蓮日日見到你, 同佢聊多幾句熟絡左, 買斤菜搭棵蔥計平d好正常, 買豬肉牛肉情商下欄嘢又得, 但超市一個崩都唔會收少你, 一棵蔥都要收你幾個大洋, 蔬菜斷磅計, 收銀阿姐仲隨時打錯價, 一件貨打多一次唔察覺, 蝕左都唔知.
唔係啓德坊冇呢類目標客源, 根本每一處, 就算中半山 山頂超級豪宅都係由工人姐姐落灣仔街市買餸, 老一輩有時間自己落場買又有, 山頂廣場超市幾時見到有好多人買餸呢, 我就未見過.
呢個年代唔好話起街市咁奢侈, 開間佳寶賣下鮮肉凍肉已經好好多, 沐泰街嗰邊規劃下下要揸車先出到去, 最近嘅馬頭角道街市又唔順路, 去紅蘋果街市得單程608, 去新蒲崗要兜大圈, 拉車仔行出去廿分鐘起跳, 搭88要走十幾分鐘路程去晴朗商場, 絕對唔合理. |
|
|
|
|
應該唔係大家忘記左, 而係冇乜人理解過啓德有幾大.
|
|
|
|
|
$2客條條線都有, 晴朗得個商場, 睇醫生 搞文件 去銀行樣樣都要走出啓德, 搭$2車只係迫成. |
|
|
|
|
現代八九十後婚後唔似上一代咁, 會周圍去街市超市格價, 仲甘心俾人鋸到一頸血, 成日話儲唔到錢, 嗰種虛榮心仲驅使到唔貴唔買, 貴嘢品質一定高, 就算係日本進口爛生果都仆倒去搶住買, 街市先變得唔馨香, 完全不屑一顧.
由品牌經營街市好處就係政府唔駛理多瓣, 同當年拆售公屋商場一樣原理, 而政府管理街市的確做得冇咁好, 只係私人管理要承受高租金帶來較高物價, 但同商販熟絡左之後, 一樣會拎到著數嘅. |
|
|
|
|
識人同街市商販熟, 放工前打電話去商販到留食材
大財團邊有呢枝歌唱
其實, 口中D人話保小店, 但好多人自己就日日去大財團購物
|
|
簽名被屏蔽
|
|
|
濕貨街市對於領展同房署就變成建華個一種「摩登」街市
而唔係傳統或市政大廈個種形式
傳統濕貨街市式微, 除左因為「摩登」街市之外, 亦都同檔口青黃不接都有關係
後生一代除左父母個輩都開檔會繼續幫忙之外, 唔見得有新面孔會加入
所以用得傳統濕貨街市嘅年齡層都偏高, 再比較返啟晴德朗同啟德坊
可以見到交通個需求會有幾多
我唔係話傳統濕貨街市無可取之處, 亦無關文化承傳
只係見到消費模式偏向係咁, 從而影響到交通上面規劃
|
|
|
|
|
大財團梗有一間係左近
對於無晒work life balance的打工仔黎講
一個有穩定供應同質素嘅地方供給食材
總好過要趕住放工去街市買餸
亦唔係個個打工仔有錢有空間可以請傭工鐘點
可以去街市買靚野
|
|
|
|
|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12-10 12:43 編輯
其實唔係好明你點解咁講, 先唔計請工人, 就算係超級市場, 有鮮活貨賣的超級市場, 放工時間去買一樣買唔到好餸
大財團比得起租就腳係事實, 傳統濕貨式微其實就未必同街市人流有關係
因為一環扣一環, 街市鮮活生貨一樣都係會向區內其他小型食店供應食材(大材團有完整供應縺, 唔會益到街市商販)
所以, 有人話咩美食沙漠, 又有人話某大集團佔左全港食店一個好大比例, 正正係因為好多人口頭保小店, 腳投大財團
導致街市鮮貨檔口財路減少先係原因
打工仔有無WORK LIFE BALANCE, 都要睇好多方面, 但街市買餸方式就唔應該係呢一方面 |
|
簽名被屏蔽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