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繁觀塘道擠塞是
1. 由開源道全段雙吊違泊(左右)
- 其中開源道右面劃為全日24小時禁止停車
- 左面由觀塘道回旋處至成業街燈口, 改24小時禁止停車(但貨車上落貨, 的士上落客例外, 私家車上落客例外)
- 左面由成業街至興業街, 改24小時禁止停車(的士上落客例外, 不設的士站)
- 左面鴻圖道至偉業街回旋處, 改24小時禁止停車
- 鴻圖道/偉業街燈位, 設定跟2 的遲10秒啟動綠行車燈, 時間45秒
2. 成業街/開源道燈位不順燈 + 大量貨車上落貨(左右)
- 巧明街與成業街之間的開源道燈改為同步綠燈, 行車45秒, 設手制, 不按手制一直綠行車燈, 行人燈時間改45秒
3. 巧明里加左燈, 巧明街雙吊違泊(左右), 與開源道/成業街燈位不順燈引起
- 巧明里/駿業街燈位拆除, 改做讓車線, 巧明街燈位保留(行人燈時間改30秒, 行車45秒, 設手制, 不按手制一直綠行車燈)
以上三點可完全連鎖地倒塞鴻圖道, 及偉業街
藍字是建議解決辦法
必須撤底解決違泊問題 + 燈位問題, 未必關巴士站事, 本身偉業街都是 8-10, 5-7, 即可大量時間違泊(有車房)
|
|
|
|
|
回樓上, 你話地鐵B1出口中銀對開全日禁止停車但上落客貨除外, 而家都差唔多一樣㗎, 搞到條開源道咩鬼樣先得㗎, 入都未入到, 頂死個迴旋處, 後段講咩都冇用.
應該第一時間將地鐵B出口行人天橋重建, 抹去戙到正馬路中間條柱躉, 正正經經提供三條行車線入開源道仲嚟得實際.
行人天橋設計亦需要大幅增加行人容量, 令行人無需逼死在中銀門外. 天橋應要覆蓋觀塘廣場與鱷魚恤中心之間開源道行車線之上, 棄用現有八爪魚式及有暗斜設計去增大容量及便於行走, 並且在B3出口起扶手電梯, 引流到B3, 減少B1 B2負荷.
拉直路面行人路: 中銀與行山用品店成一條直過的行人路, 路面行人無需再在吸煙人士和橋躉中間穿插, 因我建議B3起扶手電梯, 而觀塘廣場亦有扶手電梯, 經廣場連接觀塘站的行人天橋, 故中銀旁的樓梯可略為收窄, 用以擴闊行車線, 從觀塘道東行或協和街前往開源道的車輛, 在駛至下行車道上空時, 便可直駛入開源道.
因當初開源道行車線偏向消防局的設計, 係讓車輛容易從北行線離開工業區, 但自從該北行線取消, 便沒有再對該路口作出跟進, 迴旋處入開源道車輛需扭到去觀塘道西行行車線才轉到入開源道, 極度浪費路面空間, 容易為西行線造成擠塞.
擴闊開源道仍遇擠塞的話, 只要入開源道的車輛在下行車道上空停留, 而前面的車輛遵守交通規則不停在黃格上, 觀塘道西行車輛便可安然地通過迴旋處兩條行車線往apm或協和街.
在觀塘廣場燈位前加設巴士站, 甚至是劃為指定時間的巴士專線, 只停小量碼頭為總站的路線及小巴22A, 巴士便無需全部堆埋去恆生對面停站, 分流巴士停站之餘, 也有助堵截觀塘廣場外違泊. |
|
|
|
|
無警時份是咁, 其實開源道改7-12已經夠, 好歡迎半夜出去官塘泊車, 一句到尾塞車源頭是私家車不是巴士
只要開源道二個回旋處塞死 + 成業街例塞大車, 就足夠連鎖官塘大塞車了(偉業街, 巧明街, 鴻圖道, 駿業街, 興業街)
另外我覺得開源道 / 豐利中心巴士站太細, 可考慮前後延長至中國建設銀行 and 東亞銀行(加寬巴士站長度, 估計個個位夠六部 12.8 巴士一齊落客)
22A 小巴站搬去舊麥當勞對出
|
|
|
|
|
本帖最後由 expertuser2004 於 2019-12-19 20:18 編輯
同意 B3 出口應要改建扶手電梯, 引 B1, B2 出口D人過去用, 也可考慮溢財中心車場口對出空地加建升降機(即圖中綠色位置)
估計呢個位最多可裝三部 680KG 細梯, 或二部 1600-2000KG 大梯
印像中 B2 出口有電梯沒用, 不是平地出口, 橋是高過牆口少少, 廣場要行三級樓梯上去, 本身廣場已是店舖, 沒位整升降機及輪椅爬梯機
可整三面門升降機係到, 但廢時失事, 建議永久關閉 B2 出口並拆除, 可改用 B1 出口
1. 綠色連柱拆除 B2
2. 紅色連柱拆除 B1
3. 藍色部份移出即可改建電動扶手梯
有沒辦法駁得埋翠屏條行人橋 / 駿業里的行人天橋?
|
|
|
|
|
講返X74, 不如直接啲現有下繁74X全部改行X74,74X下繁全停,只行74B/274X/X74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